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6岁的康熙用一群孩子生擒鳌拜,为什么不动用大内侍卫呢?

这一切都要从孝庄太后这个幕后玩家说起!

孝庄,史称孝庄文皇后,公元1613年出生于科尔沁草原,全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布木布泰寓意天降的贵人。她后来嫁给了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是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祖母。她一生辅佐了三个帝王,且都成就了非凡的大业。

16岁的康熙用一群孩子生擒鳌拜,为什么不动用大内侍卫呢?

利用一群孩子智擒鳌拜这一事迹,正充孝庄太后目光长远、智慧过人的代表案例!

鳌拜本是镶黄旗人,是满清开国元勋费英东的侄儿。据史料记载,鳌拜骁勇过人,随多尔衮入关后屡立战功,显赫的门第和卓著的武功使他扶摇直上,位至公爵。

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时候,顺治帝福临死于天花(有传说是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了),由年仅七岁(虚岁8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此时,因皇帝年幼,不能理事,顺治遗诏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共同辅政。

由于鳌拜军功卓著,虽排在托孤大臣末位,但论实力其实是最强的,而且他一贯野心勃勃,见皇帝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奶孩,对权力的欲望遂日益膨胀起来,逐渐走上了他的老主子多尔衮的路子,康熙的位子岌岌可危。

16岁的康熙用一群孩子生擒鳌拜,为什么不动用大内侍卫呢?

智擒鳌拜时,康熙还只是个16岁的大孩子,如果再往前推算,谋划搜罗小布库进宫时,估计小康熙只有十三四岁,断然不会有如此莫测心机和深远算计,这一切都只能是孝庄太后在幕后计划!

孝庄太后先是利用和亲策略到老索尼家求亲,壮大势力,并敕封索尼的孙女索额图之女赫舍里为皇后,抬高其身份。这一招直接把大清第一辅臣的势力收入麾下,从此索尼一派开始誓死效忠皇家,与鳌拜死磕到底。

由于索尼势力的站队,使得鳌拜篡权的进程大大推迟,也为后来利用索额图(索尼之子)收拾鳌拜留足了准备时间,埋下了伏笔。

至于为什么用一群孩子生擒鳌拜,而不动用大内高手(清朝时期应该叫内侍卫)?舞墨君觉得至少有以下三点考虑:

16岁的康熙用一群孩子生擒鳌拜,为什么不动用大内侍卫呢?

第一,为了避免走漏风声。

势力滔天的鳌拜不但把持军权,还身兼内侍卫大臣,他把皇宫里的侍卫甚至宫女大多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可以这样说,皇帝什么时候起床,早晨吃的什么饭,跟什么人见过面,说了什么等等,他都一清二楚。

所以,如果想动用内侍卫去生擒鳌拜,无异于提前告诉敌人消息,肯定会陷入被动局面,甚至可能直接触发鳌拜做鱼死网破的斗争!这是非常危险的,基本没有胜利的可能,因为当时鳌拜所掌握的力量明显大于皇帝。

第二,为了降低鳌拜的警觉。

从鳌拜担任内侍卫大臣,将眼线遍布安插到皇宫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看出此人警觉性很高,对皇帝的控制欲望很强。皇宫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第一时间传到鳌拜的耳朵里,更不要说人员调动了,比放个炸弹都响。

哪怕是这群小孩子布库进宫,鳌拜不也是第一时间去试探究竟吗?他通过现场察看,并赤手空拳一顿收拾,把这群小孩子揍得鼻青脸肿、毫无招架之力才放下戒心,允许他们留下来继续陪小皇帝玩耍。所以,别说动用内侍卫,成年男性都不可能,只能招小孩子。

16岁的康熙用一群孩子生擒鳌拜,为什么不动用大内侍卫呢?

第三,提前培养新生势力。

这些从满清各大家族中选出来的小孩子布库,可不单单是一个人,他们的背后是一个个家族,代表的是一股股势力。让他们陪伴皇帝身边,慢慢培养他们对皇帝的忠心,其实就是在把这些势力慢慢聚集到皇帝身边。

等到将来生擒鳌拜事成,一个个便是建立功勋的战士,封官拜爵之后再安排到重要岗位,可以直接达到控制未来局面的目的。而且小孩子容易控制和培养,比从现有人才中提拔要可靠的多。

后来,在索额图等人的精心设计之下,一群十几岁的小布库成功生擒了鳌拜,一举除掉了威胁康熙执政的最大障碍。从此,康熙才算真正走上了亲政之路,平三番、收台湾、剿灭葛尔丹,最终成为千古一帝!

16岁的康熙用一群孩子生擒鳌拜,为什么不动用大内侍卫呢?

不得不说,孝庄太后真的是一位智谋超群的女政治家,连续辅佐三代皇帝成就大业,说她是大清的奠基人都不为过。如果没有孝庄太后,可能大清在多尔衮篡权以后就陷入了混乱,后来的康乾盛世更无从说起。你总不能指望一个6岁的娃娃顺治还有一个8岁的娃娃康熙力挽狂澜吧?

欢迎关注舞墨君,每天学习一点谋略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