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爆红,将革命初期,所有进步人士的奋斗故事和信仰,用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李大钊,鲁迅,陈独秀,胡适等,这些在我们书本上的名字,逐渐鲜活起来,瞿秋白也是当之无愧的历史伟人。

他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人,也是他从陈独秀手中,接过接力棒担任第二任中共领导人。
著名的瞿秋白之死,直接原因是在红军反围剿失败之后被捕,残忍地被敌人杀害。当时据说,他是被一起突围的同志周月林背叛,才被处死。
周月林也因此获罪,但是周月林获罪后,一直拒不认罪,开始了长达24年的上诉,最后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
如果周月林是无辜的,究竟是谁,出卖了瞿秋白呢?周月林又是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呢?本文将从周月林的视角,来与诸位说一说瞿秋白之死的故事。
从周月林的视角还原事情的真相
周月林生于1906年,家庭条件十分普通,她只是一个纺织厂的流水线女工,拿着最少的薪水,在工位上不分昼夜的作业。
和那个年代所有的共产党员一样,她看起来是那样的平凡,又是那么的不一样。看到了国家处于危难,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她选择出自己的一份力。
她下了班,一直坚持着去夜校读书,一段时间以后,组织注意到了这个上进的女人,向她发出了入党的邀请,还决定送她去苏联学习。
在苏联学习的过程中,她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二人结为夫妻,还在苏联生下了一对子女。
在组织调他们回到中国工作时,他们选择了把孩子留在苏联之后,二人回到祖国为事业奋斗。
组织指派她担任了妇女部部长,主持全党的妇女工作,这是对当时女性工作能力的,高度认可。
1935年,蒋介石发动了主力军,想要彻底消灭共产党,红军在多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国民党靠着,强势的兵力和先进的军火,很快的占领占领了大部分地区。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瞿秋白一行人,选择秘密地突围出敌人的包围圈,一路跋山涉水流亡到了福建省长汀县附近。
这一个小分队,本应该由精英护卫兵来保驾护航,但是一路损失惨重,只剩下了五个人。
这五个人说是老弱病残队伍也不为过,瞿秋白患有严重的肺结核,我们都知道肺结核是一个虚耗人身体的慢性病。
何叔衡已经年近六十,他同行的妻子张亮,当时还身怀六甲,而周月林又是一个弱女子。
这个队伍中只有邓子恢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其余都是孕妇女人和老人病人。
敌人步步紧逼,瞿秋白之死,谁是告密者?
虽然大家的体力,整体来说比较弱,但是他们也没选择硬碰硬,而是伪装成被俘虏的红军,这样不容易让敌人生疑。
终于到达小镇的边界,汀江江上的小桥桥有敌人把守,他们只能选择从江水中,偷偷地游过去。
时间正值二月份,南方的冬天虽然没有结冰,但是江水一样冰冷刺骨,这对于病人和孕妇来说实在太过于为难,虽然过了江,但是体力消耗的所剩无几。
几个人行动不便的疯狂躲藏,最终还是被敌人抓捕入狱了,我党的同志,为了应对当时的情况,给几个人都安排了新的身份和故事背景。
在他们安排的剧本里,孕妇张亮是被红军绑了来要钱,最后被丈夫抛弃的商人妻子;周月林是一名医护人员,被红军抓去给伤兵看病的;瞿秋白是一名医生,也是个文化人做过书店的生意。
他们几个人,反复核对故事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被抓之后,国民党将他们分开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问,当时国民党一方的长官是钟绍奎,虽然他们的证词没有漏洞,他也没有完全相信。
只不过他认为周月林和张亮都是女人,张亮还大着肚子,一定是不足挂齿的小人物,被关押一阵子之后,就放她们出狱了,只将瞿秋白留在了狱中。
二人出狱之后,也很着急,想要想办法营救瞿秋白,只是为了掩护身份,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瞿秋白就继续保持医生的身份,他写信给卢新和妻子,来可以保释自己出狱,鲁迅和杨之华远在上海,正当他们想办法的时候,瞿秋白的身份暴露了。
究竟谁是叛徒?其实是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牺牲,他的妻子被抓了,无法忍受敌人的酷刑,于是说出了自己知道的全部信息。
或许瞿秋白被捕了,于是开始找人指认所有的在押囚犯,瞿秋白是名人,很快就被人认了出来,而张亮和周月林,也当即被抓捕回来。
一份老旧报纸揭露真相,24年的执着得到结果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敌人枪决,而周月林和张亮被冠以“共产党叛徒,暴露瞿秋白身份”的名号。
她们二人用尽了所有的办法,试图澄清自己,也没有得到任何人的信任,毕竟三人一同入狱,瞿秋白身份暴露是真的,她们两个留着一条命苟活也是真的,让人很难相信她们的话。
在政治敏感的年代,或许政治生命,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周月林不仅生活中要忍受处处刁难,在瞿秋白遇害纪念日,她有一次被抓捕入狱。
周月林对法院的判决,没有屈服,她一次又一次地上诉,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但是无人理睬。
真相就这样,一直被淹没到了1979年,周月林再一次来到了人民法院,进行上诉,但这一次不同往日,事情出现了转机——出现了新的证据!
一份红军家属被俘的审讯笔录,上面赫然写着,福建省委书记枪毙,妻子投诚供出瞿秋白,结合多年来,周月林不断上诉审理调查收集来的情报,终于拼凑出了完整的故事线。
有人说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是不会缺席。
时隔24年,周月林终于拿回了自己的清白,74岁的她站在法院门前,拿着一张判决书老泪纵横。
后来,周月林回到了故乡定居,担任政协委员的职务,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