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承乾:“为什么你不爱当我的老师?”房玄龄:“不敢,怕死”

大唐贞观十三年(公元939年),已经位居宰相之位的大唐开国功臣房玄龄即将迎来自己另一个显赫的身份——

太子少师

“太子少师”是古代官名,其职责是教授太子知识,说白了就是太子的老师,太子是国家的储君,是国家未来的皇帝,历代以来,能当太子的老师,都是无上的荣光,而房玄龄能以大唐宰相之身份位居太子少师,足可见李世民对他的充分信任,也更加彰显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是无人企及的。

李承乾:“为什么你不爱当我的老师?”房玄龄:“不敢,怕死”

然而,就是这个“然而”,剧情发生了反转,根据《资治通鉴》上的记载,当时李世民下诏加封房玄龄为太子少师的时候,房玄龄的反应非常的令人意外。

戊午,加左仆射房玄龄太子少师。玄龄自以居端揆十五年,男遗爱尚上女高阳公主,女为韩王妃,深畏满盈,上表请解机务;上不许。玄龄固请不已,诏断表,乃就职。

根据这段记载,表面上看房玄龄辞谢太子少师一职是为了避嫌,什么儿子娶了公主,女儿成了王妃,房家深受皇恩,因此不敢再担任此职,以免为天下人所嫉妒云云。但若深入研究那段历史的话,就会发现,这其中或许还有另一番解读,当解读完之后,便不得不佩服房玄龄的高明之处,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既可以塑造一个不贪图权力地位的良好形象,又可以明哲保身,远离皇族内部的争斗。

房玄龄就任太子少师时的背景

当时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周围虽强敌林立,但随着对外战争的屡屡战胜,新生的大唐帝国其外部环境还是非常安全的,然而就在君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之时,一场皇族内斗正悄无声息的迎面而来,而这场内斗的两大主角便是太宗李世民的两位嫡子——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

虽然李承乾是太子,但他的命运似乎与他的伯父——李建成非常的相似,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感受到父皇对他的冷落,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弟弟魏王李泰逐渐受到父皇的宠爱。都说宫中是非多,但流言也很伤人,他不止一次的听到过“皇帝即将废掉太子”的传言,因为与父皇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也无法确定,曾经深爱他的父皇究竟会不会狠心的废掉自己。

李承乾:“为什么你不爱当我的老师?”房玄龄:“不敢,怕死”

但不管父皇会不会废掉自己,有一个事实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弟弟魏王李泰近年来确实很受父皇的宠爱。

《资治通鉴》里有两段记载,似乎可以佐证李承乾的担忧:

泰好学,司马苏勖说泰,以古之贤王皆招士著书,故泰奏请修之。于是大开馆舍,广延时俊,人物辐凑,门庭如市。泰月给逾于太子

又有:

上又令泰徙居武德殿

从这两段记载中,不难看出,李泰很好学,而且在得到李世民的允许下,他开始在为自己的王府招揽人才,一时间魏王府前门庭若市,天下饱腹才学之人无不纷纷涌向魏王府,想想当年的秦王府也不过如此了吧,而魏王府每个月的支出用度也已经超过了太子,除此之外,李世民还打算让李泰搬进武德殿居住。

要知道,武德殿位于东宫的西面,当年李元吉也曾居住于此,可以说如果李泰搬进了武德殿,那么他将会有更多的机会与李世民接触,如果时间久了,李世民也未必不会受到李泰的影响而心生废太子的想法。

从以上的种种来看,当时的太子李承乾远不如魏王李泰得宠,而李世民对李泰的种种放纵,似乎又是十多年前李渊的翻版,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李承乾:“为什么你不爱当我的老师?”房玄龄:“不敢,怕死”

然而,当时朝廷中几乎所有大臣都看到了李世民这么做的危害,但可惜的是,唯独李世民没有看到,或许他也看到了,但他确实想找一个机会废了太子,因为太子的表现越来越差了,甚至他还曾派人暗杀过自己的老师,注意,是主动要去杀自己的老师!

太子恶其书,令户奴伺玄素早朝,密以大马棰击之,几毙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杀害老师那都是罪大恶极!所以,基于很多种因素的考虑,李世民或许真的想要废了李承乾,但不管他有没有,他的一切举动都仿佛在告诉朝中所有人,自己就是有这个想法。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突然要加封房玄龄为太子少师,这其中的寓意又是什么呢?

房玄龄想不明白,但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李世民想要通过这一加封来告诉天下人,自己并没有废太子的想法,毕竟房玄龄是自己的亲信,是大唐的宰相,如果想要废了太子,这无异于将房玄龄推入火坑,房玄龄于大唐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其重要性要超过太子。

可是,房玄龄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此时李世民的想法和他的做法实在难以揣测,房玄龄不可能将身家性命完全的寄托在李世民对自己的厚爱这一点上,这近乎于赌博,且赌输的概率实在太大,历代以来,君王反复无常的例子还少吗?因此,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从这场皇族权力的角逐中抽身而退。

李承乾:“为什么你不爱当我的老师?”房玄龄:“不敢,怕死”

在《资治通鉴》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房玄龄在不得已接受加封后,太子李承乾要向房玄龄行弟子礼,这本是非常正常且必须的做法,但房玄龄是怎么做的呢?

玄龄不敢谒见而归,时人美其有让

房玄龄在面对太子李承乾行弟子礼时,竟然不敢谒见太子而转身回了家,史书的记载还是比较委婉的,换句话说,房玄龄宁愿不理太子,不顾太子的颜面也要返身回家,当时有人称赞他有谦让之风,但仔细想来,实在解释不通,李承乾虽然是太子,但也是他的学生,年龄上差出一辈人,属于他的晚辈,面对这样一个人,房玄龄有什么好谦让的?这不符合常理。

所以,房玄龄“不敢谒见”的真实原因就是“不敢”。

房玄龄“不敢”的原因就在于,当时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之间的斗争已经非常明显了,而李世民模棱两可的态度又实在令房玄龄无法理解,作为一个职场老手,忠心固然重要,但审时度势也很关键,不懂审时度势的人早晚都会被淘汰。

或许房玄龄疑心太重,顾虑重重,李世民当初加封他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让他好好教育太子,但身为臣下的房玄龄却不敢妄加揣测,尤其是拼上身家性命去赌,为了保险起见,他在接受这一加封的同时又不正常行使“太子少师”这一职务的职责,总而一句话,自己先把自己变得有名无实,只有这样,在将来的争斗中,他才能成为一个旁观者,而不至于受到牵连。

不得不说,房玄龄确实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职场高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