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卫青、霍去病、班超灭虏靠打,而这位“射雕英雄”却只靠一张嘴?

卫青、霍去病、班超灭虏靠打,而这位“射雕英雄”却只靠一张嘴?

漠北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南北朝时又兴起突厥一族。他们凭借优异的机动力,南下入寇,四处劫掠,常常一击即走,令当时南北朝中北朝的北齐、北周两国不胜其扰,不得不用汉高祖刘邦应付匈奴的手段,来求取和平,即是送人和亲,送钱朝贡。

卫青、霍去病、班超灭虏靠打,而这位“射雕英雄”却只靠一张嘴?

▲苏辙在《几策》中言:“古者匈奴之强,不过冒顿”,而冒顿,正是白登围刘邦,迫使汉朝和亲的祸首。

然,刘邦虽与匈奴和亲,但毕竟汉朝军事实力在此,匈奴也不敢小觑,更何况刘邦和亲之举不过为休养生息而已,之后等到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人立即就将匈奴打得不敢渡漠南下,东汉时,班固更是燕然勒石,一举击灭北匈奴。(匈奴在东汉初年,分裂为南北两部,其南部南下依附汉朝,成为大汉的藩属国)

卫青、霍去病、班超灭虏靠打,而这位“射雕英雄”却只靠一张嘴?

▲班固乃汉朝名臣,曾著《汉书》,后随大将军窦宪北伐匈奴,燕然勒石,和卫、霍一样,在汉匈战争中居功至伟。

可是北齐、北周和突厥之间就不一样了,一直保持着军事上的劣势,再加上连年的朝贡,以至于当时的突厥可汗曾言:“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两儿就是指北齐、北周)气焰嚣张已至此。

后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建隋,一统天下。相对于之前内乱都来不及,怎么有心思对付外寇的南北朝诸国不同,杨坚对突厥只有诛灭的态度,惹得当时的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对此极其不满,结果就是以沙钵略可汗为首,突厥各部可汗公率军四十万,大举进犯隋朝。

卫青、霍去病、班超灭虏靠打,而这位“射雕英雄”却只靠一张嘴?

▲朱元璋:惟隋高祖皇帝(杨坚)勤政不怠,赏功弗吝,节用安民,时称奔驰。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大战一触即发,但这次杨坚对付外族的方法不是用兵,而是用计,离间计。

当时隋朝有一人,名曰长孙晟,通书史,善骑射,北周时,曾任职司卫上士,深得昔年北周丞相,也就是今日隋帝,杨坚的赏识。北周大象二年,沙钵略可汗请求与北周通婚和亲,北周宣帝宇文赟便以赵王宇文招之女封为千金公主,出嫁突厥。对于这桩政治婚姻,北周和突厥都有意显示本国实力,故皆精选骁勇之士为使者,北周朝廷选出的使者,仪表堂堂,又武艺高强,堪能代表北周国威,即是长孙晟。

卫青、霍去病、班超灭虏靠打,而这位“射雕英雄”却只靠一张嘴?

▲征隋时,沙钵略可汗就以北周姻亲自居,言道:”我周家亲也,今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复何面目见可贺敦乎?”

北周曾先后派遣数十名使者前往突厥,没有一个能得到沙钵略可汗的礼遇,而长孙晟,却是个例外,深得沙钵略可汗的喜爱,经与他一同游猎,以至于长孙晟留住突厥其一年之久。在一次游猎中,沙钵略可汗遇见两只雕争肉,遂兴致大起,递给随行的长孙晟两支箭,说:“请射取它们。”长孙晟于是弯弓而去,一发而射穿两雕。(即是一箭双雕的由来)沙钵略可汗惊叹其技能,立即下令让草原上的子弟贵人都与长孙晟亲近学艺。

卫青、霍去病、班超灭虏靠打,而这位“射雕英雄”却只靠一张嘴?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射雕英雄”之名正是取自主角郭靖在蒙古时一箭双雕,扬名草原的事迹。

因着一箭双雕,长孙晟名声大振,也引来了沙钵略可汗之弟处罗侯的目光,当时,处罗侯甚得众心,被沙钵略可汗所忌,处罗侯深知处境不妙,眼见长孙晟是个人才,遂密派心腹,暗中与长孙晟,也就是其背后的北周结盟。从此,长孙晟在突厥更是如鱼得水,假借游猎之机,考察突厥山川地势、部众强弱,突厥中的大小事务,政治形势,已是了然于胸。

后长孙晟归国,遂将在突厥获取的情报详细上报丞相杨坚,杨坚为此大喜,升任他为奉车都尉。这次突厥来犯,就是这个潜伏突厥多时的长孙晟,上书《上书进离间突厥计》,提议杨坚以离间计对付突厥。

卫青、霍去病、班超灭虏靠打,而这位“射雕英雄”却只靠一张嘴?

▲长孙晟虽然箭法卓绝,但不好用武,而好用谋。杨坚曾言:“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

长孙晟在突厥多时,早知突厥虽以沙钵略可汗为名义首领,但他和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突利可汗等叔侄兄弟各统强兵,都号为可汗。在突厥时,分居四面,都是外表和谐,实则互相猜忌。如今,他们征伐隋朝,却也是难以一心,只要以“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为基准,就可以数言而退十万兵。

卫青、霍去病、班超灭虏靠打,而这位“射雕英雄”却只靠一张嘴?

▲长孙晟之女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妻,世称“长孙皇后”,其子则是唐朝凌烟阁功臣第一人,唐朝名臣长孙无忌。

杨坚对长孙晟的提议深以为然,便将此计谋全权托付于他。离间计的第一步,由杨坚派遣太仆元晖出伊吾道,拜访达头可汗开始。在杨坚的授意下,元晖特赐达头可汗狼头纛,对他礼遇有加,更甚沙钵略可汗。而后,沙钵略可汗为此果与达头可汗不和。长孙晟趁机出黄龙道,到处罗侯处,以旧日之盟,诱他内附朝廷。

这样以来,沙钵略可汗即被孤立。

而后的第二步在开皇二年突厥大军进犯隋朝边境时,当时突厥纵兵自木硖、石门分两路进击,尽掠武威、金城、天水、安定、上郡、弘化、延安等地。沙钵略可汗意欲南进,而达头可汗不同意,带兵退走。长孙晟乘势游说沙钵略可汗之侄染干,让他诬告沙钵略可汗说:“铁勒等谋反,想袭击你的牙地。”因此,沙钵略可汗撤兵出塞,和族中各部族的关系也越发僵化。

开皇三年,突厥再度大举入侵,长孙晟又巧施离间,先是派人诱使出师不利的阿波可汗和隋朝会盟,令其留兵塞上,遣使入隋朝。此计一出,沙钵略可汗一气之下掩袭阿波可汗所居的北牙,尽俘阿波可汗的部众。阿波可汗为此投奔达头可汗,而达头可汗因此前之事,和沙钵略可汗已有龃龉,双方遂合力东击沙钵略可汗,复得故地,收聚散卒数万。此后,突厥分裂两部,达头可汗常年和沙钵略可汗作战,胜多败少,因此势力益增,而沙钵略可汗则再无往日之盛,只得遣使向隋朝进贡。开皇五年,沙钵略可汗已无力对抗达头可汗,只得向隋请和称藩,从此,隋朝北部边患一扫而空。

卫青、霍去病、班超灭虏靠打,而这位“射雕英雄”却只靠一张嘴?

▲叶适:长孙晟终隋世,能以计縻突厥,开阖盛衰,无不如志,卒弱其势,以成北方之功,过于卫霍用百万师矣。

此后,长孙晟受杨坚命,经略北疆,擅于以夷制夷,稳定下隋朝北疆之事,令步迦可汗势弱,启民可汗称臣,其威名远扬北疆。(步迦可汗即是之前的达头可汗,因为突厥为长孙晟之计而大乱,为挽回颓势,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来整顿部族)后隋炀帝大业年间,隋炀帝杨广出塞北巡,于雁门为突厥始毕可汗所围,危急之下,不禁喟叹道:”如长孙晟在,朕何至于此!”可见长孙晟维系北疆之功,实不下于卫、霍等战将。

著名历史学家蔡东藩曾言:”以夷攻夷,为中国制夷之上策,汉班超之所以制匈奴者在此,隋长孙晟之所以制突厥者亦在此。盖夷人无亲,又无信义,诱之以利,怵之以威,未有不为人所欺,而自相残杀者。晟上书计事,不过寥寥数语,而夷虏已在目中,厥后依策施行,无不获效,乃知制夷不难,难在无制夷之策,与制夷之人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