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子打骂学生,让孩子在地铁里当众下跪,专家:已经涉及违法

如何教育孩子,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然而真正把孩子教育得很好的家庭,不说凤毛麟角,至少所占的比例不会太高。

事实上,绝大部分家庭采用的教育方式都非常相似,那就是要求孩子听话,尤其需要听家长的话,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是围绕着这个目的。

近日,北京地铁7号线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早上不到8点,一名7-8岁的男孩子拿着手机坐在地铁座位上,被一名女子又打又骂。

女子先是狠狠地捏了男孩的脸,动作非常大,导致孩子戴的口罩也被揪了下来。当孩子默默地戴好口罩后,女子又一巴掌把孩子的帽子打掉了。

女子打骂学生,让孩子在地铁里当众下跪,专家:已经涉及违法

男孩这次不敢去戴帽子了,但女子依然不解恨,又猛地从孩子手里夺走了手机,抬手想继续打孩子,男孩下意识地随手一挡。

这个动作更激怒了女子,女子让男孩站起来,把他的书包往地上一扔,让孩子当众跪下。孩子看了看女子,缓缓地跪下了。

当车上有人劝阻这位女子时,女子并不买账,直接对别人说,我自己的孩子,我想让他干嘛他就得干嘛。

这名男孩从湾子站一直跪到北京西站,到站后,女子双手插兜里独自离去。男孩急忙捡起书包,连奔带跑地追在女子后面。

很明显,这是一位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无论是教育方式还是教育理念,都非常简单粗暴,看似在教育孩子,然而起到的效果却让人难以恭维。

女子打骂学生,让孩子在地铁里当众下跪,专家:已经涉及违法

l孩子并非私有财产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会说同一句话,我自己的孩子,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即使这句话没说出口,但相当部分家长心里也同样有这种想法。

这个观点事实上由来已久,从古至今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连孩子的生命也归属于家长,自己拥有绝对的处置权。

这种想法不但错误而且违法。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他们未成年之前,家长只不过是他们的监护人,是保护被监护人也就是孩子的身体健康,防止他们受到不法侵害。

而家长作为监护人,确实有教育孩子的职责和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任意打骂孩子,伤害孩子的尊严,这同样违反了相关的法律。

女子打骂学生,让孩子在地铁里当众下跪,专家:已经涉及违法

l教育不是为了发泄家长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家长急怒攻心,对孩子打骂的行为并非是在纠正孩子的错误,更多的是在发泄家长恼怒的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情绪确实通过打骂孩子得到了释放,但对孩子来说,这种打骂式的惩罚并不具备教育意义。

至少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甚至有的时候,家长没有完全了解具体情况,冤枉孩子,让孩子白挨一顿打的情况也屡屡发生。

这样的打骂式的教育,不可能让孩子口服心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大的可能是让孩子产生怨念,影响家庭和睦乃至于亲子关系。

女子打骂学生,让孩子在地铁里当众下跪,专家:已经涉及违法

l必须注意维护孩子的尊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孩子也同样不可能例外。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孩子的尊严并不被家长看重,甚至相当多的家长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在所有行为中,家长当众羞辱打骂孩子,尤其是当着孩子的同学或者朋友面前打骂羞辱孩子,对孩子的自尊伤害最大。

去年,一位妈妈被老师请家长后,恼怒地在学校里当着同学的面前,扇了儿子两巴掌,导致已经高二的儿子直接从学校5楼跳下的悲剧,就是伤害孩子自尊的严重后果。

任何情况下,伤害孩子自尊的教育方法,不可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更大的可能是让事情变得更为糟糕,甚至引发无可挽回的后果。

女子打骂学生,让孩子在地铁里当众下跪,专家:已经涉及违法

写在最后:

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处罚方式相当极端。这个男孩并没有犯下什么天怒人怨的大错,很大可能是犯了早上磨蹭从而导致迟到这类的小错误。

儿童心理学家刘勇赫表示, 让孩子当众下跪的教育行为已触犯法律。按照今年实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五条,家庭教育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显然,这位女子的做法,已经违反了这项法律,粗暴的教育方式也非常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家长心情不好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羞辱打骂式的教育,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更让孩子在众人面前非常难堪,甚至带来终身的阴影。

女子打骂学生,让孩子在地铁里当众下跪,专家:已经涉及违法

家庭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去改正这个错误,无论是惩罚还是说教都应该围绕着这点来展开。

不顾孩子尊严,当众羞辱打骂显然不可能起到这个作用,更多的是家长在显示自己的权威,发泄自己的情绪,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伤害而不是教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