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历史巅峰,秦朝的天下观有多先进?放到现在许多国家都做不到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一统国家,拥有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在漫长的历史中,长期存在中心和边疆问题。在我们的理解中,中心一般是指内地十八省,之外的地区都称为边疆。在秦朝时期,大一统理念正式登上舞台,这才是大一统理念成功实现的时候。当我们回顾秦朝的历史时,发现这个朝代,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他做到了,让后代形成“百代行秦制”的继承。

中国历史巅峰,秦朝的天下观有多先进?放到现在许多国家都做不到

能做到这点,就不得不提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以及书同文和车同轨。这都体现秦朝对后世的影响,后面的朝代,虽然有着改变,但中央集权制一直没变,书同文更是融合得越来越完善。除了这些,从天下观来看秦朝,更能体现秦朝的伟大。天下观必然会包含周边地区,但秦朝当时的版图有限,不可能去统治周边地区,他只能完成中原的统一。而先秦的边疆观又是如何的?

中国历史巅峰,秦朝的天下观有多先进?放到现在许多国家都做不到

关于边疆观,这要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先秦边疆观的思想为:天下五服说。“天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天下观的诞生,人们开始认识世界。当时九州,是先秦圣人对天下的称呼,一般用九州来代表天下。这对构建天下起到关键作用,毕竟思路是对的,只是缺乏时机和实践。而秦朝完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天下观更加明确,所涉及的地区,皆为秦朝疆域。

先秦对“天下”的概念,已做出了解释。比如《尚书·大禹谟》的记载: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战国策·齐策》的记载:古大禹之时,天下万国。在《楚辞·天问》中,多次提到天下。更有《诗经》里面的句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都是古人早在先秦时期,对天下的理解。这给人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毕竟天下这个范围很广。

中国历史巅峰,秦朝的天下观有多先进?放到现在许多国家都做不到

所谓的“天下五服说”,是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里面是这样描述的;五百里甸服分为: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这是五百里内统治的地方。还有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这就是天下五服说的来源,根据不同的地方,对应不同的等级。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范围越来越广,它向四周辐射,最后衍生出朝贡体系。这也构建了:天下中心与边缘的结构模式。

除了“天下五服说”,华夷之辩的观念也非常重要。因为“中心和边缘”的结构,注定会容纳其他民族进来。在商朝时期,部落众多,邦国林立,华夏族建立的夏商朝代,自然形成中心,他的四周分布着东夷、北狄、西戎、南蛮。随着历史发展,这些狄夷也慢慢地融入到华夏中。总的来说:中央王朝与边疆部落的形成,非常直观。

中国历史巅峰,秦朝的天下观有多先进?放到现在许多国家都做不到

当中央王朝统治周边地区,所谓的华夷之辨,已经不需要再辩,毕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已经解释了王朝统治下的民族,皆为臣民。随着领土的扩大,早期的万国林立,到战国时期,只有七个大的诸侯国。其他全部融为一体,这也是民族融合阶段。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周边民族不断加入到华夏族中,由夷向华转变,这才奠定当时华夏族人口的基础。

先秦时期边疆观,特点分别是,1:天下合一的哲学高度;指在统治区域内,不再用血统来区分华夷,加速邦国的融合。2:礼法制的秩序追求;代表对“中心与边缘”关系的准则,区分哪里是中心。3:宗法制的本质;代表文化的正统性,体现华夏族的文化为正统。4:拟宗法化之构建。是指天下归一,天下大同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包容性。

中国历史巅峰,秦朝的天下观有多先进?放到现在许多国家都做不到

纵观先秦时期的边疆观,它的影响很深。天下五服说,奠定大一统疆域观。中心与边缘结构模式,形成朝贡体系。因俗而治与羁縻统治,形成边疆制度。以夏化夷,形成中华意识与内附之认同。正是有了这些存在,让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始终保持文明不中断。而秦朝的统一,更能体现天下观的时候。先秦时期的边疆观,就是放到现在,许多国家都做不到,不得不说古人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