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是吉林省梨树县首富。他和张作霖有很多交情。两家人结婚后,她成了一位杰出的年轻元帅夫人。不幸的是,她得了癌症,但是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她一个人闯入了华尔街证券市场,成功地在股市站稳了脚跟,在美国商界声名鹊起。作为张学良的妻子和知己,她的才识很高,非常重视爱情和正义,与张学良的生死息息相关。在他被囚禁的日子里,50年不屈不挠的艰难困苦使人们相信了她的力量、忠诚和伟大。
1908年,张作霖被朝廷收缴,在松辽平原追剿土匪。
张作霖奉省长许世昌之命到郑家屯剿匪。当时,张作霖的剿匪指挥部就设在文斗“丰聚长”生意的后院。郑家屯一带祥和,所以于文斗心里还是非常感激的。张作霖经常被邀请吃饭。他们关系很好。

次年春,张作霖率军匪在墨北龙王庙决战时,因军力不足,粮草短缺,左右为难。他亲自到文都陶南劝说吴俊生支持张作霖,最终打赢了这场仗。张作霖对此表示感谢。
1914年,张作霖逐渐发展成为手握军权的“东北之王”,掌管军政大权。回到郑家屯和老朋友余文斗回忆往事时,他碰巧知道朋友的女儿儿子张学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他努力促成了这段婚姻。
当时张学良才16岁,非常不同意父亲安排的这门亲事,坚决不愿意娶于凤至为妻。张学良之所以不同意这门亲事,除了因为新娘子于凤至比他大3岁之外,还因为张学良接受的是新式教育,非常反感封建包办婚姻的那一套。张作霖虽然身为督军,是儿子坚决不同意婚事,他也无计可施。最后张作霖只好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对张学良说:
你的正室原配非听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旧式婚姻,你和于家女儿成亲后,就叫你媳妇跟着你妈(指继室卢夫人)好了。你在外面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
因为张作霖的这一番话,使得于凤至的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惨的结局。就这样,在张作霖的一手操办下,张学良和于凤至两人在1916年举行了婚礼。在结婚之后,于凤至把所有感情都系在了丈夫身上。可是,张学良最终还是如同父亲张作霖当初说的那样,领回了一个别的女子。
1928年,张作霖去世,张学良从天津赶回沈阳继承大业。不久之后,张学良就写了一封信邀请赵一荻来沈阳游玩。当时赵一荻的父亲并不同意女儿和张学良交往,但是赵一荻却不顾全家反对离家出走,不远千里来到沈阳和张学良团聚。事已至此,于凤至也无话可说,只好默许了赵一荻以秘书的身份出入大帅府。三人之间这段长达半个世纪的情感纠缠,就这样开始了。
于凤至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人谦和乐善好施,而且在处事方面识大体顾大局,深得大帅府里上下的爱戴。她在和张学良结婚之后,把张学良的生活起居照顾的妥妥帖帖,所以张学良总是亲切地称呼她“大姐”。也许张学良和她之间并没有爱情存在,但是两人之间无疑还是有亲情、友情存在的。
后来张学良因为“西安事变”被软禁,当时于凤至正在英国照顾子女读书,得知消息后不远千里来到丈夫身边,陪着丈夫度过了长达数年的幽禁生活。1940年,于凤至被查出患有乳腺癌,1945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前往美国就医。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见过张学良,夫妻二人自此天各一方。1964年7月4日,在和丈夫分离24年之后,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成全赵一荻。
于凤至和张学良结婚之后,可以说把全部身心都系在了丈夫身上,她把自己能够给予的一切都统统给了丈夫,关怀、体贴、爱护、帮助,于凤至可以说是尽到了身为一个妻子能够尽到的所有责任。可惜的是,最终她还是没能和张学良走到最后,实在是令人万分惋惜。
于凤至自从在1940年和丈夫分离之后,一直到1990年3月20日她去世,在这长达50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等待着自己的丈夫归来,甚至在死后都想和丈夫安葬在一起,可惜她的这个遗愿并没能完成。在于凤至的身上,有着传统女子的所有美德,忠贞、顽强、对待爱情至死不渝,实在令人万分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