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2年美军俘虏一名炊事员,引起我方领导重视谈判组:务必放人

1953年中美朝三方共同签署了朝鲜停战协议,之后便按照规定,开始遣返战俘。

七月,一名被美军俘虏的志愿军“炊事员”回到了国内,之后这位炊事员立即受到了有关中央领导人的亲自接见!

那么这名炊事员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他又是怎样被美军俘虏的?这件事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位被俘的志愿军“炊事员”,了解他背后的英勇事迹。

1950年,朝鲜首相金日成在斯大林的默许下,发动朝鲜统一战争,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进展顺利,南朝鲜伪军一路溃败。

随后,美国政府为了保证自己在东亚地区的利益,保护这个东亚“桥头堡”,

于是便组建联合国军出兵朝鲜。

1952年美军俘虏一名炊事员,引起我方领导重视谈判组:务必放人

南韩战俘营

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切断人民军的退路,战局逆转,人民军一路北撤,联合国军进逼中朝边境地区。

此外麦克阿瑟无视新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悍然派遣战机越境轰炸中国东北,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主席,排除万难

,任命彭德怀为中国志愿军总司令,率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在志愿军连续发起四次战役后,联合国军溃败,一路南逃至三七线附近,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歼灭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

在军委的指示下,志愿军总司令部发起第五次战役,可是此次战役,因为后勤补给线过长,前期准备不足,所以使得志愿军蒙受重大损失。

彭德怀元帅也把第五次战役看做自己军事生涯中四次失败之一,并且一直无法忘怀。

五次战役开始后,志愿军依照战前部署,不断向联合国军发起冲锋,而此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已经被替换为李奇微。

1952年美军俘虏一名炊事员,引起我方领导重视谈判组:务必放人

吴成德

李奇微此人不像他的前任麦克阿瑟那样狂妄自大,反而十分谨慎,他通过前四次战役的经验分析,得出志愿军补给不足的结论。

为此他创造性地提出“磁性战术”的理论,

李奇微发现,志愿军所携带的补给,只有七天左右,七天后志愿军必定会因补给不足撤退。

所以,他命令联合国军在志愿军发起进攻时,不要与志愿军正面作战,立即后撤,而志愿军每天进攻的距离大概在二十公里左右,他便下令,联合国军撤退距离保持在二十五公里即可。

因为联合国军的机动性远超志愿军,再加上志愿军的补给不足,后勤路线遭受联合国军的轰炸,所以志愿军不得不在补给消耗前撤退。

第五次战役中,李奇微就是依靠“磁性战术”,不仅避免了联合国军出现大量伤亡的情况,

而且还有能力向志愿军发起反攻!

1951年5月中旬,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彭德怀元帅下令志愿军后撤,可是此时已经迟了一步。

李奇微已经明了联合国军展开反攻,他下令联合国军,利用自身机动性的优势,紧紧咬着志愿军不放,

直至志愿军补给消耗完

,才命令联合国军以火力的优势,向志愿军发起进攻。

1952年美军俘虏一名炊事员,引起我方领导重视谈判组:务必放人

美军虐待志愿军战俘

一时间,后撤的志愿军陷入险境,彭德怀总司令因此在5月21号下令,60军承担殿后任务,

180师则接到了具体的作战命令。

180师师长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参谋长王振邦,代理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下辖538,539,540三个步兵团,共计11300人。

在接到任务后,180师便留在阵地上组织防线,阻击追击的联合国军,可是敌我力量过于悬殊,联合国军拥有坦克,重型火炮,飞机,而180师在战斗中,减员严重,仅剩七千余人。

所以在坚守三日后,总部下令180师撤退,于是180师准备按照规划的撤退路线开始后撤,

可是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联合国军依靠其强大的机动能力,分兵两侧,包围了180师,顿时180师陷入了绝境。

在吴成德的组织下,180师召开会议,最终决定分散突围,各部化整为零,分头出击,能走一个是一个!

按照正常的撤退而言,应该选定某个方向作为主攻,一个或两个作为佯攻,集中全军主力,从主攻方向打开道路才对。

1952年美军俘虏一名炊事员,引起我方领导重视谈判组:务必放人

可是当时的180师已经被四面八方而来的联合国军团团围住,联合国军火力猛,机动性强,180师已经精疲力竭,在这种形势下,

分散突围变成了最好的选择,能走一个就是一个。

随后各部开始按照部署开始撤退,吴成德骑着马巡视着部队,在吴成德路过一个山沟时,忽然听见了有人在叫自己,

“吴政委,我们挂彩走不了了。”

吴成德立刻下马查看,借着微弱的光亮,吴成德只见山沟中黑压压的一片,原来是三百多伤兵,因为行动不便掉队,聚集在这里。

见此情形,吴成德命令通讯员寻找他们的团长,组织伤员的撤离工作,可是因为战场环境复杂,通讯员迟迟无法联系到该团团长。

此时,联合国军的追兵就在身后,一颗又一颗的照明弹不断升空,把黑夜照得就像白天一般。

望着眼前的伤员,吴成德心中极为的不忍,此时吴成德如果想走,完全可以骑马离开,也完全来得及逃出包围圈。

可是看着伤员们,吴成德决定,要走就一起走,

于是他果断掏枪当着所有伤员面,击毙了自己的战马,用来表示自己的决心!

1952年美军俘虏一名炊事员,引起我方领导重视谈判组:务必放人

巨济岛战俘营

在吴成德的行动下,伤员们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安抚,随后吴成德下令,以40人为一组,分散撤离,

吴成德亲自带领伤情最严重的40人撤退。

趁着夜色,吴成德带领着40人成功突出重围,可是此时前路已经被联合国军截断,北撤无望。

于是,吴成德便决定进山打游击,坚决不投降,在吴成德的带领下,

他们一共坚持了420天的游击战!

粮食吃光了,弹药消耗完了,他们就从南朝鲜伪军那里抢,很快南朝鲜伪军便知道了有一支志愿军残部留在山中。

于是他们便进山展开围剿,直至最后,40人的队伍只剩下两个人,加上吴成德一共三人。

在一天的战斗后,弹尽粮绝的吴成德三人被南朝鲜伪军俘虏,之后便送往美军处接受审讯。

美军从别处获知吴成德是180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是一个“大官”,所以便对他严刑利诱,

企图逼迫吴成德屈服。

1952年美军俘虏一名炊事员,引起我方领导重视谈判组:务必放人

可即使是面对美军审讯人员的严刑拷打,吴成德也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

只说自己是一个炊事员,叫武德。

美军见此气急败坏,不断对吴成德施以酷刑,他们把吴成德绑在电椅上,对他使用电击。

鞭打更是常有的情况,还把他关在狭窄阴暗的小黑屋中,断绝粮食水源,

吴成德的生理达到了极限。

可是吴成德依旧紧咬牙关,坚称自己叫武德,是一个炊事员,美军更是暴怒。

于是他们便放弃生理上的拷打,

改变为精神上的摧残

,他们在吴成德的牢房上安装一个大喇叭,日夜不停地播放着杂音,还禁止吴成德睡觉。

他们企图用这种方式逼迫吴成德屈服,但是结果依旧让美军大失所望,

吴成德自始至终不曾改口。

1953年,随着战场局势的变换,美军决定签署停战条约,不过按照规定美军需要释放志愿军战俘。

1952年美军俘虏一名炊事员,引起我方领导重视谈判组:务必放人

志愿军战俘

可是美军不想释放吴成德,而且当时志愿军并不知晓吴成德被俘,所以美军便想暗中杀害吴成德。

幸好此时,一名与吴成德关在一起的志愿军战俘,成功被释放,他立刻向上级通报了此事。

吴成德还活着,而且他并没有屈服,这个消息使得志愿军震动,于是中方谈判代表,

强硬的再三要求美军立即释放吴成德,并且还利用国际舆论向美军施加压力!

最终美军迫于无奈释放了吴成德,七月吴成德作为最后一批被遣返的志愿军战俘,回到了北京,

随后便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可是之后吴成德的生活过得并不容易,尤其是十年特殊时期,吴成德作为被美军俘虏的战俘,

受到了许多不公平的对待。

1952年美军俘虏一名炊事员,引起我方领导重视谈判组:务必放人

不过在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内容详细规定了志愿军被俘人员正确对待方法。

吴成德也终于恢复了名誉,之后便带着自己的家人回到了山西运城养老,1996年3月,吴成德在运城军干所逝世,享年84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