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东曲阜“可惜”的古陵,比三孔历史还悠久,知道的人却不多

说到曲阜的文化景点,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府、孔庙、孔林这三孔景区,但在曲阜城东,存在着历史比三孔更为悠久,却鲜为人知的一座古陵——少昊陵。在宋之后,金、元都对此进行过修葺,明时被焚毁过,后在明清又经过多次修整。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少昊陵不单是上古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址,也是多个朝代共同对遗址进行保护的一个结果。

山东曲阜“可惜”的古陵,比三孔历史还悠久,知道的人却不多

少昊是上古时期黄帝的长子,三皇五帝之一,他的部落先是以穷桑为都,后迁都曲阜,相传少昊最终葬在寿丘,位于如今的山东省曲阜市。至宋时,宋代皇帝以黄帝为赵姓始祖,比较重视黄帝及其后代,便在此修建宫殿以祭祀,并堆石刻墓,建立起了陵坛,因其外形像埃及金字塔,所以又有“中国金字塔”或“东方金字塔”的美称。

山东曲阜“可惜”的古陵,比三孔历史还悠久,知道的人却不多

少昊陵面积较大,不过结构也较为清晰。进入大门后,向里走,主要会经过少昊陵坊、享殿、少昊陵墓等景点,最主要的就是这少昊陵墓了。进入景区后,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少昊陵石门。登上仅五级台阶,便进入了少昊陵石门,这石门是四楹三间的结构,四根石柱组成了三座门,正中间的门梁上写着少昊陵三字,柱子上还依次雕刻着华表、宝瓶这种象征着吉祥、威严的物品,这座石门被称为少昊陵坊。

山东曲阜“可惜”的古陵,比三孔历史还悠久,知道的人却不多

少昊陵坊是后来人为少昊陵修建的,建于乾隆时期。站在少昊陵坊处,向里面望,古木森森,还可以看见享殿。享殿是专门用来祭祀少昊的场所,在正殿的正上方挂着一座匾额,上面写着“金德贻祥”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清代乾隆皇帝手写的,享殿也是在乾隆时期修建而成的。再往里走就是少昊陵墓了,少昊陵墓既包括陵墓,也包含陵墓周围的一些石碑,面积较大。

山东曲阜“可惜”的古陵,比三孔历史还悠久,知道的人却不多

我们先看到的是一座上窄下宽的梯形平台,如同秦汉时期的皇陵一般,这是在北宋时期,用石块垒积而成,经过历代保护,一直保存到了今天。因为是用石块垒积而成,所以又被称为“万石山”。在“万石山”上还建有一所方形小庙,庙里供奉的便是少昊,还打造了一尊少昊的石质坐像,这座小庙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如今的这座小庙是后人根据记载模仿修建而成。

山东曲阜“可惜”的古陵,比三孔历史还悠久,知道的人却不多

“万石山”后是一座土山,我们称为“云阳山”,此处便是少昊陵墓。在云阳山前,立有一座石碑,上书“少昊陵”三字,在这石碑前,还立有一鼎。除了陵墓,在墓园中还有好几处石碑,这上面记载的主要是关于修建陵墓与历代祭祀的事情。

山东曲阜“可惜”的古陵,比三孔历史还悠久,知道的人却不多

除此之外,在陵墓南部,南宋时期人们为纪念少昊之父黄帝还曾修建景灵宫,但如今已经看不到了,只留下寥寥石碑,其中最出名的是“万人愁”碑。这是一座无字碑,相传是在北宋时期,石碑修刻工作开始后,金兵南下,这座石碑还没来得及刻字,便被遗弃在此。今人们修复后,此碑高达16余米,为中国石碑之最。在“万人愁”碑西,还有一座巨碑,名为“庆寿碑”,碑面刻有巨大的“庆寿”二字,后由元人进行了补刻。

山东曲阜“可惜”的古陵,比三孔历史还悠久,知道的人却不多

少昊是上古时代中的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引导者,是三皇五帝中的白帝,可惜的是,很多人只知道曲阜有个孔子,却不知道还有这一位先驱者。那么,不知道你有没有来过曲阜寿丘旅游呢?以后有机会的话,你会不会来这里参拜一下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阅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