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之间的对决最终刘备获胜,占领汉中的刘备被群臣拥立为王,刘备怕僭越,有恐怕伤了群臣的热心,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当了汉中王。

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自领汉中王,在沔阳进行加冕仪式。随后大封群臣,诸葛亮封了军事,封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为五虎上将,同时又封了魏延为汉中太守。刘备的这次封赏看起来还是非常合理恰当的,五虎上将个个武艺高强独当一面的大将,但是远在荆州的关羽却有点不满意了,说了几句牢骚话。
关羽对张飞,赵云,黄忠封为五虎将没有问题,唯独对马超封五虎将意见很大,执意要来成都与马超比一比。关羽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他会宁可不守荆州也要入川和马超比武?比武的人为什么不是赵云呢?
关羽忠义,马超反复无常
关羽熟读《春秋》,对忠义十分看中,有着忠诚不事二主的思想。但是马超在关羽眼里太过反复无常了,原先自己就是诸侯,不得已依附张鲁之后没多久又反叛张鲁投降刘备了。且马超人品低劣,妻子儿女都因为马超自己的原因被诛杀殆尽了,这些原因让关羽对马超非常不认可。
虽然古代武将之间投降的案例很多,如张辽从吕布转投曹操,徐晃张郃等都是曹操受降的降将。但是马超和他们不同,他们至少没有出卖前主公的利益,马超奉张鲁的命令去援救刘璋,没想到自己出兵不久就叛变刘备,损害了张鲁的利益了。
从张鲁对马超的态度转变如
《典略》记载:马超奔汉中,张鲁以为都讲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谏鲁曰:“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鲁乃止。
张鲁原本想拉拢马超,把自己女儿嫁给他,但因为马超之前对妻女的不重视导致妻女被诛杀,说明马超这个人自我为中心,没有担当,这样的人张鲁也看明白了,虽然他武艺高强但还是不想拉拢他了。正是因为马超的人品,让关羽对他十分不信任,在关羽眼里马超是被他唾弃的对象。
马超架子大,关羽想压一压他
马超在穷途末路后归降了刘备,刘备因为他在羌人心中的位置和他武艺高强,也对马超十分喜欢,毕竟刘备那个时候不想与马超为敌,自己又在拓展的道路,有了马超的支持会顺利很多。但是马超既然已经认刘备为主公,按照常理应该放下他当诸侯的架子,恭恭敬敬做人。
但是马超显然没有如此,投降刘备后的马超对刘备直呼姓名,没有一点君臣之礼,这让关羽十分不满。因为在关羽眼里,刘备既是他主子又是大哥,主子在前面然后才是大哥,君臣之礼非常重要,马超一个外人尚且与刘备原本感情就不深,还直呼姓名显然是对刘备不尊重的意思。
关羽或许是为了维护刘备的利益,想来西川和马超比武,让他看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让马超不要这么嚣张。关羽想通过自己要和马超比武这件事,让马超心里也有点忌惮,已经有人对他不满了,让他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
总的来说马超除了武艺高强之外,在关羽眼里不管是礼仪还是忠义都让他不满意。一个对自己大哥刘备如此敬重的关羽,看到马超耀武扬威在刘备面前没有礼数,还被封了五虎将,心中难免有点不平,找马超比武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了,要给马超一点教训。
对待赵云,关羽显然不是这种态度
赵云虽然也是后投刘备,但赵云对刘备非常敬重,同样刘备对赵云也是非常喜欢。关羽与赵云虽然没有特别的交情,但看到赵云尽心尽力辅佐刘备,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同样赵云也是属于老资格的人,这点关羽也承认了,在赵云封为五虎将的时候,关羽点评赵云说了一句:
“子龙久随吾兄”
说明对赵云还是非常认可的。和赵云相比,马超不管是在资历上还是为人方面都要高很多。
再者赵云深得刘备喜欢,刘备对赵云的感情不比其他人差。刘备的孩子多次被赵云救了下来,且赵云负责保卫刘备安全的职责也非常重要,和关羽一样一个都是刘备信任之人,只不过分工不一样一个在外带兵一个在内为刘备办事。就赵云与刘备的那种关系,关羽显然就没有与赵云比武的打算了,因为从心里对赵云是敬重的。
本文《三国演义》为主,不代表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