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天一个汉字——冰

冰 bīng ,寒冷时水遇冷而凝,成了凸起的冰块

今天我们来认识【冰 bīng 】这个字。

【字形演变】

仌,金文字形中的“冰”是特殊指事字——竖写的“水”甲骨文像自上而下、在山岩上流泻的山泉;横写的“水”甲骨文(灾)像汹涌泛滥的洪水;冰,金文字形“仌”是汹涌波涛的一半,表示与“波涛汹涌”相反,意即“水凝滞而不流动”。有的金文将波涛状的简写成两点,同时加“水”,强调“冰”由液态的“水”凝固而成。篆文“仌”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两道折笔写成两个“人”形,冰棱形象消失。篆文异体字 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水因低温而凝结成静态的固体。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

【书法名家】

一天一个汉字——冰

【字词释义】

〈名〉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动〉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又如:这水冰手

〈形〉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字的故事】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解读:这里的“冰心”,比喻纯洁的心。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