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决战》中,提到了一支“特殊”的部队——“赵子龙师”。

塔山一战中,“赵子龙师”以罕见的冒死精神,向我军驻守的塔山阵地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集团冲锋,其场面极为壮观和惨烈。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这个“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它的历史沿革和战斗经历又是如何?它是不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呢?

笔者为此查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将这个“赵子龙师”的前世今生给大致弄清楚了,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赵子龙师,始于马鸿逵的“安宁军”

我们所说的“赵子龙师”,即国民党军“独立第九十五师”,它的建立与宁夏军阀马鸿逵有直接关系。

民国时期,马鸿逵手中有一支名为“安宁军”的私家军队。不过,这支军队并非由他所创,而源于他的祖父‘马千龄’。

在清朝同治年间的反清起义中,马千龄曾为马占鳌出谋划策,是河州回民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不过,马千龄并未在反清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是在起义途中率部归降了清廷,成了剿杀起义军的先锋。而他本人,也一跃成为朝廷命官,其私家军队摇身一变成了国家的正规军。

马千龄的这支私家军队自创立以来,经历大小阵仗百余次,加上马千龄家族势力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使其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900年,马千龄之子马福祥曾率领这支军队在北京参加了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因其作战勇猛,并且还担任护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人西行的重要任务,受到皇室的嘉奖,次年即被授予甘肃靖远协副将一职。

民国时期,马鸿逵正式从父亲手中接下了这支军队。

而也是得益于这支军队,马鸿逵才能纵横捭阖于民国各派政治势力之间,从而牢牢地控制着自己家族的“世袭之地”。

然而,在1926年的时候,国内形势突然发生了巨变!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图 | 马鸿逵

从“安宁军”,到第九十五师

1926年7月9月,广州革命政府组成国民革命军,共8个军总计10万余人,正式拉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北伐开始后,国民革命军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北洋军阀则一败涂地。

同年9月17日,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将部队改编为国民联军,冯玉祥自任总司令。

随后,冯玉祥率部经宁夏进入甘肃、陕西,之后东出潼关与南方的北伐军会师中原。

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马鸿逵只好归顺冯玉祥,被任命国民联军第四路军司令兼第七师师长,不久后又兼任西安警备司令。

随后,马鸿逵率部离开宁夏,出潼关一路东进,攻进山东。

直鲁联军被击溃后,马鸿逵部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其部队又一次得到了扩充和武装。

1927年6月,冯玉祥部国民军被改编为国民党第二集团军,由马鸿逵出任第四路军总指挥兼任第四军军长。翌年,第四军缩编为第十七师。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图 | 冯玉祥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在民国时期的那些军阀势力身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马鸿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1929年5月,马鸿逵在韩复渠和石友三的拉拢下,在洛阳联合通电“反冯拥蒋”。

蒋介石闻之,非常高兴,立即复电嘉奖,并将马鸿逵的十七师扩编为讨逆军第十一军,由马鸿逵出任军长并兼任第六十四师师长、郑州警备司令等职。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特地下令拨给马鸿逵军饷30多万银元及上千条枪。

中原大战开始后,马鸿逵升任讨逆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协助蒋介石与曾经的老上司冯玉祥作战。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图 | 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战斗中,马鸿逵的部队作战勇猛,敢打敢拼,表现出了极其顽强的战斗力,深受蒋介石的赏识。

战后,马鸿逵仍继续担任第十五路军总指挥,但其部队被缩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三十五师,下辖3个旅、9个团,标准的“甲种师”,兵员近两万人,奉命驻守河南信阳。

后来,蒋介石因“顾念西北宿将”,于是便特任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但只准他带五个团返回宁夏,留下第三十五师师长马腾蛟率领余下的四个团继续驻守信阳。

然而,马鸿逵回到宁夏后不久,马腾蛟也被蒋介石调回了宁夏,驻守信阳的四个团,交由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

蒋介石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原因有二:一是为了削弱马鸿逵的势力;二是因为喜爱这支部队的战斗力。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图 | 马鸿逵挥舞大刀

刘峙接手这四个团之后,其番号不沿用原来的第三十五师,而将其改为“剿匪”军第一纵队,并由唐俊德出任纵队司令长官。

1934年秋,刘峙将第一纵队的四个团调往开封,并将一纵队与新编第四十六旅合编为陆军第九十五师。

从这个时候开始,“第九十五师”的番号正式出现在了国民党军队的序列中。

而第九十五师的师长,由原来一纵队司令长官唐俊德担任,全师下辖2个旅、4个团。

不过,按照国民党军队当时的编制来看的话,第九十五师只是“乙种师”的编制。

尽管该部被重新编制,但部队中依旧是以原马鸿逵的四个团为主体。

经过整顿后,该师被调到平汉陇海铁路交叉地区,担任商丘到潼关、信阳到安阳之间的护路任务。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图 | 刘峙

“罗千岁”的嫡系部队

1935年,黄埔一期毕业生李铁军,奉命出任第九十五师的第二任师长。

后来,李铁军升任为军长之后,第九十五师由罗奇接任,成为该师的第三任师长。

罗奇担任该师师长长达六年之久,对该师的建设和作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看过电视剧《大决战》的人应该对此人感到不陌生!罗奇为人骄傲自满,在接手第九十五师后,便决心要锻造出一支属于自己的部队。

但这种锻造,并非是为国为民,而是为了一己私利,因为他想以此来作为自己的政治本钱。

为此,罗奇对第九十五师倾注了极大的心血,部队中的很多事情他大都亲力亲为,例如军官的调配、部队日常训练等等。

不过,罗奇对军队的管理方式,却停留在了军阀时期,对待犯错的士兵,动不动就是罚跪、打军棍;而对待有功之人,则立马升官进爵,赏赐金钱。

渐渐地,全师官兵养成了绝对服从长官的习惯,而罗奇也成为了第九十五师中说一不二的“罗千岁”。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图 | 罗奇(剧照)

抗战中的第九十五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九十五师被调到郑州,担任黄河两岸的守备任务。

当时,前任师长李铁军正率领第一军在上海的淞沪战场与日寇作战,李铁军深知第九十五师的战斗力,于是便向蒋介石申请从该师调三个整营补入第一军配合作战。

淞沪一战后,第九十五师派出的这两个整营1000多名官兵,全部壮烈殉国。

次年初,该师奉命渡过黄河,进入豫北开展游击战,之后又参加了徐州外围作战。

武汉会战爆发后,第九十五师才开始作为国民党军正规部队投入抗日战场。

最初的时候,第九十五师隶属于李仙洲的第九十二军,之后又隶属于陈沛的第三十七军,先后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和长衡会战。

在与日军的搏杀中,第九十五师官兵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战斗力相比于之前来说,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尤其是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九十五师在洞庭湖口至衡田镇一线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搏杀,以伤亡近千人的代价,击毙大量日军。

为此,国民党湖南湘阴县政府曾在衡天镇建立了“抗日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纪念碑”,以此来纪念第九十五师为国阵亡的将士。

会战结束后,第九十五师被调到二线,负责防守汨罗河新市金井防线。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罗奇率部开展追击作战,将撤退的日军打得丢盔卸甲,缴获无数。

战后,罗奇还因指挥有方被提升为陆军第三十七军军长,第九十五师则由何旭初接任。

由于连年作战消耗和多次补充兵员,第九十五师中的西北人已经很少了,其兵员以湖南、湖北地区征集来的青壮年为主。

该师的各级军官,全部换成了黄埔军校的各界毕业生,其中高级军官大多是罗奇的亲信或同乡。

由此可见,此时的第九十五师,已经基本被改造成中央化的嫡系部队了。

然而尽管如此,部队中的那种敢打敢拼的作战传统,依旧没有改变。

1945年,第三十七军军长罗奇奉命调任南宁军官教导总队队长之后,第九十五师被划入黄涛的第六十二军,由黄埔四期毕业生段沄出任该师师长。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图 | 段沄

几个月后,黄涛率领第六十二军开赴中越边境镇南关,与日军对峙。

与此同时,中国统帅部已经在为战略大反攻做积极准备,准备调国民党军中战斗力较强的十五个军组成四个方面军,担任战略反攻的任务。

其中第九十五师隶属于第二方面军战斗系列。

日本战败投降后,第九十五师奉命开入越南受降,并担任河内地区的守备任务,之后又乘船开赴华北。

1946年初,因国民党政府按照美军编制对军队进行整编,第九十五师被缩编为整编第九十五旅,次年恢复编制,下辖四个团。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第九十五师的“悲哀”

纵观第九十五师的序列沿革,以及它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尽管该部参加的战斗较多,且也立下过不少功勋,但其总的来说也只是国民党中央嫡系中的“二流”作战部队而已,称不上是“王牌”部队。

不仅如此,直至抗战结束,第九十五师也不属于国民党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所谓“五大主力”之一,更没有挤进首批装备美械化的十三个军的部队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罗奇、杜聿明、宋希濂等人都是黄埔一期毕业生,而且都是在三十年代中后期建立自己的基本部队,但3人的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

其中杜聿明的第200师很快就扩编为第五军,进而又扩编为第五集团军。

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师,也迅速扩编为第七十一军,继而又扩编为第十一集团军。

就连他们的学弟王耀武,其统领的第五十一师,也被扩编为第七十四军,后升任为第二十四集团军司令,还在后来的战略反攻中担任第四方面军的总司令。

相比之下,罗奇和他的第九十五师就要逊色得多了,八年抗战打下来,师还是师,除了更换人员外,其余什么都没有换。

即便是罗奇出任第三十七军军长时,也始终没有将其下辖的三个师一口吃下,反而在1944年的时候还被解除了军长实权,调到南宁当个教导队长。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当然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而归结下来的话,主要有两点:一是罗奇本人不具备高级军事人才的素质;二是第九十五师在抗战中的表现,还达不到国民党军“王牌”主力的作战水平。

不过话说回来,第九十五师正是有了罗奇作为后台之后,一般人也无法将这支部队一口吃下。

要知道,该师素来以顽强艰苦的传统作风自居,抗战中更是转战各地,功绩虽谈不上显赫,但也不差,这使全师官兵都颇为骄傲。

尤其是在与我华北人民解放军多次交手后,更是自诩为所谓的“赵子龙师”。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赵子龙师”名称的由来

第九十五师奉命挺进华北后,在河北徐水县、固城镇等地与我华北人民解放军多次交手。

但由于当时整个华北局势是敌强我弱,我军很少对敌人展开强守强攻,因此第九十五师也就基本没有在实际作战中吃过什么大亏,但谁知,这竟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

他们大言不惭地称自己没有在华北“丢过一挺机枪”,并且还自诩为“赵子龙师”,大有当年赵子龙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曹军阵营,而毫发未伤之意。

事实上,“赵子龙师”这个称号,并不是国民政府颁发的,因此在很多史料中都很少有记载。

这一称呼的出现,则应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因为在抗日战争中,第九十五师的表现,很难有一次能配得上这一称号。

1948年,第九十五师正式脱离第六十二军的战斗序列,改由华北“剿总”直接指挥,并同时改称为“独立第九十五师”。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辽沈战役:赵子龙师的末日

1948年9月,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正式打响!

同年10月,东野主力对驻守锦州的国民党军形成了合围之势。

为此,蒋介石派出由侯镜如指挥的“东进兵团”和廖耀湘率领的“西进兵团”,试图从东西两侧驰援锦州守敌。

为了保障东野主力夺取锦州,东野第四纵队奉命进驻塔山,以阻击廖耀湘的东进兵团。

当时,独立第九十五师也在东进兵团序列内。

此时,罗奇刚被南京国民政府晋升为中将,还被蒋介石授予“总统华北战地视察官”,主要负责华北战事,于是便跟随东进兵团进行督战指导。这一幕,在电视剧《大决战》中有很好地体现。

罗奇在抵达塔山前线后,认为部队这么久都没有攻下塔山,简直是指挥官的无能。

于是,为了彰显自己“天才”的指挥才能,他立即以老师长的身份召见了独立第九十五师全体军官,要求他们延续艰苦作战的优良作风,并拿出大量的金圆券组织了敢死队,准备一举拿下塔山。

那么,结果如他所愿吗?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10月13日,塔山前线,独立第九十五师全体官兵在做完战斗动员后,全师高呼“没有九十五师攻不下的阵地”,随即便端起冲锋枪,发起了整团、整营的集团冲锋。

如果单从战斗意志来说,第九十五师官兵还是很不错的,但实际上,这种集团性的冲锋,在当时是非常愚蠢的,除了徒增伤亡外,什么也得不到。

要知道,在解放战争后期,国共双方主力部队的装备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便不使用火炮进行攻击,单靠步兵密集的火力封锁,就可以轻松抵挡住由纯步兵组成的集团冲锋。

更何况,当时的第九十五师在兵力上还不占任何优势,而对手又是有着东野“五只虎”之一的四纵。

所以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第九十五师的集团冲锋,不仅没有夺下塔山的半寸阵地,而且还伤亡了三分之二的兵力,最后只编成两个整营撤回到华北,在天津塘沽一带驻防。

同年11月底,平津战役开始后,独立第九十五师大部逃往上海,继续沿用“第九十五师”的番号,尔后被编入第七十五军,主要负责守备上海机场。最后,第九十五师去了台湾!

在塔山战役中落败的国军王牌“赵子龙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赵子龙师”做的一个简单概述了!

通过对这支部队的历史沿革和战斗经历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其只是国民党中央嫡系中的“二流”部队,至于“赵子龙师”的称谓,也只是自诩的噱头而已。

当然了,在抗战中,这支部队也曾立下过不少功绩。此外,该师官兵的战斗意志也很顽强,但在我强大的人民解放军面前,这些似乎都不值一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