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末以来,华北各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尤其是山东、河南和安徽三省交界的地方,许多地方一个多月滴雨未下,农耕更是无法进行。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当地老百姓茶不思饭不想,就想着赶快下雨,以免误了农事。但左等右等,还是等不来下雨,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求雨,由此展开……
跪地求雨
古时候,长时间未下雨当地村民会进行祭祀或是请“高人”前来做法,以祈求上天尽快降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日渐进步,这种“愚昧的陋习”已经被摒弃,因为小学生都知道,下雨需要有充足的水汽,并以大气运动作为辅助,才能实现降雨。
然而在这场干旱过程中,众多地方纷纷将摒弃的陋习,再度捡了起来。最先报道进行求雨的地方,是山东的临沂。
在临沂的北部地区,当地村民头上戴着草帽,一众村民跪在地上,向上苍祈求下雨。紧接着,河南多地也被报道出来求雨。
结果很显然,雨并没有因为村民的祈求而到来,反而高温和干旱依旧在持续。在继续等待了近半个月后,河南和山东多地均迎来了一场大雨,农田得到了灌溉。
此次降雨发生在深夜,但还是有些村民走到室外查看降雨情况。根据媒体的报道,在河南的一户农民家里,在下雨的时候,一位大妈走到院子中央,跪在地上以感谢下雨。
时代不该倒退
跪地求雨这样的事情,放在古代很正常,毕竟那个时候人文化程度较低,且科技不发达,只能靠“磕头”以实现心里的慰藉。
但如今这个时代不一样了,大陆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为何还会出现“跪地求雨”的现象呢?
更让人不解的是,网上一众网友跟风觉得农民不容易,更有众多媒体报道“磕头求雨”的事情,言外之意就是农民不容易,这是无奈之举。
这真的是无奈之举吗?还是有人在助长这种“歪风邪气”。当地的旱情应该得到关注,但我们不应该关注老百姓求雨。
随着媒体曝光当地的旱情,有关部门也会更加了解当地的旱情,上一级部门也会对这些地区进行更多的政策倾斜,或是进行抗旱救灾。
这才是这场旱情,老百姓关注媒体报道的意义,结果关注了半天,只有老百姓跪在地上求雨,而这些人还跟风说老百姓不容易。
老百姓的确不容易,放在什么时候都不容易,并且干旱也不是今年才有,平均过个两三年就会有一次旱情。
之前也没见有人求雨,而之所以如今遍地都是求雨的老百姓,一方面是他们的确希望尽快下雨,另一方面是这些人接受到了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才想起了“作妖”。
干旱磕头下雨磕头,不是辛苦也不是无奈,是那个封建时代残留的“愚昧”。我们也不应该推崇,更不应该认为理所应当,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难道我们刚认识了“科学”,又选择要回去?
观点说
老百姓磕头可以,或许他们也应该磕头,但跪的应该是那个辛苦的自己,是那个为这个时代默默耕耘的自己,而不应该是“龙王”,也不应该是所谓的“玉皇大帝”。
媒体说老百姓苦可以,毕竟老百姓也是真的苦,但有些人的愚昧也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思想要不得,这种行为更是要不得。
干旱就想办法保收,或者向有关部门反应,再或者就让当地有关部门多建蓄水池。总之,面对干旱我们需要干点什么,但绝不是将刚硬起来的膝盖,再跪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图片仅为配图并无人身攻击,讲述内容为当前现象,不针对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