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昭宣中兴:西汉的巅峰时期,完成武帝未竟事业,可惜宣帝远见不足

论起西汉,言必谈高祖汉武、文景之治,大家所详熟的汉朝明星无不出这几位皇帝,尤其是汉武征战扬我国威,这恐怕是汉朝被称赞最多的盛世景象。然而西汉的巅峰,却不在汉武之时,而是在汉武之后,昭帝和宣帝在位期间,被史家称颂的“昭宣中兴”。

一、穷兵黩武—祸起汉武之时

中兴,通常意味着在这之前王朝有衰败之象。这用来形容汉武帝晚年朝政特别应景,这时候国内出现了一系列的统治和社会危机。虽说武帝对国家进行了各种改革,对外扩张疆域,对内中央集权,汉朝的名声远传到了罗马。然而武帝的穷兵黩武给国家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汉匈战争把文景之治的家底都耗光了,汉室国库见底,经济危机迭起。

昭宣中兴:西汉的巅峰时期,完成武帝未竟事业,可惜宣帝远见不足

为了支援朝廷开支,武帝开始各种强征赋税,百姓被压迫得过于厉害,这导致了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同时,战争导致的人口锐减又使经济问题进一步恶化,耕地的人越来越少,劳役赋税越来越重,这逼得农民往起义的方向发展。而且武帝穷奢极欲,人到老年到处巡游找长生不老药,这跟秦始皇晚年挺像,西汉开始有了一丝“亡秦之际”。

接下来这幕更逼真,汉武帝最宠爱的太子——刘据被武帝在“巫蛊之祸”中亲手除掉,这跟扶苏的下场没差多少,更惨的是刘据全家被灭,唯一留下的后裔宣帝,还是因为在监狱中幸免于难。这个事件顺手导致了抗匈前线的崩溃,然而最坏的后果是,太子挂了,西汉没了能救国的皇位接班人。

昭宣中兴:西汉的巅峰时期,完成武帝未竟事业,可惜宣帝远见不足

西汉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幸好武帝自己踩住了刹车,借“轮台诏”好好认错,宣布不再打仗扰民,也不追求神仙之道以身作则,几近要崩的民心开始被稳下来,这个诏令成了西汉的续命之药。然而武帝驾崩后朝政还是不稳,诏令只是勉强收拾住残局,但是给后代做了个很好的榜样,昭宣才有机会“中兴”。

二、昭宣二帝—西汉一丝希望

汉武帝识人眼光非常好,一方面表现在他选了霍光、上官桀等人做了“顾命大臣”,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霍光不太出名,因为他哥哥霍去病太出名了;另一方面,他给汉室留了弗陵、病已两人,这就是之后的昭宣二帝。武帝晚年犹豫了很久才立弗陵为太子,由于放心不下,还命画工绘一幅“周公辅成王”的画给霍光,这用意昭然若揭。

昭宣中兴:西汉的巅峰时期,完成武帝未竟事业,可惜宣帝远见不足

昭帝从小在宫中长大,他即位的时候也非常小,只有8岁,朝政就暂时交给霍光代理,因为霍光和上官桀关系不太好。昭帝在位时,还短暂发生了几次如燕盖之乱的风波,幸好昭帝和霍光配合着把这些压下。可惜昭帝18岁后亲政不久,没过3年就病倒在未央宫了,霍光哭丧一番后还得帮忙物色新皇帝的候选人。

相比起来,宣帝的童年堪比“赵氏孤儿”,宣帝刚出生时家里被满门抄斩,躲过一劫的他被收留到牢狱里。由于狱里条件太恶劣,宣帝还严重体弱多病,在牢狱生活了5年后又被送到外祖母家抚养长大。

《汉书》记载,小时候的宣帝最喜欢“斗鸡走马”,并且走访“民生疾苦”,这样的条件放到今天那也称得上体恤民情。宣帝在18岁时被慧眼识人的霍光相中,于是继昌邑王后走马上任,就是他在位期间,西汉国力达到最盛。

昭宣中兴:西汉的巅峰时期,完成武帝未竟事业,可惜宣帝远见不足

“昭宣中兴”更偏向于宣帝的说法,一方面昭帝主政时间才3年实在太短,另一方面宣帝在霍光后有20年都是他治国,所以也有说法为“孝宣中兴”。历史上宣帝的声誉也是非常之高,西汉200年中,他是仅有庙号的四位皇帝之一,连高祖汉武都搞不定的匈奴在宣帝时期也对汉朝低头,单于亲自带家属来朝贡,东汉也把昭宣时期的政治视为典范。

三、国运转机—中兴力挽狂澜

在公元前81年,霍光用昭帝的名义召集贤良文士开了一次“盐铁会议”,基本上确定了沿用武帝晚期的政策方针,稍稍把武帝的“霸道之术”改了一下,对民生和外族问题不直接上大棒,而是辅以萝卜;昭宣都是皇帝里的“勤政模范”,尤其是宣帝事事躬亲过问民生,毕竟像他这种有民间经历的皇帝在历史上屈指可数。

昭宣中兴:西汉的巅峰时期,完成武帝未竟事业,可惜宣帝远见不足

对于恢复生产的政策,昭宣帝都非常积极推行,并且频繁下诏减免租赋,使劲轻徭薄赋,武帝时期额外的苛捐杂税一律废除,并且抑制土地兼并,保证大家都有田可耕,同时让流民们都各回各家,鼓励农民回到地里耕田。宣帝听大司农的建议,开始在国内普遍设置常平仓,用“看不见的手”稳定物价,国家的生产力慢慢得到恢复。

昭帝年幼,这时期基本是霍光主政,等宣帝即位后,霍光一走宣帝就亲政揽权,把尚书晾在一边。他非常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汉书》说宣帝认为“有好的郡令太守,国家才能兴盛”,所以宣帝在位时几乎天天有“殿试”。在霍光主政期间,武帝末年的“酷法吏”风气仍然延续多时,宣帝也直接把这些酷法都废掉了,对遗留的贪腐现象也大力惩治,社会矛盾自此没有以前那么重了,人民的生活、政府的支持率也渐渐好了起来。

昭宣中兴:西汉的巅峰时期,完成武帝未竟事业,可惜宣帝远见不足

宣帝在处理边境和游牧民族的关系问题上,用的是合纵连横的策略,同时加上羁縻政策,能招安的就招安,不能的就用兵打压。宣帝就联合乌孙打击匈奴,又趁匈奴内乱之际拉拢单于,使得从西域的日逐王到匈奴的呼韩耶都受封为汉侯,边境自此渐渐平息下来。在公元前60年,更是设置西域都护府,使大汉的疆域得到大大扩张,昭宣时期的汉朝可谓完成了汉武帝倾国之力而未竟的事业。

四、西汉暮年—中兴之后光景

昭宣帝治理下的汉朝出现了一片经济复苏的景象,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资治通鉴》把昭宣的政绩比拟文景,而西汉在这个巅峰之后再次走向滑坡。宣帝以后,从元帝朝开始,朝纲就几乎完全废掉,“王霸之道”治国方略传到宣帝这里就没有下一代了,自此德教兴盛,宦官借机当政,西汉从元帝开始就走向了外戚和宦官的时代。

昭宣中兴:西汉的巅峰时期,完成武帝未竟事业,可惜宣帝远见不足

宣帝童年的悲惨经历虽然使他拥有丰富的民生阅历,但是他缺乏像汉武帝一样的宏图远景。宣帝是守成和和平时代的明君,但不是一个有远见的明君,昭帝在位的朝政环境掣肘着他的作为。昭宣之际的社会矛盾得以缓解,然而根本的土地兼并问题等并没有得到解决。中兴之后,西汉的祸根再难以被压制。

昭宣中兴意味着西汉的巅峰,也意味着盛世的尾声。

参考资料:

1、《汉书》

2、《史记》

3、《资治通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