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家兔组成蹇兔,比喻弱小者,但恰恰与这个词的意思相反,蹇家虽然姓蹇,却都是勇敢坚毅之人。
蹇先佛一生追随红军,宣传过革命,走过长征路,在草地上生过孩子……
虽然身为女子,但她活得比很多男子更勇敢更坚毅。

立志参军
蹇先佛出生在湖南慈利县,父母经营着一家药铺,家境殷实。家中除了她以外还有三个孩子,她排行老三。蹇先佛参加红军并不是心血来潮,她在学校时就是一名先进学生。
家庭提供的优渥环境和父母开明的思想,还有教育都使蹇先佛接受了很多新式思想,并时刻心系国家。
后来哥哥和姐姐都成为了红军,姐姐更是给她寄来了很多关于红军的信,让她对红军产生了无限向往。再加上面对日军的侵略,蒋介石居然不战而逃,她对国民党更加失望。九一八事变后,
15岁的蹇先佛已经敢勇敢站出来痛批当局作为,并立志要参加革命。
蹇先佛的父亲一直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父亲,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心怀大志。面对女儿参军的热情,他没有劝阻,甚至为她指明了方向:
你要参军就去参加红军吧
。就是这样一句简短的话,让蹇先佛确定了目标,她要参加红军。
没想到因为蹇先佛姐姐带着丈夫回家探望,蹇先佛参加红军这件事就成了。就像是瞌睡时刚好送来了枕头。
蹇先佛的姐姐蹇先任是贺龙的妻子
。当时贺龙刚攻下慈利县,想到一直都没有拜访过岳父一家,随即安排了上门。
蹇先佛见到贺龙很高兴,当天晚上就去找了贺龙。贺龙见蹇先佛来找他,一下就明白了她的来意,但是也有些担心。
因为蹇家家境殷实,蹇先佛也是父母捧在手心长大的,他担心这个娇养的姑娘不能忍受红军艰苦的生活。蹇先佛听了姐夫的担忧后,再三表示自己肯定吃苦耐劳,不会有任何问题,贺龙也就让她参加了红军。
蹇先佛的弟弟见蹇先佛继大哥大姐后也去参军了,实在不能再忍耐,坚决要跟蹇先佛去参军。于是贺龙跟着妻子回门一趟,收获了两个小兵。
蹇先佛的父亲对子女参军并没有多大的异议,但出发前他叮嘱了贺龙一件事,帮蹇先佛找个对象。蹇先佛已经十八了,可以开始物色起来了。
佳偶天成
蹇先佛加入红军后,很快就适应了红军的生活条件。因为她能说会写,且青春正好,在部队中结识了不少好友,也捕获了很多少年的芳心。
但蹇先佛并没有时间谈情说爱,她要开展红军的宣传工作。蹇先佛每天就想如何画好宣传画,如何向老百姓介绍红军。她对于工作的态度让她备受赞誉,蹇先佛没有靠姐姐、姐夫的任何助力,自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在这样的工作态度下,自己的婚姻大事早被她抛到了九霄云外。但是贺龙却将老丈人的叮嘱时时放在心上,一直在为蹇先佛挑选合适的对象。
后来,贺龙介绍蹇先佛与萧克认识,蹇先佛对萧克产生了好感。萧克是有名的儒将,当年也算是投笔从戎、揭竿而起。萧克还很有领军的才能,多次带领军队突围,立下大功。
这样一个风度翩翩又身怀本领的青年很快吸引了蹇先佛,萧克也对蹇先佛有好感
。
两人间朦朦胧胧的情感被姐姐蹇先任看在眼里,为了帮妹妹一把,蹇先任撩开了隔开两人的面纱。之后两人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结为了夫妻。说来贺龙和萧克也算是冤家,贺龙还被萧克告过状。不知他被萧克告状时,会不会后悔让蹇先佛认识了萧克。
破除困苦
蹇先佛和萧克结婚后不久,红军就被迫开始了长征,这对新婚燕尔也因此分开。红军长征本就是九死一生了,这样的情况下蹇先佛还怀了孕。
在茫茫的草地,蹇先佛要生了。萧克急得团团转,没有地方可以生产。蹇先任也特地赶来帮妹妹接生。蹇先佛生产时就在一个土围子里,清洗靠的是大家的饮用水,生产完后两天就自己抱着孩子赶路了。
虽然有马可以骑,但没有粮食加上刚生产完,蹇先佛的身体极度虚弱,有次甚至直接从马上跌了下来。看见她这样,杨尚春的夫人李伯钊将自己的救命粮给了她,自己却险些没走出草地。
蹇先佛和蹇先任这对姐妹,一个在红军长征路上的草地生产,一个背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长征。
在那个饥饿、寒冷的时期,她们成功带着孩子走出来了。或许是红军的坚强意志支持住了她们,又或者是母爱的伟大力量……
蹇先佛和萧克一路相互扶持,走过了长征,经历过丧子之痛,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两人在大大小小的事件中感情不断加深。
战争中,他们是最好的工作伙伴;退休后,蹇先佛是萧克爱好的最好支持者。萧克的《浴血罗霄》获得过茅盾文学奖,这份奖项背后也有蹇先佛一半的功劳。当年蹇先佛背着这本书的手稿,像被孩子一样带着它走出了战乱。
两人一直相濡以沫的相伴到102岁,萧克102岁时离世。而104岁的蹇先佛开始独自一人住在那个小房子里,恬静地活着……
小结:
从父母捧着的娇娇儿,到革命路上坚强不屈的母亲。蹇先佛体验过好日子,也甘于困苦的生活。她心怀大义,少时就敢指出不公,立志参军开创新的天地。
年老了,也没有夸耀自己,只是守着她和萧克的小房子,静静地生活着。蹇先佛崇高的爱国热情、吃苦耐劳的精神,直到今天依旧能感染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