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告密、不揭發,與其說是一種可貴品質,不如說是一條道德底線。告密成風的社會,是人人自危的社會,告密使人與人之間失去基本信任,甚至互相侵害,沖擊人們的價值判斷,毀掉社會的道德基礎。
這篇文發表于2015年1月23日,人民日報,原題《“神題”侵害大學精神》,内容講的是,山東某高校出了一道期末考試題,讓大家選出班裡翹課最多的3名同學。
于是官媒下場發聲:“這不是在鼓勵學生互相揭發嗎?
一個經常有人“打小報告”的班級,同學、師生之間一定會疏遠而戒備,人與人之間失去基本的信任,甚至會毀掉社會道德基礎。
這篇文當時也被官媒廣泛轉載。
以學校的慘敗收場。
轉眼7年過去了,今天我仍然翻出這篇文來,是想給“雙減”之下, 被“妖魔化”的教育訓練班降降溫,告訴家長們、學生們,還有各位教培同仁們:
不告密、不揭發,與其說是一種可貴品質,不如說是一條道德底線。
看看,最近以來,我們司空見慣的一些舉報吧!
他們有:
▼學生舉報小黑班
▼家長舉報小黑班
▼媒體舉報小黑班
▼機構舉報小黑班
▼群衆舉報小黑班
我不知道大家對于小黑闆有什麼定義,在學科被“強制清零”的當下,在學生家長還廣泛存在着補習需求的當下,這基本算是一種客觀存在吧。
和黑車、黑攤沒有本質的差別,都是你情我願的事情,就是為了上個課而已,有傷害誰嗎?
網絡關于小黑班的釋義
總覺得,讓家長、學生、老師、機構之間互相舉報,評選出哪個學生違規補課,哪個機構違規辦學,這和山東某校讓大家評選出翹課的同學有什麼本質差別?
記住,不告密,不揭發是道德底線。
任何時候,這條底線,都不要輕易跨過!謝謝!
(全文完)
作者介紹:八月哥,教培江湖主筆,愛寫字,不合群。跑過三個馬拉松,不抽煙,女兒奴,現居鄭州,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