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妙对下联,和珅急忙认错

引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精妙的艺术形式。就汉语本身而言,就有许多的艺术形式。比如诗词,对联等。而对联又分为多种形式,由于春联的出现,逐渐形成传统文化习俗。相传,最早的春联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收录在《蜀梼杌》中。

01

诗词歌赋之外,对对联也是古时文人雅士,高官贵胄的休闲娱乐方式。本文所介绍的就是和珅与纪晓岚对对联的趣事。说到这两人,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和珅似乎一遇到纪晓岚,就会显得笨拙呆傻。纪晓岚的才情的确更好,而和珅也是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二人一个作为总纂官,一个作为总裁官,共同完成《四库全书》编制。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妙对下联,和珅急忙认错

▲写对联

和珅和纪晓岚都是乾隆很看重的臣子,二人立场不同,真实历史中也确实有很多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一次乾隆皇帝微服出行,来到一家客栈休息,正好遇到客栈有人对对联。和珅急于表现,抢先一步作出了上联,却没想到,纪晓岚立刻对出下联。更为巧妙的是,纪晓岚的下联直接让和珅吃瘪还牵扯出一件丑事。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妙对下联,和珅急忙认错

▲《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

原来,为了讨好乾隆,在客栈上了一道五花肉后,和珅就向乾隆皇帝提议做对联:"三斤四两五花肉"。这本是个不错的上联,众人一听也不知道怎么对。就在这时,纪晓岚站起来对下联:"五两六钱七把葱"。乾隆皇帝一听到这个下联,就觉得不合常理,问道:“七把葱有这么贵?”,还嘲讽纪晓岚不体察民情,只知道读书。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妙对下联,和珅急忙认错

▲两人共同吃饭剧照

于是纪晓岚就向乾隆娓娓道来:"皇上,您或许不知道,御膳房的葱就是这个价格。"乾隆皇帝却表示不相信。于是,纪晓岚就提议乾隆自己查看记录,和珅察觉到不对劲,大笑说:“几把葱居然让皇上与纪晓岚争执不下,实在是不值当。转身就去催促店小二赶紧上酒菜。

02

乾隆皇帝却突然打断了和珅,说道:民以食为天。粮食来之不易,百姓的生活尚且不富裕,朕如何可以胡吃海喝呢?和珅立即逢迎道:皇上真是体恤百姓,实乃明君啊。可就算是体恤百姓的明君,也要先吃饱饭呀"。纪晓岚不依不饶,进谏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关民生,便无小事。"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妙对下联,和珅急忙认错

▲和珅与纪晓岚剧照形象

乾隆表示认同,立即叫人拿来御膳房的记账本。饭到中途,侍卫就送来记账本。乾隆皇帝仔细翻看记账本,看到皇宫吃食花费的确比较高,但觉得也是合理,毕竟后宫还有一大群人。但是看到葱的采购价的确是“五两六钱七把葱”时,乾隆勃然大怒。“五两六钱”在当时是两个普通士兵一年的俸禄,却只能抵御膳房七把葱的价钱。

乾隆立刻回到宫中,下令严查此事,查到和珅的头上,和珅对此连忙下跪磕头认错。乾隆这才知道,多出来的这些钱,都是和珅贪掉的。乾隆回想起吃饭时和珅有意打岔,原来是心虚了。后来,乾隆皇帝也对和珅严加处罚,才了结此事。

03

和珅的对联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仅一个对联就抖露出自己贪污的事儿,纪晓岚对待对手也是能直击痛点。二人颇有针尖对麦芒的意味,那他们又是如何结怨的呢?

刚进入官场时,和珅就很会阿谀奉承,靠着溜须拍马获得乾隆的赏识,成为了乾隆身边的"红人"。纪晓岚文采颇高,深受乾隆喜爱,却被乾隆认为是书呆子,不明事理。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妙对下联,和珅急忙认错

▲恭王府

起初,二人还是很和平的状态。直到和珅修建恭王府,邀请纪晓岚为他写牌匾,纪晓岚也欣赏应允。几天后,和珅收到一块匾额。牌匾上的题字是"竹苞",和珅看到牌匾就到处宣扬,还将乾隆请到自己的府宅观赏。乾隆一看到这块牌匾就大笑起来,说"‘竹苞’二字拆开来看不就是草包吗?"为此,和珅就同纪晓岚结下梁子。而纪晓岚送他的牌匾也正是因为知道他贪污,故意为之。

结语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押韵,音韵和谐,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深层次的含义。纪昀作为乾隆时期有名的学者,不与和珅这等贪污虚荣之辈同流合污,还敢于对抗揭露,实乃内外兼修的文人学士,用一个下联揭露贪污,不点名,不道姓,巧妙地给对方一击,真不愧为文达公。

参考资料

《蜀梼杌》

《四库全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