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细数蓝玉数个罪状,朱元璋在太子面前扔下荆条,道出蓝玉惨死原因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戮开国功臣将领,策划了著名的“洪武四大案”。其中“蓝玉案”为四大案之首,被诛连杀害的将领超过1.5万人。最后蓝玉更是落得个“剥皮食草”的下场,其中原委,究竟为何?

斩除荆棘

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在古代,多数开国君主采取的便是杀戮功臣的策略,其中典型者正如明太祖朱元璋。而朱元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便是为他的继任者“斩除荆棘”。

细数蓝玉数个罪状,朱元璋在太子面前扔下荆条,道出蓝玉惨死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

因为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当时的太子朱标为人宅心仁厚。在朱元璋大肆屠杀开国功勋之时,太子朱标感到非常难过,于是劝谏朱元璋不该株连如此之广。

明人徐祯卿在《翦胜野闻》中写到,朱标劝谏朱元璋若是杀人太滥,恐要伤了和气。朱元璋听了之后,并未说话。直到第二天,朱元璋让侍从拿了一根满是荆棘的木杖,随即丢在地上。这时候朱元璋让太子朱标捡起来,朱标不明所以,但只好照办。

细数蓝玉数个罪状,朱元璋在太子面前扔下荆条,道出蓝玉惨死原因

▲懿文太子朱标

朱标拾起木杖,但是被荆棘扎伤了手。这时候朱元璋命侍从将木杖上的荆棘除掉,再次丢到地上,让朱标拾起。这时候朱元璋对太子朱标说到:“这些荆棘不除,你将来如何顺顺利利继承这皇位呢?”

细数蓝玉数个罪状,朱元璋在太子面前扔下荆条,道出蓝玉惨死原因

在朱元璋看来,太子朱标生性软弱,如果自己不在生前替他解决这些难题,怕他将来继位后没有这个能力控制这些开国将领。

但天不从人愿,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悲痛不已,为了防止动荡,当年九月,他随即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然而朱允炆与朱标性格极为相像,仁慈宽厚,所以朱元璋还是担心他驾驭不了功臣的问题。

细数蓝玉数个罪状,朱元璋在太子面前扔下荆条,道出蓝玉惨死原因

▲建文帝朱允炆

凉国公蓝玉就是在次年,即洪武二十六年被灭族的。蓝玉以谋反罪论处,这次案件牵连甚广,包括傅友德,冯胜等公候在内,一律遭到了处决。被株连人数超过1.5万余人。

蓝玉为何惹恼朱元璋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将领,此人骁勇善战,当初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立过不少汗马功劳。在洪武二十一年蓝玉被拜为凉国公,说明当初朱元璋对他是非常赏识的。

当时太子朱标的岳父是常遇春,而常遇春又是蓝玉的姐夫,所以说,蓝玉其实还是朱元璋的亲家。

至于蓝玉最后为何落得惨死的下场,除了朱元璋忌惮他的势力,也因为他后期越来越居功自傲,可以说很大部分原因是被自己“作死”的。

细数蓝玉数个罪状,朱元璋在太子面前扔下荆条,道出蓝玉惨死原因

蓝玉暗地里养了很多庄奴,这些人仗着蓝玉的权势暴虐凶横,甚至还去抢东昌的民田,御史奉命追查此事,竟然被蓝玉一股脑赶跑,这样做简直是目无王法,这是惹恼朱元璋的开端。

再后来蓝玉外出征伐元军,半夜才归来,这时候的喜峰关的城门早已关闭。蓝玉仗着功高,不管不顾,开始“哐哐”敲关门,这时守门的将领们正待弄清原委,而此时的蓝玉却等的很不耐烦,他直接命人撞破关门,长驱直入。这件事让朱元璋知道之后,他更是气愤。

细数蓝玉数个罪状,朱元璋在太子面前扔下荆条,道出蓝玉惨死原因

接下来更加胡作非为的事又来了。蓝玉在驱逐了元朝皇帝之后,见元妃美艳动人,不分由说的就强行占有了元妃,元妃性情刚烈,随即就上吊自杀了。

即便元妃是俘虏,但却是级别最高的皇妃,蓝玉没有经过朱元璋的同意,就擅自胡作非为,这是犯了僭越的大罪。

不但如此,蓝玉将他的军队当成自己的一样,未经朱元璋同意就擅自罢免或者提拔军官。种种恶行下来,朱元璋早就想将蓝玉处之而后快。

细数蓝玉数个罪状,朱元璋在太子面前扔下荆条,道出蓝玉惨死原因

再加上太子朱标病逝,对这个亲家蓝玉,朱元璋就更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很快,蓝玉便迎来了他的悲惨结局,被“剥皮实草”,可见朱元璋对他有多痛恨。

令人发指的酷刑

“剥皮实草”是明初一种令人发指的酷刑。从一个活人的脊椎处下刀,慢慢将背部的皮肤与肌肉分离开来,最后将一张人皮完整的剥下来。然后将剥下来的人皮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示众。

细数蓝玉数个罪状,朱元璋在太子面前扔下荆条,道出蓝玉惨死原因

蓝玉最后遭受的便是这样的刑罚,并且朱元璋还将蓝玉的人皮送给了他的女儿蜀王妃,以示警告。

除了剥皮实草的酷刑之外,朱元璋自己还发明了不少惨绝人寰的酷刑。如“铲头会”,“洗刷”。

所谓“铲头会”就是将几十个罪犯一起活埋地下,最后露出头。在行刑的时候,刽子手拿着刀具就像拿着炒菜铲子一样,一个一个铲掉罪犯的头。

所谓“洗刷”就是将犯人赤身绑在铁板上,然后用开水浇过犯人的全身,最后用铁刷子狠狠的刷去皮肉,场面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细数蓝玉数个罪状,朱元璋在太子面前扔下荆条,道出蓝玉惨死原因

朱元璋专用这些酷刑来惩治贪官污吏,虽然做法太不人道,但是却是带来一些积极的效果。以致朱元璋治理的明朝初年,大多数官吏都是较为廉洁的。

人类历史是不断向着文明社会发展的,但是进程中难免会有些许曲折。他的暴虐行径正如奴隶时代的商纣王,但是其中却有着天壤之别。纣王虐人以取乐,而朱元璋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整顿吏治。这也印证了历史终究是不断向前的。

参考资料:

《朱元璋传》(吴晗)

《明史·蓝玉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