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刘禅,相信大家都会觉得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能,无法保住蜀国,难以担当大任。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若真的没有一点能力,想必也无法坐稳帝位41年,甚至无法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活下来。
诸葛亮受刘备临终所托,辅佐刘禅完成大业。然而大业未成,诸葛亮也逐渐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诸葛亮临终之时,刘禅做出了此番举动,也让诸葛亮认识到自己辅佐了多年的后主,其实并不是胸无城府,而是有着非一般人的城府和心机。

一、刘备临终托孤
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情谊深厚,曾经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成为他的军师,与其共谋大业。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刘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然而刘备却是还未光复汉朝,却逐渐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临终时将刘禅和江山托付给了诸葛亮。
其实刘备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他知道17岁的刘禅难以独当一面,便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并说如果刘禅实在是不太争气,诸葛亮可取而代之。并且对刘禅说,应该把诸葛亮当成父亲一样对待。
虽然听起来是教导刘禅要尊敬诸葛亮,其实是在警告诸葛亮。诸葛亮一直以来都聪明过人,自然是察觉出了刘备这些言语的背后之意。随即也向刘备表了忠心,自己会一直辅佐刘禅。
交代完一切,刘备终于可以安心离去了。然而此时的刘备是不甘心的,多年征战,恢复汉朝的愿望终究是没有达成。他留下的遗憾,只能交给诸葛亮和刘禅来完成了。
二、看清刘禅
都说读完《出师表》不落泪,可以看出诸葛亮这个人究竟有多忠心。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辅佐后主刘禅,虽然掌握着极大的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从未想过夺走江山,自己当皇帝。
诸葛亮可以说是为蜀汉日夜操劳,各种朝政大事上都能做到事无巨细,兢兢业业。公元234年,诸葛亮拖着年迈而病重的身体,依旧奋战在前线,如此大公无私,令人动容。想必刘禅也知道,诸葛亮此番病重,也将不久于人世了。
刘禅派李福到前线慰问,诸葛亮老谋深算,聪明过人,自然是知道李福此番前来所为何意。诸葛亮一片忠心,自然是开诚布公,他告诉李福,在自己离世后,可以将丞相的位置交给蒋琬,蒋琬之后,还可安排费祎,两位都是蜀国的贤臣。
从刘禅的此番举动,可以看出他其实是有自己的算盘的。他担心诸葛亮逝世之后,会推举自己的儿子继任丞相之位,这样的话朝政会继续被诸葛家把持。诸葛亮知道刘禅的用心,便推举了贤臣蒋琬和费祎,丝毫没有提要如何优待自己的儿子。
想必此时的诸葛亮,也是看清了刘禅并非17岁那个长不大的孩子了。刘禅此时已经有了自己的谋略和安排,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相信此时的诸葛亮也已经可以放心离开了。他多年忠心不二,虽掌握大权,但从未想过自己当皇帝,这是他对刘备的忠心,对蜀国的忠心。
三、坎坷经历
那个战乱纷飞的时代,刘禅早年其实经历十分坎坷。在一次与曹军交战中,刘备惨败而逃,1周岁的刘禅和母亲被刘备丢下,最终被赵云救出。当时情景,可以说是非常危险了。
之后,6岁的刘禅差点成为人质,就在要被孙夫人带走时,幸亏赵云和张飞不顾一切,拼命阻拦,不然的话幼小的刘禅就凶多吉少了。经历了这么多事,战乱时代危险随时会来临,相信刘禅已经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
作为刘备的儿子,想必刘禅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来就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没有皇帝之才,却只能坐上帝位。大权被诸葛亮独揽,刘禅坦然接受,从来没有对诸葛亮的任何措施提出质疑,也从未对诸葛亮的决策进行干预。
刘禅是聪明的,也是有心机的,等到诸葛亮即将逝世,刘禅便派李福去探诸葛亮的底。在位多年,刘禅自然是希望诸葛亮离世后,自己可以掌握大权,而不是继续被诸葛家的人所掌控。此时的刘禅,也希望施展自己的治理才华,不想继续活在他人的庇护中了。
四、乐不思蜀
事实上,诸葛亮逝世后,刘禅的确是展现了自己的治理能力,除掉了魏延,并且不再设立丞相这一职务,终于将所有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41年的刘禅,并不是无能和愚昧。
然而,虽然具有心机和城府,刘禅也的确是难以做一位明君。最终,刘禅还是没能保住自己的国家,蜀国也难逃灭国的命运。虽无君主之才,但是刘禅却在乱世中保全自身,这是他从小学会的处世之道。
保不住蜀国,归根到底是魏国太过强大,再加上蜀国曾经追随刘备的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人,都已因各种原因离开人世,蜀国实在是难以跟魏国对抗。此时的蜀国,早已不复当年,相信刘禅想起遗憾逝去的父亲,心里也还是有所愧疚的吧。
很多人都看不起刘禅,尤其是刘禅乐不思蜀,不思亡国这件事被广为诟病。然而对于当时的刘禅来说,相信那才是最好的选择,眼看大势已去,复国早已成妄想,刘禅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无可厚非的。最终刘禅安然度过余生,足以说明他绝非无能。
总结
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常常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所了解,然而这些作品对于历史人物的形象刻画往往是不丰满的,也对历史人物留下了刻板印象。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其实并非愚笨,也并非无能,相反,他有着作为帝位的心机和城府,战乱时代得以保全自身。
刘备和诸葛亮相继离世,刘禅虽然能够掌握大权,却终究是无法保全蜀国,这是刘禅的遗憾,也是刘禅内心深处的无能为力。父亲是一代枭雄,立志光复汉朝,刘禅没能完成父亲的遗愿。历史是前进的,谁也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刘禅能做的,就是在战乱时代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