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自古伴君如伴虎,作为封建王朝中权力的最高点,大部分皇帝可以说对自己手下的大臣有着绝对的掌控欲。

在皇帝身边或者担任要职的大臣如果惹怒了皇上,要么就是被贬职处理,要么就是倾家荡产。尤其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里,皇帝的权力更是集中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清朝乾隆时期,哪怕是贪污了将近一年政府收入的和珅,在面对乾隆的时候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如果做事出现了错误或者做事时没有按照乾隆的心意来,那他恐怕都活不到嘉靖登基。

然而在君权的绝对统治之下,却有人敢不顾及乾隆的脸面,在他的面前直言不讳毫不掩饰,甚至凭此得到了乾隆的认可。这个人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刘墉。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清正廉洁,颇受乾隆认可

1720年,刘墉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官宦之家,根据《诸城县志》记载,他的父亲和祖父在康熙、雍正年间就是朝廷重臣,可以说一出生就饱受学术之风熏陶。

不出所料,年仅二十余岁的时候,刘墉就凭借自己出众的天赋和才华在殿试上一鸣惊人,成为了当届科举第二名,给主考的乾隆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

入朝为官后,刘墉先后前往安徽、江苏、陕西等地处理政事,讲究清正廉洁的刘墉在为官期间雷厉风行,大力整顿各地秀才、举人、地主等官商勾结的情况,被所至之地的百姓称为“当代包拯”。

也正是辗转各地数十年的官场经验,让他明白了当地百姓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问题,于是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建议。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也正是如此,刘墉在数十年的官场生涯里颇受乾隆的认可和赏识,在62岁时终于被乾隆调到了朝廷六部内担任工部尚书,成为了乾隆的亲信之一。

然而清正廉洁虽好,但在真正与皇帝相伴之后,他的直率有时反而会触犯到乾隆。比如说某次下围棋的时候,就因为赢了乾隆一局,差点惹怒了乾隆,让自己的脑袋搬了家。

下棋力赢乾隆,巧言挽回皇帝颜面

众所周知,棋类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围棋更是从春秋战国时期便正式出现,在上千年的历史里演化出了上亿种博弈对局,而在下棋的时间里,人们的精神高度集中,同时长时间地待着一起,往往也能拉近对阵双方的心理距离。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这也导致了围棋成为了古代社会里君臣、友人相处时必有的活动之一。然而下围棋虽然快乐,但是和皇帝下棋时,除了要考虑棋局之外,大臣往往还要考虑不少棋局之外的东西。

乾隆在忙了60多年退位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闲暇了起来,老人一闲下来,最喜欢的事就是找自己以前的老友娱乐一下。而在这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找同样年迈的刘墉下围棋打发时间。

作为皇帝的乾隆从小就接受皇家的教育,琴棋书画各方面的水平都非常高,再加上大臣们在面对乾隆时往往不敢用尽全力,常常故意卖个破绽让乾隆赢棋,因此长胜不败的乾隆也一直对自己的棋艺极其自信。而深谙官场之道的刘墉也在下棋里深思熟虑,一直讲究一个稳字,只求让乾隆高兴。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然而在某次下棋中,刘墉虽然还是一如既往地准备适当让棋,然而乾隆却使出了某种新学的下法,把刘墉杀了个措手不及。

这下可激起了刘墉的好胜心,不服输的他一改棋风,哪里还能考虑要给乾隆留点面子呢?马上就专心致志投入到了结局之中。此时的乾隆发现刘墉下棋开始认真了起来,还觉得很高兴,心想这刘墉还刻意让着自己,不知道使出全力,但很快乾隆就发现自己笑不出来了。

当乾隆故技重施时,刘墉全神贯注,终于发现了围棋的解法,将乾隆打的节节败退。年近古稀的乾隆发现自己局面不利之后,脸上就开始有些不太好看了。

随着棋局的僵持,乾隆和刘墉都开始不再聊天,氛围反而变得严肃了起来。可惜的是刘墉一心想着嬴政,没有注意到乾隆氛围的变化,下了几手之后便拿下了乾隆的胜利。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然而刘墉还没乐上几分钟,就发现自己大事不妙。原来输了棋的乾隆发现自己使出了浑身解数居然都没能赢下刘墉,再联想起之前自己和刘墉下棋反倒是能大胜而归,顿时就觉得刘墉这是在羞辱自己,等着看自己的笑话。

于是等到刘墉抬起脸来,便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刘墉,出口吓唬他说:“就这样让朕没有脸面,不怕朕杀了你吗”?

深知乾隆心性的刘墉马上就听出来,这次乾隆是真的生气了,如果自己一个回答不好,怕是要到地府里面下棋去了。

于是刘墉二话不说,马上就起身跪在了乾隆的面前,开始想理由哄乾隆开心。人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力气和脑力都会得到飞速的增长,刘墉也不例外,在短暂的思考后,马上就想到了好的解释理由。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清史稿》中记载,刘墉跪地后便向乾隆解释,自己和皇上的棋艺有着天差地别,这次之所以能够侥幸嬴乾隆一次,原因是自己的眼中和心里只能看到这局棋,但是乾隆在下棋里看到的却不是棋,而是清朝的万里江山。

自己赢得不过是一场胜利,但皇帝赢的却是天下,怎么可能会在这一局中与他斤斤计较呢?

这一番话把乾隆夸上了天,通过贬低自己眼光浅,夸赞乾隆有大局观,在意的并非只是一局胜负,而是天下的胜负。在给乾隆戴高帽子的同时,还暗示乾隆自己已经知错,让乾隆大人大量放自己一马。

而原本还在气头上的乾隆在听了刘墉的解释后,马上就转怒为喜,顿时大手一挥表示自己不再计较,还要求下次刘墉要拿出真本事再次对打,不能放水。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小结

当然,刘墉深知乾隆虽然已经退位,但依然算是个太上皇。如果下次再不小心赢了乾隆,那自己肯定没有下次辩解的机会了,于是日后就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反而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在棋局里故意留出不少破绽让乾隆发现从而打败自己。

也正是凭借着出色口才和眼力见,刘墉才最终得以寿终正寝,死后还被怀念他的乾隆要求嘉庆追封为“太子少保”,也真是应了那句话,伴君如伴虎啊。

参考文献:

1、《清史稿》

2、《诸城县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