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殺了你?劉墉的回答讓乾隆大喜

劉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殺了你?劉墉的回答讓乾隆大喜

自古伴君如伴虎,作為封建王朝中權力的最高點,大部分皇帝可以說對自己手下的大臣有着絕對的掌控欲。

在皇帝身邊或者擔任要職的大臣如果惹怒了皇上,要麼就是被貶職處理,要麼就是傾家蕩産。尤其是在權力高度集中的最後一個王朝——清朝裡,皇帝的權力更是集中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在清朝乾隆時期,哪怕是A錢了将近一年政府收入的和珅,在面對乾隆的時候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如果做事出現了錯誤或者做事時沒有按照乾隆的心意來,那他恐怕都活不到嘉靖登基。

然而在君權的絕對統治之下,卻有人敢不顧及乾隆的臉面,在他的面前直言不諱毫不掩飾,甚至憑此得到了乾隆的認可。這個人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劉墉。

劉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殺了你?劉墉的回答讓乾隆大喜

清正廉潔,頗受乾隆認可

1720年,劉墉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官宦之家,根據《諸城縣志》記載,他的父親和祖父在康熙、雍正年間就是朝廷重臣,可以說一出生就飽受學術之風熏陶。

不出所料,年僅二十餘歲的時候,劉墉就憑借自己出衆的天賦和才華在殿試上一鳴驚人,成為了當屆科舉第二名,給主考的乾隆留下了非常不錯的印象。

入朝為官後,劉墉先後前往安徽、江蘇、陝西等地處理政事,講究清正廉潔的劉墉在為官期間雷厲風行,大力整頓各地秀才、舉人、地主等官商勾結的情況,被所至之地的百姓稱為“當代包拯”。

也正是輾轉各地數十年的官場經驗,讓他明白了當地百姓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朝廷的問題,于是多次向皇帝上書提出建議。

劉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殺了你?劉墉的回答讓乾隆大喜

也正是如此,劉墉在數十年的官場生涯裡頗受乾隆的認可和賞識,在62歲時終于被乾隆調到了朝廷六部内擔任工部尚書,成為了乾隆的親信之一。

然而清正廉潔雖好,但在真正與皇帝相伴之後,他的直率有時反而會觸犯到乾隆。比如說某次下圍棋的時候,就因為赢了乾隆一局,差點惹怒了乾隆,讓自己的腦袋搬了家。

下棋力赢乾隆,巧言挽回皇帝顔面

衆所周知,棋類運動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曆史,圍棋更是從春秋戰國時期便正式出現,在上千年的曆史裡演化出了上億種博弈對局,而在下棋的時間裡,人們的精神高度集中,同時長時間地待着一起,往往也能拉近對陣雙方的心理距離。

劉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殺了你?劉墉的回答讓乾隆大喜

這也導緻了圍棋成為了古代社會裡君臣、友人相處時必有的活動之一。然而下圍棋雖然快樂,但是和皇帝下棋時,除了要考慮棋局之外,大臣往往還要考慮不少棋局之外的東西。

乾隆在忙了60多年退位後,突然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閑暇了起來,老人一閑下來,最喜歡的事就是找自己以前的老友娛樂一下。而在這其中,他最喜歡的就是找同樣年邁的劉墉下圍棋打發時間。

作為皇帝的乾隆從小就接受皇家的教育,琴棋書畫各方面的水準都非常高,再加上大臣們在面對乾隆時往往不敢用盡全力,常常故意賣個破綻讓乾隆赢棋,是以長勝不敗的乾隆也一直對自己的棋藝極其自信。而深谙官場之道的劉墉也在下棋裡深思熟慮,一直講究一個穩字,隻求讓乾隆高興。

劉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殺了你?劉墉的回答讓乾隆大喜

然而在某次下棋中,劉墉雖然還是一如既往地準備适當讓棋,然而乾隆卻使出了某種新學的下法,把劉墉殺了個措手不及。

這下可激起了劉墉的好勝心,不服輸的他一改棋風,哪裡還能考慮要給乾隆留點面子呢?馬上就專心緻志投入到了結局之中。此時的乾隆發現劉墉下棋開始認真了起來,還覺得很高興,心想這劉墉還刻意讓着自己,不知道使出全力,但很快乾隆就發現自己笑不出來了。

當乾隆故技重施時,劉墉全神貫注,終于發現了圍棋的解法,将乾隆打的節節敗退。年近古稀的乾隆發現自己局面不利之後,臉上就開始有些不太好看了。

随着棋局的僵持,乾隆和劉墉都開始不再聊天,氛圍反而變得嚴肅了起來。可惜的是劉墉一心想着嬴政,沒有注意到乾隆氛圍的變化,下了幾手之後便拿下了乾隆的勝利。

劉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殺了你?劉墉的回答讓乾隆大喜

然而劉墉還沒樂上幾分鐘,就發現自己大事不妙。原來輸了棋的乾隆發現自己使出了渾身解數居然都沒能赢下劉墉,再聯想起之前自己和劉墉下棋反倒是能大勝而歸,頓時就覺得劉墉這是在羞辱自己,等着看自己的笑話。

于是等到劉墉擡起臉來,便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劉墉,出口吓唬他說:“就這樣讓朕沒有臉面,不怕朕殺了你嗎”?

深知乾隆心性的劉墉馬上就聽出來,這次乾隆是真的生氣了,如果自己一個回答不好,怕是要到地府裡面下棋去了。

于是劉墉二話不說,馬上就起身跪在了乾隆的面前,開始想理由哄乾隆開心。人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力氣和腦力都會得到飛速的增長,劉墉也不例外,在短暫的思考後,馬上就想到了好的解釋理由。

劉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殺了你?劉墉的回答讓乾隆大喜

《清史稿》中記載,劉墉跪地後便向乾隆解釋,自己和皇上的棋藝有着天差地别,這次之是以能夠僥幸嬴乾隆一次,原因是自己的眼中和心裡隻能看到這局棋,但是乾隆在下棋裡看到的卻不是棋,而是清朝的萬裡江山。

自己赢得不過是一場勝利,但皇帝赢的卻是天下,怎麼可能會在這一局中與他斤斤計較呢?

這一番話把乾隆誇上了天,通過貶低自己眼光淺,誇贊乾隆有大局觀,在意的并非隻是一局勝負,而是天下的勝負。在給乾隆戴高帽子的同時,還暗示乾隆自己已經知錯,讓乾隆大人大量放自己一馬。

而原本還在氣頭上的乾隆在聽了劉墉的解釋後,馬上就轉怒為喜,頓時大手一揮表示自己不再計較,還要求下次劉墉要拿出真本事再次對打,不能放水。

劉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殺了你?劉墉的回答讓乾隆大喜

小結

當然,劉墉深知乾隆雖然已經退位,但依然算是個太上皇。如果下次再不小心赢了乾隆,那自己肯定沒有下次辯解的機會了,于是日後就再也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反而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在棋局裡故意留出不少破綻讓乾隆發現進而打敗自己。

也正是憑借着出色口才和眼力見,劉墉才最終得以壽終正寝,死後還被懷念他的乾隆要求嘉慶追封為“太子少保”,也真是應了那句話,伴君如伴虎啊。

參考文獻:

1、《清史稿》

2、《諸城縣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