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在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扮演过“人类征服者”的角色,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突厥人都曾建立过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但是有个民族却踩在这些“征服者”头上,成了“征服者的噩梦”,其恐怖的战斗力甚至被人类视为“天灾”。

他们就是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战斗民族——蒙古人。 成吉思汗和他的四个儿子们建立的蒙古帝国,在13世纪从东亚崛起,一路从蒙古高原杀到了欧洲和北非,几乎征服了文明世界的所有政权。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在近代来临的前夜,蒙古人终于在中国西北建立了最后的帝国“准噶尔汗国”,它是17世纪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帝国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游牧帝国”。

准噶尔汗国是中原王朝的最后一代“北患”,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接力打仗才彻底将其消灭。在“准噶尔汗国”灭亡后,蒙古人彻底退出了亚洲的舞台,在后来的历史上再无建树。

作为蒙古人最后一次崛起,准噶尔汗国是如何诞生的?它最鼎盛时有多强大?凭什么能跟康雍乾三代皇帝掰手腕?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一、中原的西北宿敌:从“瓦剌”到“卫拉特”

“准噶尔”这个名字,对于广大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地理的人可能知道,在我国新疆的北部有个小小的“准噶尔盆地”,其位置在新疆的天山到阿尔泰山之间,它的名字就来自于蒙古准噶尔部。而由于电视剧《康熙大帝》的流行,部分国人还知道清朝初年有个“噶尔丹”,他是准噶尔部领袖,算是一代枭雄,最后被雄才大略的康熙帝打败,含恨而死。

电视剧里的噶尔丹很不自量力,居然敢挑战康熙大帝,被八旗打得溃不成军。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噶尔丹建立的准噶尔汗国是清王朝前期的一大强敌,其巅峰时期横跨新疆、青海、西藏、蒙古、西伯利亚,是中、东亚最大的草原帝国。《康熙大帝》里的清军只打败了准噶尔的开国大汗噶尔丹,后来准噶尔汗国继续跟大清打了70年时间,最后是乾隆帝趁其内乱才将其平定。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准噶尔汗国的前身是准噶尔部,属于蒙古“卫拉特盟”,“卫拉特”就是明朝时期著名的“瓦剌”。

瓦剌从唐朝时期就盘踞在我国新疆北部到西伯利亚地区,被称作“瓦尔拉嘎”,曾跟唐朝多次开战。元代后,这支部落东进到蒙古高原,逼近长城一带,在明朝初期跟老朱家打得有来有回,其太师“也先”还在“土木堡”抓了明英宗当俘虏。

到了清朝,瓦剌退回了西北的新疆地区,当时清朝人跟蒙古高原的“喀尔喀蒙古”比较亲密,跟瓦剌距离较远,交往不多。清朝文献称“瓦剌”为“卫拉特”,它的旗下有四个部分: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准噶尔、和硕特。

准噶尔只是卫拉特蒙古的一个部分,长期以来被卫拉特盟的大汗统治着,盟主才是“大汗”,部落首领只是“台吉”。

清朝初年,卫拉特蒙古主动亲近中原,屡次派遣使者跟清廷通好,在顺治年间到康熙上台时期,准噶尔部一直很恭顺,又上贡又通商,清朝也很满意。但当时的中亚地区有一个新玩家入场——沙皇俄国,这给东亚政治增加了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沙俄的“帮助”下,准噶尔部一个强人的上台做了“台吉”,他名叫噶尔丹。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二、噶尔丹:念佛之人,打仗更狠

从16世纪开始,俄国人就开始向东开拓土地,越过乌拉尔进入西伯利亚。

顺治年间,沙俄的探险队就已经到了中国的黑龙江地区,侵占了雅克萨城。与此同时,中亚的沙俄军队也开始南侵,跟蒙古人在草原上打得有来有回。在中亚地区,“卫拉特蒙古”是沙俄的强敌。

康熙10年,卫拉特的准噶尔部正跟沙俄打仗,结果“台吉”僧格惨遭偷袭,被沙俄勾结的叛军暗杀了。僧格有个亲弟弟叫噶尔丹,他当时已经出家,在西藏当和尚。僧格的妻子千里迢迢去西藏找噶尔丹,噶尔丹不得不从高原赶来,接替准噶尔领袖的位置。

噶尔丹虽然是个和尚,但却是个天生的将才。准噶尔贵族们以为噶尔丹只会念佛,结果他一上马就会打仗,不仅顺利平定了叛乱,还顶住了沙俄的进攻。

时至17世纪,准噶尔部实力已经是卫拉特盟的第一,但是盟主的位置被统治青藏高原的和硕特汗国占着。作为一个游牧联盟,卫拉特蒙古非常松散,土尔扈特一直跑到了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去放牧,和硕特则南下青藏高原,占领了西藏地区,准噶尔则坚守在新疆天山北部,南部是穆斯林建立的叶尔羌汗国。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噶尔丹在战争中得到了自信,虽然一直修行念佛,但他根子上依然是个蒙古人,拥有一统草原的野心。当时准噶尔头顶的沙俄正在向东方扩张,而大清朝刚刚平定三藩之乱,国势也蒸蒸日上。噶尔丹知道自己谁都惹不起,所以分别向莫斯科和北京派遣使者,希望得到两国的承认,并互相同好。

在外部环境稳定后,准噶尔汗国开始收拾自己的蒙古亲戚。噶尔丹花了不到10年时间,相继打败了卫拉特蒙古的余部,还灭掉了叶尔羌汗国,建立了准噶尔汗国。

准噶尔汗国的地盘几乎就是今天的整个新疆,虽然看着很大,但核心地区依然在准噶尔盆地。新疆南部几乎全部是沙漠,只有天山北部适合放牧。准噶尔盆地面积仅13万平方公里,只占新疆的10分之一不到,而且适宜放牧的面积只有一半。所以在噶尔丹时期,准噶尔汗国满打满算只有70万人,军队人数维持在4万上下,最多时接近5万,这已经是一个游牧部族的极限了。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至于准噶尔的两个对手——沙俄、大清,人口分别为2200万和1.5亿,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帝国,经济水平远超准噶尔这种游牧政权。

按理说准噶尔汗国应该安安心心过日子,但是作为战斗民族的后代,噶尔丹就是不信邪,他相信:善用武力和智慧,蒙古人可以征服一切敌人。中国明清的改朝换代对周围的民族是一个巨大震撼,它等于是宣告:小民族也可以用武力征服大帝国,只是需要强大的武力,以及一个准确时机。

清朝入关前的满族人口总共20万,八旗兵才6万多,却灭亡了人口上亿、拥兵百万的大明。与其相比,准噶尔部70万人口,确实不算是少。

三、准噶尔火器——大清陆军的老师

准噶尔汗国一统新疆后开始向外扩张,它不仅在青海和甘肃一带建立了统治,还越过边界向东进攻喀尔喀蒙古。噶尔丹所走的路线就是蒙古帝国崛起的路线,先控制蒙古高原,然后蚕食河套,东进中原,如果清朝像宋朝一样不争气,则大业可成。

噶尔丹早期一直跟沙俄眉来眼去,两方互相派遣使者,打得火热。噶尔丹对沙俄南侵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帮着俄国人打喀尔喀蒙古,以换取俄国的火枪和火炮。

康熙27年,准噶尔大军一路所向披靡,配合着沙俄军队杀到蒙古东部的“土谢图汗部”,距离北京只有几百公里。

敌人杀到了眼皮子底下,康熙皇帝勃然大怒,毅然决定御驾亲征。康熙29年,清军出动10万人,跟准噶尔3万大军在蒙古高原交战。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在跟准噶尔汗国交战之后,清军发现对手不是普通的蒙古骑兵,而是装备了火炮和先进火枪的枪骑兵,战斗力远胜明军和三藩。最后靠着八旗的武勇和主场优势,康熙战胜噶尔丹,准噶尔第一次东侵失败。

此战后噶尔丹并没有死心,而是养精蓄锐,伺机而动。康熙35年,康熙帝再次亲征噶尔丹,此时正好准噶尔汗国发生叛乱,噶尔丹众叛亲离,最后在绝望中病死(有一说是自杀)。

康熙皇帝的仗虽然打赢了,但准噶尔汗国军队战斗力着实让清军吃了一惊。清军将领在战后对“准噶尔火枪”给出了高度评价,让军队仿制准噶尔汗国的武器,在之后的整个清代,准噶尔火器都影响着大清的军队。

史学家把准噶尔汗国称作“军事帝国”不是随口说说,准噶尔军队虽然人少,但装备火器的军队占到总人数一半以上,其火器质量也远比清军先进。

噶尔丹的军队已经有了俄式滑膛枪、赞巴拉火枪,还有新式的火炮。当时是17世纪,这些东西虽然不如欧洲货,但比大清的鸟枪要好多了。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准噶尔汗国的兵工厂里几乎没有蒙古工匠,而是突厥人在干活,这些人大部分是通过战争从西亚地区俘虏来的,也有为了报酬偷渡来中亚混饭吃的工匠。

欧洲的火器技术在明代以后领先东亚,而西亚的奥斯曼帝国跟欧洲交流较多,吸收了欧洲造枪工艺。西欧的火枪技术顺着“奥斯曼-波斯-哈萨克-准噶尔”这个顺序一路传了过来,中亚的“赞巴拉火枪”就是代表。

准噶尔汗国用奥斯曼的技术建立起了军工厂,枪支火炮已经比清朝沿用的“葡萄牙火器”先进,跟沙俄比也不落下风。

四、最后的草原雄鹰

在噶尔丹死后,准噶尔汗国非但没衰落,反而更加强大起来。

取代噶尔丹当上准噶尔大汗的是他的侄子,前任台吉僧格之子“策旺阿拉布坦”。这位大汗靠着自己的父亲留下的威望跟噶尔丹分庭抗礼,最后在噶尔丹背后捅刀子,自己当上了大汗。

策旺阿拉布坦执政时期,是准噶尔帝国的巅峰,他在1698年成为大汗,很快南下灭了占据青藏高原的和硕特蒙古,其版图占到半个中国。

策旺阿拉布坦如此顺利,是因为他有一支装备欧洲火枪的军队,还有一支由欧洲人训练的,装备欧洲火炮的炮兵。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为准噶尔汗国打造这一切的,是一支在蒙古军队中服役的欧洲战俘部队。比如瑞典炮兵少尉雷纳特,这位倒霉的瑞典的炮兵少尉,先在沙俄和瑞典的战争中被俄军俘虏,辗转来到中亚;结果又在沙俄和准噶尔的战争中被准噶尔俘虏,成为了准噶尔汗国的战俘。

作为一个欧洲人,雷纳特熟悉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火炮制造技术,以及炮兵的训练方法,这让策旺阿拉布坦非常重视。

这位大汗跟雷纳特定下“君子之约”,雷纳特为他服役10年,之后雷纳特会得到自由,大汗将把他礼送出境,还给黄金。

除了雷纳特外,为数众多的俄国战俘们更是军工厂的主力,他们挖铁砂,造火枪,配火药,全部用来武装准噶尔军队。准噶尔大汗对战俘们非常好,包吃包住还给钱,甚至在军中有一定地位,这些战俘也就死心塌地跟着大汗干。

策旺阿拉布坦手握这样一支军队,先向北驱逐了沙俄在叶尼塞河的军队,后跟大清在西藏进行争夺。他还给青海的罗卜藏丹津撑腰,发起席卷甘青的叛乱,后被名将年羹尧平定,看过《雍正王朝》的人肯定对这段历史很熟悉。

最后的蒙古帝国:70万人和清俄三国鼎立,打到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策旺阿拉布坦死后,他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这位大汗号称拥有8万大军,誓要跟清朝决一死战。此时是雍正皇帝时期,大清和准噶尔再次交手,噶尔丹策零用计引诱清军孤军深入,在和通泊之战围歼一万多清军,让京城八旗“家家戴孝”。鉴于长期用兵耗费巨大,清朝最后跟准噶尔议和,两国保持了十年的和平。

噶尔丹策零是个有为的君主,但他死后,准噶尔汗国又开始了蒙古政权的经典桥段——内乱,他的女婿、儿子、侄子、外甥各种势力打成一团乱麻,国内一团散沙。后来准噶尔国内爆发了天花,准噶尔汗国人跑了三分之一,死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人苦苦挣扎。

乾隆19年,噶尔丹策零的外甥阿睦尔撒纳斗争失败,带着2万人投奔大清。他告诉乾隆皇帝,准噶尔汗国已经剩下一口气了,大清吞并准噶尔的机会已经成熟。

乾隆20年,5万清军杀入新疆,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消灭了准噶尔残余势力,清军对准噶尔人恩威并施,屠杀了一部分死硬分子,将剩下的人收入八旗,准噶尔汗国至此灭亡。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清朝与准噶尔汗国关系再探讨》,锋晖

2、《乾隆帝平定准噶尔》,周轩

3、《噶尔丹对俄国外交关系探析》,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