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说起陈赓的腿,那真是够“倒霉”的!

1927年的时候,陈赓的腿就受过伤,当时幸好遇上了宋庆龄的表弟牛惠霖医生,经过医治,倒也保全了一条腿。

但不幸的是,1933年的时候,陈赓的腿又一次受伤了。

那这次到底是为何受伤的呢?

陈赓到上海医治腿伤,碰到鲁迅时又问了什么问题?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陈赓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1933年陈赓的故事。

陈赓后悔没有听小刘的话

因为顾顺章的叛变,陈赓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了鄂豫皖苏区,参加反围剿斗争。

在每一次的战斗中,陈赓表现勇敢,指挥有方,完美地展示了除了情报工作外,他还具有超人的军事才能。

所以1932年9月的时候,陈赓调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

不过陈赓的性格一直都是幽默开朗,所以就算是升官,也照样和属下打成一片,相处得十分融洽。

但是要说起陈赓最对不起的一位属下,那应该是小刘了。

说起陈赓和小刘的相识,那还是在1931年的时候。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1931年,陈赓率领部队行军,来到了一个破烂不堪的小山村,家家户户都是穷人,因此处处残垣断壁。

就在这时,陈赓发现许多村民围在一起,像是在观看什么热闹一样。陈赓走上前去,努力地扒拉开人群挤到前面去观看。

只见一个14岁左右模样的男孩,此刻正跪在土地上,领口上还插着一根草棍儿,但是旁边没有人站着。

难道是自己卖自己?

陈赓看着眼前的小孩,衣服破破烂烂,身量也是骨瘦如柴,不由得产生了极大的同情。

于是陈赓上前去询问这个小兄弟的状况,才得知原来父母早就双亡,实在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选择出来卖自己。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陈赓想了想,询问道:

“你想跟我走吗?”

小兄弟抬头看着陈赓,趴在地上就开始磕头,直到陈赓阻拦才停下来。

随后陈赓便带着小兄弟一起打仗,还给其取名为小刘,经常带在身边加以指教,很快小刘也成为了陈赓的得力助手。

故事回到开头,1932年年底的时候,陈赓率领部队运动到新集西北方向的胡山寨,和国民党的“围剿”部队打了一场遭遇仗。

陈赓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

所以陈赓杀红了眼,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将这次胜利拿下,可是连着几次冲锋都被国民党部队给顶了回来。

小刘看着眼前的形势,知道部队再这么打下去一定会受伤的。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所以小刘开始劝说陈赓,停下进攻的步伐,及时止损才是正确的。

可是陈赓已经杀红了眼,听到小刘的劝阻后并没有理,反而还一甩袖子继续指挥着部队进攻。

就在这时,一发炮弹落下,小刘瞬间倒在血泊中没了气,陈赓的腿部也被炸起的石头割伤。

陈赓顾不上自己的伤痛,上去就抱住小刘的尸体痛哭起来,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

伤心之余,陈赓甚至抓起小刘的手打自己的脑袋,他后悔没有听小刘的话,不然的话,小刘也不会死了。

这件事情也成为了陈赓内心中压着的一块儿石头。

黄埔一期的同学给陈赓20块银元

痛苦之余,陈赓还是得坚强起来。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幸好,陈赓率领部队还是成功阻击了国民党部队的围剿,随后部队成功离开此地,也算是给小刘一个安慰。

不过陈赓的腿伤不是小事,尤其之前受过伤,如今新伤旧伤一起,更是让陈赓难以忍受。

所以陈赓决定,再到上海去治疗!

为了半路不被国民党士兵察觉,陈赓和两名战士假扮成商人,原因就是因为腿上受伤了,所以要去大城市医院治疗。

幸好,一路上倒也安全。

从鄂豫皖苏区去上海,其实本来有近路可走的,从安庆乘船或者是从武汉东下都是好的路线。

但是国民党军队封锁甚严,虽然目前一路上陈赓等人没有抓捕,但还是小心为好。

于是陈赓打算舍近求远,从河南方向前往上海。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左一为陈赓

入境之后,陈赓还没来得及找个地方休息,便迎面碰上来一个老熟人。

此人大约30岁左右的年纪,瘦高个儿,小眼睛,陈赓仔细一看,这不是自己黄埔一期的同学冯世安嘛!

冯世安也认出来了陈赓,惊叫了一声:

“陈赓,你这是怎么了?”

陈赓立马低下头,这么多年不见,谁知道这位老同学心里装的是刀子还是友情。

于是陈赓决定,假装不认识对方。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陈赓全家福

陈赓灵机一动,用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说道:

“阿拉姓陈,阿拉是从上海来做生意的,侬这位长官认错人了。”

冯世安看了一眼,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好顺着陈赓的话表达了歉意,说自己认错人了,实在不好意思。

陈赓也搪塞了两句,急急忙忙带着随从离开了。

看着陈赓远走的背影,冯世安若有所思,接着很快就从衣服里掏出来一包东西,追上了远走的陈赓。

陈赓若有所思,不明白这位老同学到底要干什么。

冯世安喘了两口气,把掏出来的一包东西放在陈赓怀里,直言是陈赓刚刚落东西了。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中间为陈赓

陈赓接过小包,打开一看,原来是20块银元。

正当陈赓要推辞的时候,冯世安忽然上前抓住陈赓的手,两人没有多说什么,只互相看了一眼,很快便放开彼此的手。

随后冯世安和陈赓挥手致意,掉头就走。

原来,两人早就认出了彼此,心里和明镜似得!

早些年的时候,陈赓曾帮助过冯世安,当时冯世安的爹重病在身,没钱医治,是陈赓帮了一把才救了冯世安的爹一命。

所以冯世安之所以要给陈赓钱,也是为了报答当年的恩情。

可是冯世安又明白,自己绝对不能明目张胆地帮助陈赓,万一将来落个私通共党的罪名,自己也活不下去了。

于是冯世安才出此下策,假装是上前去送路人落下的东西。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陈赓自然也心知肚明,知道这位老同学是想要还恩,可是又不敢公然和他这个共产党员发生交集。

本是同窗,却道路不同,也是令人唏嘘。

鲁迅邀请陈赓来家中做客

经过日夜兼程的赶路,陈赓等人总算是安全到达上海。

这也是既1927年之后,陈赓第二次住进牛惠霖医生的骨科医院。

牛惠霖医生为了保护陈赓,立马安排了一间舒适又安全的病房,经过医治,陈赓的腿伤也很快治好,旧伤也并未复发,并没有什么大碍。

出院后,为了便于陈赓在上海活动,组织上给陈赓找了个隐藏的住处,等到陈赓腿伤完全好了之后,再到江西苏区工作。

可是陈赓是个闲不住的,上海认识的人又多。

所以陈赓经常跑出去会见好友,还和好友讲述着红四方面军的英勇故事。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这些战斗的故事很快就传到了鲁迅的耳朵里,当鲁迅听到这些故事后,激动地说道:

“中国的《铁流》,这是中国的《铁流》啊......”

随后鲁迅急忙联系上了冯雪峰,希望冯雪峰帮忙可以联系陈赓,自己要邀请陈赓做客。

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鲁迅要邀请一位红军师长到家里聊天,需要担很大的风险。

可是鲁迅却并不害怕这些,反而一直请爱人许广平好好为陈赓准备美酒佳肴。

得知鲁迅要宴请自己,陈赓真的是欣喜若狂,他自己本身就很爱读文学作品,鲁迅的文章自己更是读过不少。

这次有缘相会,怎么能不让人激动呢!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鲁迅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军人身份,也为了不给鲁迅添麻烦,陈赓决定将自己打扮成文人模样,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怀疑鲁迅招待共产党了。

文人是什么样呢?

陈赓想了想,选了一件色彩淡雅的长袍,还在大襟上别了一支钢笔,陈赓照了照镜子,看着眼前的自己笑了起来:

“行啊,我竟是如此的文雅翩翩。”

站在旁边的妻子王根英早就笑得前仰后合了,还让陈赓千万要注意谈吐,别满嘴的火药味儿。

陈赓笑着点了点头,便准备前往鲁迅家中了。

按照指定的接头地点,陈赓来到北四川路一家书店的楼上等待,接着一位地下工作人员带着陈赓来到了鲁迅的家中。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陈赓进门一看,鲁迅早就在站起身子,等待着陈赓的到来。

接着两人友好的握手,互相寒暄着,随后两人到了会客室内坐下开始聊起了天。

陈赓开始有声有色地讲述着红军的作战情况,以及苏区的人民生活和军民关系,鲁迅听得也十分入迷。

紧接着,陈赓还讲了一个故事给鲁迅听:

在苏区内,国民党军队时常搜查老百姓的家,企图找到共产党部队的影子。

有一次有一位伤员来不及转移,所以只好留在老百姓的家中,可偏偏这个时候国民党军队来搜查了。

很快国民党军队就发现了这位伤员,开始严厉询问为什么受伤?

这家有个18、9岁的女儿,当她看到眼前的场景时,也顾不上危险和个人名声,直接上前紧紧抱住伤员说是她的男人。

万幸的是,国民党军队并没有怀疑,这可谓是真正的军民一家啊!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鲁迅听完这个故事,不由得赞叹道:

“好!多好的姑娘啊!”

两人不知不觉,已经聊了数个小时!

鲁迅开了一瓶白兰地请陈赓喝

纵使数小时过去了,可陈赓和鲁迅却是越聊越停不下来。

激动之时,陈赓向鲁迅找来纸笔,开始为鲁迅画起了红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处境。

一边画,陈赓一边问道:

“这是红军主力和国民党军队主力顶上火的一条大川,我们想从这条沟绕到敌人后方,我刚刚钻出一条山沟,却正和来抄我后路的敌13师相撞了,从兵力到装备,对比如此悬殊,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鲁迅思考了一会儿,笑着直言:

“险境定然出奇兵!”

陈赓激动地惊叫了一声,他没有想到鲁迅猜的完全正确,接着又跟鲁迅描绘了是如何靠着奇袭战术打败敌人的。

说着说着,许广平推门进来了,其实她并不想打断爱人和陈赓将军的谈话,但是已经傍晚了,再不吃饭怕是两人都要饿了。

鲁迅和陈赓相视一笑,准备出来吃晚饭了。

三人一同入座,许广平也早已将酒菜摆满酒桌,鸡鸭鱼肉一应俱全,是绝对的丰盛大餐。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许广平

而鲁迅也没有闲着,翻箱倒柜找出来一瓶他保存已久的三星斧头白兰地,准备和陈赓好好喝一杯。

饭桌上,两人聊得更是激动,陈赓时而将鸡当做山,时而将鱼当做水,时而将一盘木须肉当做村庄......

陈赓为鲁迅详细地描绘着苏区的一切,两人聊得好不痛快!

当许广平从厨房里端出来最后一道菜肚丝汤的时候,桌上的菜已经被两人吃得、摆得乱成不像样子了!

晚饭结束后,陈赓和鲁迅还是依依不舍,但是再晚也不安全,鲁迅只好不舍地把陈赓送下楼出门,还为陈赓雇了一辆车。

陈赓坐在车子里,一阵冷风让陈赓酒醒了不少,这时候陈赓才想起来临出门前妻子的叮嘱。

陈赓不由得笑了笑,看来碰到知己,这些礼节什么的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左三为许广平【修复后】

至于饭桌上捣的“乱”,看来只有下次见面再向女主人许广平致歉了......

陈赓被曾经的战友张阿林出卖

不知不觉,陈赓已经在上海待了许久。

算算日子,现在是1933年的3月24日,陈赓细想,也是时候该离开上海,重新回到江西苏区了。

离开上海的前一天,陈赓决定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正好遇上了之前一起做过地下工作的同志,唤作张阿林。

老友相逢,本是美事,可是张阿林的一些反常,却让陈赓开始警惕起来。

于是陈赓假借上厕所的借口准备离开座位,顺便试试张阿林的态度。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果然,张阿林直言也要跟着陈赓一起去解手!

看来这人有问题了,陈赓已经猜到了七七八八。

于是从厕所出来后,陈赓假装要去买包瓜子,而张阿林果然也一直跟着陈赓,生怕放走了他。

就这样,陈赓带着张阿林走来走去,开始绕路,当走到一个人少的小巷子的时候,陈赓上手就是一拳,直接把张阿林撂倒在地。

张阿林果然有问题!

被陈赓打倒后,张阿林急忙掏出口哨吹了起来,瞬间四周的巡捕闻声赶来,把陈赓给围了起来。

可惜陈赓腿伤刚好,不敢太过使力,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被围。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无奈,陈赓被捕了!

当陈赓被巡捕带到租界的巡捕房后,许多买卖消息的“包打听”瞬间认出了陈赓,这些人询问道:

“怎么,你是陈赓?你不是王先生吗?”

陈赓笑了笑,不管怎么样,是利用也好真心也罢,几年前这些人也是“保护”过自己的。

所以陈赓供认不讳,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随后陈赓被关进了牢房里,只留下了一群目瞪口呆的人......

陈赓被捕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妻子王根英的耳朵里,王根英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自己的丈夫那样一个聪明的人,怎么会被捕呢?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王根英

但是此刻,王根英顾不上伤心,天天抱着孩子去外边打听有关丈夫的消息。

可是上海的大街小巷走了个遍,王根英依然没有得到丈夫的任何消息。

有一天,王根英带着儿子陈知非来到闸北酒楼,她想听听酒桌上有没有人讨论陈赓的消息。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大喊一句“来了”!

其实只是别的客人喊了一句,但是王根英以为是巡捕来抓人了,急忙抱着孩子从酒楼的窗口跳了下去,企图从窗口逃跑。

瞬间,酒楼上下的人群发出一声惊叹!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王根英与孩子陈知非

万幸,王根英和孩子并没有什么大碍,可是也依然流了不少血,路人以为是母亲抱着孩子自杀,并没有深究原因。

王根英意识到,看来上海是待不下去了,而且自己的精神状况也不是很好,无法照顾好孩子。

倒不如回到组织里,最起码能有个照应,然后自己再寻找陈赓的下落。

思考了片刻,王根英急忙带着孩子回家收拾好了东西,踏上了回归党组织的路程。

至于陈赓,此刻正被押解着要送到南京去。

1933年陈赓来到上海,鲁迅邀请做客,陈赓:先生,这仗该怎么打?

蒋介石

看来陈赓,很快就要和蒋介石见面了......

声明:本文为头条号简史档案馆原创文章,任何未经允许的转载、抄袭、洗稿行为发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