天天看点

为何说上甘岭战役是国魂之战?它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站起来了

如果要用一场战役来诠释中国人的民族精神,那上甘岭是最合适的!

此战不但让每个中国人提起来就热血沸腾,也载入了美国军事院校的教材,能得到对手的认可,这就是一种荣耀!

为何说上甘岭战役是国魂之战?它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站起来了

在抗美援朝之前,西方世界都是看不起中国的,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甚至是不强)都把中国当成了可以欺辱的对象,一直到民国时期,都还跟美国签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所以即便是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头喊出那句“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他们还是不信的,这是中国旧社会给他们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

不过他们的印象很快就被颠覆了!

一场中国对阵十六国的战争爆发,当时国际社会没有人看好我们,甚至苏联都是如此,但是志愿军硬是凭借着不屈的意志战胜了强大的对手。

不屈到什么程度?看看上甘岭就知道!

为何说上甘岭战役是国魂之战?它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站起来了

上甘岭其实很小,正常情况下只能布下两个连的兵力,那是就这么一片狭小的地方发生的战斗却是极为惨烈的。

先看两组数据对比,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对志愿军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最多一天30余万发;共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多枚。

而我军的情况一对比就非常心酸,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我们的飞机,炮弹也只有40多万发,且基本上全是后期得到补充的。

美军的炮火密度程度已经超过了二战最高水平,平均下来每秒六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山头都被削低了两米。

但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志愿军仍是死战不退,每一个阵地都经过十次以上的反复争夺,一旦地面阵地丢失,志愿军就会转入坑道作战,择机又再度夺回。

为何说上甘岭战役是国魂之战?它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站起来了

志愿军15军参战的27个连队中,有16个连队多次被打光后重建,最顽强的英雄8连,建制最开始只有200人,一直在上甘岭血拼,被打残多次始终未下火线,15军也多次给到补充,累积增兵800人。

最终8连只有6个人从上甘岭下来,阵亡了将近一千人,不过也消灭了一千八百多名敌人!

武器装备如此不对等的情况下,志愿军是如何打出这样的战损比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看过两位战士的英勇事迹之后就能够清楚了。

南朝鲜军第2师32团一个营分三路猛攻537.7高地,防御在此的是志愿军133团1连。

其在进攻受挫后呼叫美军空中火力支援,美军出动20多架B—26轰炸机投掷凝固汽油弹,南朝鲜军趁此机会攻了上去。

志愿军最前沿的8号阵地仅剩三名伤员,只好准备先退入坑道,没想到南朝鲜军已经冲上阵地,并用一挺机枪压制着那三名伤员。

这挺机枪附近有一名志愿军战士叫孙子明,他已经是因伤第五次陷入昏迷,此时被枪声惊醒,看到这这一幕大吼一声扑了上去,南朝鲜军机枪手猝被吓得掉头就跑。

孙子明想掉转机枪去射击敌人,看到附近还有十多名敌军,他心知没办法开火了,于是抓起身边的三颗手榴弹,用最后的力气朝着这股敌人冲了过去。

孙子明是上甘岭中第一位与敌同归于尽的勇士,而这场战役下来,像他一样的有整整38个!这38个是有人目击、有人记录的,那些拼命到最后做出如此壮举的肯定还有更多!

为何说上甘岭战役是国魂之战?它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站起来了

像另外一位战士的事迹就是如此,他没有留下姓名,而且事迹也是一位美国人所述。

2008年,一个叫麦.卡拉汉的美国退役老兵在与中国工商界代表团进行交流时讲述了他在上甘岭时的经历。

那年的他只有23岁,随同部队一起进攻597.9高地,在飞机、炮火的掩护下,他们终于拿下了阵地, 麦.卡拉汉冲在最前面。

眼前的景象让他非常诧异,因为阵地上除了三十多具尸体外,只有一名看起来不大的战士还有生机。

那名战士没有举起武器,双眼中充满了仇恨,嘴里在念叨着美国人听不懂的话。麦.卡拉汉因为走在最前,阻止了战友们开枪的想法,他认为活捉会更有意义。

正当他们上前准备动手时,一名美军惊恐地喊道:他背着步话机。这下美军都意识到那名志愿军在说什么,不过已经晚了。

密集的炮弹朝着阵地袭来,众多美军被当场炸死,而那名志愿军也付出了生命。

麦.卡拉汉也因此失去了左腿,在他心中一直很自责,认为是自己害了那些战友,同时这么多年他也没想明白那名志愿军临死前到底说的是什么。

在场的中国人听后个个泣不成声,一个人站了出来对麦.卡拉汉说:麦.卡拉汉先生,我来告诉他说的是什么,他在说:‘我是851,我是王成!敌人把我包围了!亲爱的首长、同志们!请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这位英雄的名字或许不叫王成,但是千千万万勇敢的志愿军都与《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一样,愿意为国而战!愿意为了胜利付出生命!因为他们知道身后就是祖国、是妻儿、是家乡、是饱受屈辱而要站起来的民族!

为何说上甘岭战役是国魂之战?它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站起来了

据战后统计,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伤亡11529人,伤亡率在20%以上。而“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达到40%以上。

就是因为有这股精神,这个比例甚至要高过二战时期的硫磺岛,所以此战之后整个世界都对中国改观了,尤其是震撼到了美国人。

美国人对于他们经历过的战争、战斗总是喜欢拍成电影,像《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等等,场面宏大,又能宣传所谓的美国精神。即便是失败的《黑鹰坠落》,也勇敢地搬上了荧幕,至少在剧中美军是互相扶持、勇敢战斗的。

但是有关于上甘岭的美国电影,实在是少得可怜,为啥?人员、后勤、火力等等因素都远胜的情况下,美军依然败了,实在不太好意思拍啊。

为何说上甘岭战役是国魂之战?它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站起来了

金一南将军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一件事情,他去西点军校访问时,美国军官对他非常热情,这就是当年抗美援朝打出来的尊重。你没有实力,别人怎么会看得起你?

后来双方聊到了上甘岭,美国军官疑惑地问金一南:“我们曾经学过这个战例,当时你们只有两个连的军队守卫,我们七个营轮番进攻就是攻不上去,我推演了半天还是不明白为何七个营攻不下只有两个连守护的阵地?”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说复杂是很复杂,说简单其实也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上甘岭之上的志愿军人人都是英雄!

那三十八名与敌同归于尽只是缩影,其实人人都愿意这样做!美国人想不通,是因为他们不懂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战士接到命令,想到的只有执行,从来不与祖国谈条件。

哪怕没有空中支援、没有补给、没有足够的火力,只要是一息尚存就会坚守阵地,中国人为了民族利益可以牺牲任何个人利益,甚至愿意付出个人性命。

这样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是建国仅仅两百多年的美国所不了解的。

为何说上甘岭战役是国魂之战?它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站起来了

美国前总统赫伯特·胡佛说过一句:联合国在朝鲜被共产党中国打败了,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

的确如此,新中国不再是那个东亚病夫,他注定要重回世界之巅的,但无论将来中国走得有多远,上甘岭永远是一道丰碑,是宣告中国重新崛起的声音!

向每一位英勇的志愿军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