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唐宋时期政治文化风气开明,使得诗词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也诞生了许多诗词界的“大神”人物。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里,女性很少有机会到学堂读书,因此在诗词上有造诣的人物特别少。李清照便是知名的才女之一,她的诗词现在都还受人传唱,经久不衰。

还有一名与李清照同一时期的才女,那就是北宋时期的魏玩。从两位女词人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她们有着相似的命运,都是与丈夫相隔千里且聚少离多,但结局却不尽相同。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对于古代女子而言,婚姻就是一张“底牌”,一旦亮出就只能等待输赢。魏玩的丈夫是宋朝的宰相曾布,夫妻俩原本琴瑟和鸣,但最终因为丈夫的背叛,让她郁郁而终。

嫁给有着仕途梦的曾布

魏玩是湖北省邓城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世家,因此从小她就比其他女子幸运,可以有机会读书习字。这也为她后来成为女词人奠定了稳定的文学基础。

她从小博览群书且才华横溢,可惜是个女儿身,不然可以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业。女孩子长大了迟早要嫁人的,魏玩刚成年没多久,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曾布。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曾布是江西南丰人,家里也是书香门第,与魏玩的婚事算是门当户对。因为两人同样对诗词颇有兴趣,于是他们婚后便建立了感情,夫唱妇随地吟诗作对,成为让人羡慕的一对璧人。

新婚燕尔的两人正处在热恋期,一起走遍了南丰,将南丰的美景都写进了诗句里,也将彼此的爱恋潜藏在字里行间。此时此刻,对于千里远嫁江西的魏玩来说,早已没有了离家的愁绪。

然而曾布有着非常大的野心,整天吟诗作对的日子并不是他想要的。他的目标是政治和官场,做更大的官成为了他毕生努力的目的。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曾布十三岁时便考取了进士,后在怀仁县做县令。但好景不长,曾布在官场上屡受挫折,仕途一片灰暗。从中央到地方,他一直辗转不停,始终得不到重用。

直到他被安排到开封府为官之后,得到了王安石等人的推荐,仕途才开始明朗起来。后来,曾布也成为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推举人。

曾布得到皇帝宋神宗的重用还要从他上谏的一份文书说起,在那份文书中,曾布在日厉风俗和选举人才之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了理财赋、兴学校、叙宗室、修武备、制远人等政治主张。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这些观点说到了宋神宗的心坎上,因此曾布获得了宋神宗召见的机会,也是他在政治场上平步青云的开始。

丈夫离家,魏玩苦等

曾布的仕途平稳之后,并没有带上自己的结发之妻魏玩。早年间,因为在官场上调动频繁,以不好奔波为由,一直让魏玩留在江西老家,自己出去打拼。

然而多年过去,已经在朝中争得一席之地的曾布却从没想过要将自己的妻子接到身边。而魏玩也在老家苦苦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当魏玩写下这句思念丈夫的诗句时,她已经整整三年没有见过丈夫了,她盼着曾布归来的心情溢于言表。往后她的诗词也跟思念丈夫有关。

此时的曾布因为推崇王安石变法已经官拜翰林学士等要职,一时间是春风得意。后来他发现了变法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于是上书给宋神宗。此事被王安石知道后十分气愤,遂将曾布贬职。

直到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曾布才再一次得到重用,升为户部尚书。当时章惇得到皇帝的信任官拜丞相,他多次提携曾布,但又不完全信任他,时刻提防和猜忌。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久而久之,两人便行将渐远,互相内斗起来。朝中的局势动荡让曾布心力交瘁,更是无暇顾及老家中终日郁郁寡欢的魏玩。也许,他早已经忘记了她的存在。

元符三年宋哲宗驾崩,宋徽宗继位。章惇因之前支持其他王子继位而被新皇罢黜了相位,至此,曾布官拜宰相之位。

从小小的县令到宰相,曾布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坎坷。这时他突然想到家中的魏玩,于是决定将魏玩接到京城。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被养女和丈夫同时背叛

此时的魏玩在家中苦等多年,将思念化作一首一首的诗词,成为了当代有名的才女。当她知道丈夫官拜宰相要接她一起去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心中有着难以言说的喜悦。

春天还没有过去,京城的街头繁花似锦,魏玩在此时终于抵达丈夫的身边。之前独守空房的所有怨念也都化为乌有,只留下对丈夫不断思念中积攒的深情。

然而夫妻多年未见,曾布却始终冷漠相对,没有往日的相惜之情。魏玩不明所以,以为只是因为长久未见的原因。殊不知,曾布早已有了新欢之人,这个人正是他们的养女张氏。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张氏是曾布在怀仁县做县令时一名手下的女儿,小女孩6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魏玩心疼她,便与曾布商议之后将她收为养女。

因为夫妻总是聚少离多,因此曾布和魏玩并无子女。于是魏玩把张氏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对待。教她读书写字、琴棋书画,将张氏培养成为知书达理、温婉惠中的女子。

张氏也成为魏玩孤寂生活中的一缕阳光,让思念丈夫的日子没有那么难熬。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随着曾布做了宰相,张氏也随魏玩一同来到京城。初见张氏的曾布便觉得眼前一亮,已然成年的她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张氏还小的时候,曾布就离家求官,因此曾布对张氏并无任何父女之情。见张氏长得楚楚动人,便要将她送给皇帝以图仕途顺利。

魏玩想反驳,但却没有话语权,只能看着女儿被送进宫中。后来张氏在宫中被皇帝宠幸了一段时间后就失宠了。她也从一个纯真的女子变成了攻于心计的人。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她自知宫里已经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于是让养父曾布将她弄出宫去。魏玩以为女儿终于回到自己身边,却没想到她是带着目的回来的。

没多久,张氏就跟自己的养父曾布有了私情,曾布也扬言要纳张氏为妾。这简直毫无人伦可言,魏玩因此一气之下病倒了。

在控诉养女和丈夫的无耻之时,魏玩满含恨意写下了一首传唱千古的诗词《卷珠帘》。“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一字一句都包含了被养女和丈夫背叛的悲伤和怨恨。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讽刺养母

不久之后,魏玩便在郁郁寡欢之中含恨离世。在她的葬礼上,养女张氏还专门写诗来讥讽自己的养母。

“香散帘幕寂,尘生翰墨闲,空传三壶誉,无复内朝班。”

魏玩若是知道自己养了一头白眼狼,也许那年不会轻易下决定收养张氏,但为时已晚。

魏玩病逝后,曾布的仕途也开始走向下坡路,真可谓是报应不爽。养女张氏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但却遭到世人唾弃千年。

曾布因为这件事,被安上了宋朝“陈世美”的骂名,在他死后被列入了《奸臣传》里,一生功名成就此染上不忠的色彩。

而对丈夫忠诚了一辈子的魏玩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后又被追封为鲁国夫人。她生前尝尽了婚姻的苦楚,生后世人为她挣得耀世荣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