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原因很现实

清朝的历任皇帝都有着过人之处,在他们的统治之下,清朝延续了近三百年,并且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盛世。

不仅扩张了自己的版图,将蒙古等地划入到自己的领土范围,人口更是空前增长。据史料记载,从皇太极入关到乾隆继位,清朝人口从七千万增长到四个亿。

可见,清朝的统治者是非常有能力的,大家最熟悉的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他们祖孙三人几乎创造了清朝的空前盛世。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原因很现实

但是他们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比如雍正皇帝。他整治了贪污贿赂之风,但是却重刑罚,他在位时,全国上下的氛围十分严肃。

再比如乾隆皇帝,他非常和善,对人亲切,但是他却非常奢华,重视排场。在他在位的几十年里,大量铺张浪费,虽然他创造了“康乾盛世”,但是清朝也从他开始走向衰落。

据史料记载,乾隆赐给大臣的肘子,大臣都不吃,而是悄悄扔掉,这是什么原因呢?

乾隆是一个和善温柔的皇帝

大家对于乾隆皇帝的印象可能停留在电视剧里,比如说《还珠格格》里面那个和蔼可亲的皇阿玛。虽然他贵为一国之君,但是却常怀仁慈之心,对子女子非常宽恕,也不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妃子。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原因很现实

再比如说《纪晓岚》里面的皇帝,尽管有时糊涂,但是还是能够保持清醒,辨认好坏,为百姓主持公道。近些年来的电视剧更加注重对皇帝后宫的描写,诸如《如懿传》等,描绘了一个温柔多情的乾隆。

尽管电视剧里面的角色添加了刻画的成分,大多故事并不属实,但是这也从侧面证实了乾隆皇帝确实是一个和善之人。

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大臣,又如对妃子,他都是十分温柔的,不像他父亲那样残暴。

这一点从他刚即位时就有所表现,因为他父亲之前埋下隐患,与各位亲属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紧张,甚至对一些兄弟姐妹实施酷刑。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原因很现实

他在即位之后,立刻放了那些被关起来的叔父,甚至让一些有才能的叔父回到朝廷之中,再次为官,也极力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尽管乾隆这么做是藏着私心的,希望缓和与各位叔父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帮助自己处理朝政。但是也能够看出他与父亲不一样的地方,他相对来说更加心软善良,处理事情更人道温柔。

正是因为他的性格与父亲不同,所以在他继位之后,举国上下的氛围都改变了。

从之前严肃有序的官民关系,到后来和谐统一的社会氛围,这与乾隆的努力脱不开关系。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原因很现实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后人口中的“康乾盛世”,因为百姓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才是一个盛世的模样。

据说,康熙将皇帝这个位置传给雍正的时候,就看上了雍正这个儿子的聪明伶俐。而乾隆的表现并没有让爷爷失望,他不仅稳固了爷爷创建的基业,更是将其发扬光大,比父亲和爷爷做得更好。

后期的乾隆逐渐铺张浪费,清朝开始走向衰亡

尽管乾隆皇帝有很多优点,也为清朝创造了很多价值,但是他身上却有着先人没有的缺点,那就是铺张浪费。不论是康熙皇帝,还是雍正皇帝,他们都是非常节俭的,甚至到了“吝啬”的程度。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原因很现实

但是,乾隆却没有继承这个优良的传统,或许这与他所处的环境也有一定关系。

乾隆即位的时候,父亲和爷爷已经为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没有内忧,没有外患,只要他大力发展经济,便能走向繁荣。

乾隆本身也很聪明,他在即位的时候,就鼓励百姓开垦田地,清朝的经济一下子发展起来。连百姓都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更何况是皇帝的生活呢。

有了好的基础,吃喝不愁,乾隆很快忘记了节约的祖训,毕竟,他不用节约也可以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原因很现实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乾隆逐渐从不节约演变成浪费,他不再计算每日的用度,也不再考虑各种活动的费用。

他不仅每顿饭有很多菜,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邀请王公大臣前来参加,甚至每年都会下江南。要知道,在古代这样交通不便利的时代,皇帝出行的开销是个天文数字。

就这样,在乾隆不知不觉间,国库日渐空虚,虽然他在位的时候没有表现得十分明显,但很显然,在他之后,清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原因很现实

其实,乾隆晚年的时候一定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他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改变不了这样的状况了。

所以,乾隆是一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皇帝,他确实为清朝打下了一片天地,但也确实给清朝增添了很多负担。他和善的性格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大臣友好交流,但是也难以斥责大臣的无理要求。

在乾隆的带领下,大臣也开始铺张浪费,随手扔掉肘子

因为乾隆喜欢热闹,所以经常举办一些活动,邀请王公贵族来参加,在他的带领之下,大家都变得铺张浪费起来。一些大臣家里的吃穿用度甚至比皇宫里还要好,乾隆知道也不生气,更不会责骂他们。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原因很现实

祭祖也是乾隆很喜欢的活动之一,他本身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并且清朝在他的统治之下发展得非常好。

通过祭祖活动,一来可以表达对先人的敬畏和惦记,获得他们的保佑和庇护。

二来还可以彰显国力,以示自己的丰功伟绩,历任皇帝都会在祭祖活动上下很多功夫。

在祭祖中,有一项传统活动,那就是杀猪祭祀。因为在古代,生活是相对匮乏的,尽管乾隆时期,百姓的生活条件已经很好了,但是也不能每天都吃上肉。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原因很现实

所以,杀猪意味着生活条件提高。将猪肉最好的部分先给祖先,然后再给皇帝,最后是参加活动的王公贵族。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猪肉的做法,为了保持完整的形状,猪肉的烹饪只能用白水煮,不能添加仁和调料。

可以想象这样做出来的猪肉多么难吃,所以分给大臣之后,他们都会扔掉。

但这也表明了他们的浪费做派,猪肉对于普通百姓家可是奢侈之物,不论怎么做,能吃到就很幸福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