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告密、不揭发,与其说是一种可贵品质,不如说是一条道德底线。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告密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毁掉社会的道德基础。
这篇文发表于2015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原题《“神题”侵害大学精神》,内容讲的是,山东某高校出了一道期末考试题,让大家选出班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
于是官媒下场发声:“这不是在鼓励学生相互揭发吗?
一个经常有人“打小报告”的班级,同学、师生之间一定会疏远而戒备,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的信任,甚至会毁掉社会道德基础。
这篇文当时也被官媒广泛转载。
以学校的惨败收场。
转眼7年过去了,今天我仍然翻出这篇文来,是想给“双减”之下, 被“妖魔化”的培训班降降温,告诉家长们、学生们,还有各位教培同仁们:
不告密、不揭发,与其说是一种可贵品质,不如说是一条道德底线。
看看,最近以来,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举报吧!
他们有:
▼学生举报小黑班
▼家长举报小黑班
▼媒体举报小黑班
▼机构举报小黑班
▼群众举报小黑班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小黑板有什么定义,在学科被“强制清零”的当下,在学生家长还广泛存在着补习需求的当下,这基本算是一种客观存在吧。
和黑车、黑摊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就是为了上个课而已,有伤害谁吗?
网络关于小黑班的释义
总觉得,让家长、学生、老师、机构之间互相举报,评选出哪个学生违规补课,哪个机构违规办学,这和山东某校让大家评选出翘课的同学有什么本质区别?
记住,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
任何时候,这条底线,都不要轻易跨过!谢谢!
(全文完)
作者介绍:八月哥,教培江湖主笔,爱写字,不合群。跑过三个马拉松,不抽烟,女儿奴,现居郑州,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