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地,距离汤加首都60多公里外的一个火山岛突然爆发了“史诗级”的喷发,我国风云卫星监测到的画面显示,这次喷发形成了大约500公里直径的上冲云团,云团的高度大概有20公里左右的高度,已经触及了地球的平流层。

火山地震还造成了太阳周边国家遭受海啸的冲击,在亚洲,日本海域海啸最高30公分,在我国沿海海啸最高20公分,这种海啸几乎造不成危害,不过日本的一些码头有小渔船却沉了;受到海啸影响最大的就是汤加自身,由于距离海啸过近,海啸的高度最高1.5米,造成了海水的倒灌;在美国的西海岸,也有城市遇到了海水的倒灌。
据估算,这次喷发相当于2000颗广岛原子弹,或者相当于8.7级的大地震,火山喷发瞬间造成的大气冲击波快速向远处扩散,2000公里外的新西兰都受到冲击,听到类似于爆炸的响声,(其实是冲击波扰动气流在当地造成的声音),幸亏是发生在太平洋之中,如果发生在陆地上,仅仅是造成的地震就会造成很多房屋受损。
这次火山喷发可能也切断了汤加的海底通讯光缆,使得整个汤加失联,难以和外界取得联系。目前尚未报告伤亡情况,估计不会很多。整个小岛因为火山的喷发而模样大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豁口,火山灰和岩浆重塑了小岛的形状,甚至使小岛的面积增加了一些。不过面积增加了也没啥用,在这样的活火山形成的小岛上,怕是不适合居住。
一些环境专家也认为,这次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全球的气候受到影响,因为喷发时火山灰背送入了20公里左右的高空,这已经到达了平流层。平流层的特点是大气水平流动,没有近地表这样的环流运动,环流运动可以将部分火山灰带回地面,而平流层中的火山灰却更难到达地面,需要穿过对流层,若是遇到上升气流,更是阻碍火山灰因为重力的沉降。
而这可能会减少地面受到的阳光辐射,尘埃不像大气是透光的,它受到光照直接就吸收了部分光的能量,而且还能反射一部分,光不能透过火山灰。对流层之所以对流,是因为其热量主要是地表受热后辐射的红外线加热,因此距离地表越远温度越低,热胀冷缩,冷气团沉降,热气团上升,上升后冷却又沉降,这才形成了循环往复的对流运动。
坦博拉火山
在1815年印尼的坦博拉火山喷发就造成了全球的气温受影响,那次喷发应该是近两百年来最强的一次喷发,上冲云团的高度几十公里,火山爆发喷射出1400亿吨岩浆,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5万倍,导致71000人遇难。欧美纬度较高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无夏之年,就是因为当时的平流层中被输入了较多的火山灰,我国也记录到了那不同寻常的一年。
相比而言,这次汤加火山喷发就显得弱得很,根据专家的推测,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0颗广岛原子弹的水平,而坦博拉火山的喷发则达到了5万颗,整整是汤加这次喷发的25倍左右。如果按照喷发强度的话,它还比不上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的喷发,那次喷发也对全球气温造成了影响,使气温比正常值偏低0.3-0.5度,不过这点降温人们感受不是很深。
坦博拉火山的喷发的火山爆发强度为7级,是近两百年最强烈的火山喷发,而91年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属于6级,汤加这次火山喷发的强度大概在5-6之间,虽然导致部分火山灰进入平流层,可是对阳光的遮蔽作用不能仅仅看有没有火山灰,而是火山灰的规模。这次喷发或许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应该不会比上述的两次超级喷发相比,并不会造成无夏之年。
实际上近年来,全球温度屡屡创新高,一年一年刷新纪录,地球变暖的趋势还在增加,火山喷发若是能带来一点点温度降低,或许也有一定好处。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大气、海水温度上升1℃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要知道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平均气温也才上升了1.1℃左右,这导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加,海平面的上升也导致一些太平洋小岛国面临危机。
从卫星云图才能看出这次喷发的强烈程度,只见海面迅速突起形成一个巨大的上冲云团,在卫星轨道的高度看起来都还很大。地球不经意的一个咳嗽,对人类来说都可能是无妄之灾,而这种灾难还无法预测。火山喷发其实也是地下地质运动导致的,必然伴随着地震,地震都预测不了,火山喷发也就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