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枪毙了这位出身黄埔的抗战名将,后来却后悔了,又失声痛哭

古往今来,对于作战英勇的部队,官方都会给予一些特殊的荣誉,一来让这只部队能保持这种气势,二来也可以激励其他部队向他们看齐。

民国时期,部队的最高荣誉就是获得“飞虎旗”,总共也就20个单位曾得到过。第一面飞虎旗颁给的是傅作义部32师95团1营,该营在收复五原时与日寇血战,营长及众多军官牺牲,战役结束时仅剩下了11人!

收复五原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一个难得的大胜,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所以第一面飞虎旗就给了这支非中央军的“杂牌”。

对于这样的结果,所有中央军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如果第二面飞虎旗还是被其他派系军队拿到,那蒋介石的面子都得丢尽了。

好在有一支中央军争气,不但把第二面旗拿回来了,第三、四面旗也一并拿了。这支部队并非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但抗日时期的战绩比起74军也不遑多让,它就是“泰山军”第10军!

只不过“泰山军”的命运和军长李玉堂的命运一样,都很令人唏嘘。

蒋介石枪毙了这位出身黄埔的抗战名将,后来却后悔了,又失声痛哭

李玉堂是山东广饶人,家境很富裕,本来只是一个学生,但身处乱世,他也渴望参军报国,就先投在了阎锡山麾下。

然而在旧军阀部队里,充斥的仍然是争权夺利那一套,根本就不是从心里想拯救国家,这让李玉堂特别失望,就从中脱离了。

后来听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了黄埔军校,李玉堂当即与人同行南下报考,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他成功进入了黄埔一期。

黄埔学员都是蒋介石的心头肉,一期那更是“天子门生”,有着这层关系,本就表现突出的李玉堂自然得到了重用。

1938年6月,李玉堂已经升任为了第8军军长,这个速度虽然比不上胡宗南,但比很多人都要快。比如说黄埔一期名将陈明仁,这时才是第8军预备第2师师长,跟着李玉堂一起对日作战。

蒋介石枪毙了这位出身黄埔的抗战名将,后来却后悔了,又失声痛哭

1939年李玉堂率部在江西武宁棺材山阻击日寇,此战至关重要,如果被日寇突破他们的阵地,那整个武宁防线都会失守,进而导致鄂南与湘北的交通线被切断。

深知后果的李玉堂咬紧牙关带领部队坚守,成功地打退了敌人。因为李玉堂与部队中大部分将士都是山东人,防守之势稳如泰山,因此被誉为“泰山军”。

后来第8军合并为第10军,“泰山军”的光荣称号也随之转移,不过军长仍是李玉堂。

此后第10军屡立奇功,最出彩的是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李玉堂在战斗中靠前指挥,所有将士被其感染都非常骁勇,因此第10军麾下三个师都得到了飞虎旗,从国民政府颁旗时的原话,就能看出他们有多强悍!

第3师守备长沙核心,于小吴门、浏阳门、四十九标与汉门各方面痛击敌军歼敌至重,敌虽反复猛冲仍屹然不动,战绩最优;第190师在半边山、杨家山、五里牌、胡绩渡、复兴寺、新市街等地痛击进犯之敌,尤于北大马路地区与敌反复肉搏战斗至烈,歼敌甚重,战绩最优;预备第10师在长沙外围左家塘、黄土岭、金盆岭痛击进犯之敌,尤于修械所、子弹库、妙高峰各地与敌白刃冲锋,激战空前,斩获颇多,战绩特优。

此战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5994人、俘虏13900人,是一场伟大的胜利,李玉堂也因此升任为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第10军军长就交给了方先觉。

蒋介石枪毙了这位出身黄埔的抗战名将,后来却后悔了,又失声痛哭

1944年衡阳保卫战时,方先觉率领第10军死守孤城,硬是抗住了近10倍的敌人47天,极大地杀伤了日寇。

可惜最终弹尽粮绝,为了保全城内百姓不被日寇屠戮,方先觉被迫向日寇投降。

其实第10军被围时李玉堂非常着急,他带着27集团军中的46军、62军前去支援,奈何日军人数太多,始终无法突破。

对于没救出第10军这件事,李玉堂非常自责,他主动提出辞职,蒋介石也知道他尽力了,便没有怪罪,反而将他调任为36集团军总司令。

开头有说“泰山军”的命运令人唏嘘,主要是因为衡阳一战本就元气大伤,后来方先觉等军、师级别干部逃回重庆,又基本全被调离第10军,只剩下了第10军第3师师长周庆祥留任。

老兵和骨干全都不在了,这支抗日劲旅自然无法与五大主力相提并论,非常可惜。

而李玉堂情况也差不多,解放战争后他基本上就被架空了,名义上是徐(州)兖(州)绥靖区司令官兼整24军军长,但实权极小,手上兵力最窘迫时只有两个地方保安团。

1948年7月兖州解放,李玉堂被解放军俘获,不过他很聪明地没有暴露身份,因此看管他的人员并没有特别上心,在押运的过程中,李玉堂偷偷找了个机会跑出来,辗转到达了徐州。

蒋介石枪毙了这位出身黄埔的抗战名将,后来却后悔了,又失声痛哭

让李玉堂没想到的是,他对蒋介石如此忠心,但被俘的经历还是被人拿来做文章,因此蒋介石对他批示了“永不叙用”的撤查令。这个结果让李玉堂很懵,他只好寓居上海,不问政事。

直到蒋介石因淮海战役的失败被逼下野,李玉堂才有机会复出,他去广州投靠了薛岳,两人当年在长沙会战时有过合作,薛岳知道李玉堂有能力,便让他当了个高级参议。

解放军渡江之后摧枯拉朽,广州根本无法据守,因此李玉堂跟着薛岳到了海南岛,这时的他身负多个要职: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东路军总指挥、32军军长,只要能把他拉拢,海南的解放就事半功倍。

因此我党派出陈石清与他接触,陈石清是李玉堂妻子陈伯兰的哥哥,两边都说得上话。

可惜李玉堂还没下定决心,海南战役就爆发了,他带着32军进行过抵抗,大部被歼灭后他带着残军逃到了台湾。

到台湾就是蒋介石做主了,于是李玉堂再次被解职,没过多久还遭到了逮捕。

蒋介石枪毙了这位出身黄埔的抗战名将,后来却后悔了,又失声痛哭

据李玉堂旧部胡林亭回忆,李玉堂之所以被捕,是因为副官李刚暴露,受刑不过将陈石清从香港到海南策反李玉堂一事交代了出来。

但负责审理此案的钱大钧始终没有找到李玉堂“通共”的证据,所以认为李玉堂可能并不知情,因此准备将李玉堂判刑15年结案。

然而蒋介石看过卷宗后,在上面批示了一个“耻”字。这个字的含义很多,不管是哪一层意思,都注定了李玉堂必死的结局。

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及夫人陈伯兰被押到台北碧潭刑场执行死刑,可怜一位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的名将最终却是如此结局。

之后蒋介石也不知是为了作秀,还是有更多的证据展现了事情原委,他竟然后悔了,曾经多次在人前念叨李玉堂的名字。

最动情的一次是在10多年后,蒋介石前去台湾省边界巡查,眺望大陆时心中感慨万千,语气激动地对身边将领说:你们打回去啊,到底能不能打回去啊。

他的妄想一直没有停止过,众人也不知该怎么回答,半晌过后只有黄埔学生、李玉堂的山东老乡刘安祺说:我们还没准备好。

看到刘安祺,蒋介石仿佛又见着了李玉堂,他失声痛哭:玉堂啊,要是你还在就好了,我也不会落到这种地步啊!

蒋介石枪毙了这位出身黄埔的抗战名将,后来却后悔了,又失声痛哭

说起来李玉堂也很无奈,他明明出身黄埔,对蒋介石也仁至义尽,却没能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一代抗日名将,却落了个枉死的结局,蒋介石的痛哭又有什么意义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