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11月8日,“护国将军”蔡锷因病在日本福冈逝世,享年34岁。生命虽短,但是在蔡锷将军匆匆流逝的34年人生之中,他却完成了一桩又一桩非凡的壮举,最终让“蔡锷”的大名响彻中华大地。
纵观蔡锷将军的一生,他不仅率军领导了云南反清武装起义,使云南摆脱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更率军完成了著名的反袁护国战争,可谓是先后两次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为了纪念蔡锷为民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北洋政府为蔡锷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规模之大号称“民国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作为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护国将军”,蔡锷除了为后人留下了数不完的传奇,同时更留下了4位才华横溢的子女代替自己继续在各个领域之中发光发热。
第一段婚姻:三女夭折2人,成年后定居美国
蔡锷将军的膝下其实一共有6个孩子,只可惜在此其中有2个女儿未能长大成人便早早地因病离开了人世。
因此,作为蔡锷与第一任妻子刘新英健康养育长大的唯一一个孩子,1906年出生的蔡菊莲享尽了父亲的宠爱,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不仅幼年时期备受宠爱,长大后的蔡菊莲也因为才华横溢,样貌出众而备受成功男士的追捧。最终,在两情相悦之下,蔡菊莲选择嫁给了当时著名的外交官石潮白。
婚后的蔡菊莲跟随丈夫先后前往德国,日本等地进行外交工作,数年间两人也先后育有两儿两女。
但是为了生活的稳定,1957年,蔡菊莲与家人一起定居在了美国,直到1985年逝世也再未重回祖国,因此,其子孙的生活踪影也再无可循之迹。
第二段婚姻:一女两子替父为国献力
相比起蔡菊莲,蔡锷与第二任妻子潘惠英所育的一女两子则都在国内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一己之力。
受到母亲潘惠英“新式教育思想”的影响,1912年出生的大女儿蔡淑莲自小就是个十分勤奋好学的孩子。不仅如此,长大后的她更是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行作,说起来也算是实打实的学霸级“工科女”了。
不仅学业有成,蔡淑莲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期间还结识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同班同学周家炽。就这样,相互赏识的两人携手迈进了婚姻的殿堂,而且不久后便有了两个乖巧的女儿——大女儿周茵以及小女儿周伊。
在这般书香门第的家庭氛围之下,蔡淑莲的两个女儿也都在学术上取得了十分卓越的成就,而后更是在我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工作。
子孙各有建树,多人从事教育工作
作为蔡锷膝下的第一个儿子,1914年出生的蔡端生十分完美的继承了父亲的魄力以及个人追求。由于自小便受父亲的影响,四处听闻父亲的各种伟事。于是,小小年纪的蔡端生在心中便默默埋下了为国效力的梦想。
于是,在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系毕业之后,蔡端生便顺利在国民政府外交部情报司谋到了职位。
凭借着高水准的交际能力以及独到的洞察力,蔡端生最终成为了我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为近代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在与妻子刘淑芸相守的多年间,蔡端生膝下一共育有5个女儿。对于女儿的教育,蔡端生始终坚持使用严慈相济的方式。就这样,在父亲严格的要求之下,蔡端生的五个女儿在成人后各个皆是学有所成。
说到这里倒还有个小趣事,那便是身为五位千金的父亲,“岳父”这个身份必定是蔡端生所必须要面临的身份转变。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各个女婿进行“考验”,蔡端生想到了一个特殊的方法——下棋选婿。
作为测试女婿的“秘密武器”,蔡端生在准女婿过门之前都会与他们来上一场棋艺博弈。这样一来不仅能快速地与女婿们联络感情,而且还能从棋盘博弈中看出对方的性格以及品行。虽是小事,但这也正是蔡端生不同于常人的过人之处。
在各自完婚之后,蔡端生的5个女儿除了大女儿蔡安慈定居在日本外,其他人都留在了北京,过着平淡而简单的生活,其中四女儿蔡爱慈与小女儿蔡顺慈也在之后从事起了教育相关工作,拿起书本开始教书育人。
与哥哥蔡端完美的一生不同,蔡锷的小儿子蔡永宁在壮年之时却因“意外”而英年早逝,年仅45岁。可以说,蔡永宁本应辉煌的一生因为1968年的“反革命”运动而被迫按下了暂停键,最终成了特殊时期的牺牲物。
虽说蔡永宁这一生只度过了短短的45年,但是生前的他依旧为中国革命事业做了不小的贡献。在解放战争期间,为了激起国民抗战的积极性,蔡永宁来到了东北人民大学担任讲师,大肆宣传共产党的相关精神文化。
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一样,蔡永宁在牺牲之前也是子嗣众多,分别育有两子两女。
虽说其中有三个孩子都因生活平淡而渐渐被人们所忽略,但为了将父亲以及祖父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和战争精神流传下去,蔡永宁的大儿子蔡协始终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对于蔡协来说,只要能够不断宣传祖父当年的“蔡锷精神”,将祖父的优良传承不断发扬光大,再苦再累也值得。
另一方面,蔡锷自身也始终坚持亲力亲为的为国家奉献一己之力,自从工作以来便致力于国家石油行业的发展,此后在石油界也算颇有建树。
蔡锷将军为了祖国的革命事业而抗战一生,如今他的后人也在各个行业之中各有建树,其中更是有多人都选择了从事伟大的教育事业,说来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传承蔡锷将军的奉献精神了。
虽说后人们大多都没能达到蔡锷当年所赢得的社会地位,大多都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但这从另一个层面不也正说明如今的我们正身处和平安稳的时代之中吗?作为蔡锷的子孙,如今我们不在需要“护国军神”,因为我们的祖国足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