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到女博士的择偶标准,普信男恨不得钻地缝:这条件, 注定单身

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有响应的事要做, 在以升学为目的学生时代,当然是以学业为重,即便到了高中谈个恋爱,家长和老师都会棒打鸳鸯,更别说中小学时期的早恋会被杜绝。

人都说女人心海底针,如今的父母对孩子的那份操劳心,更是像雨像雾更像风,永远捉摸不定。

看到女博士的择偶标准,普信男恨不得钻地缝:这条件, 注定单身

孩子在高考前,父母都把恋爱看成洪水猛兽,生怕孩子一旦沾上就自毁前程;可孩子前脚刚跨进大学的校门,家长的态度就发生180度原地调头,各种催逼着孩子找对象。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生到了读博士研究生的年龄,少说也26、7岁。正是结婚、生育的黄金时期,对于还没有对象的姑娘们来说,即便自己能做到气定心闲,七大姑八大姨也早就忙成一锅粥,各种帮忙物色和张罗。

上海一女博士从小就独立自主,在个人情感和婚姻上,更显得淡定、长远、大格局,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大智慧。

她不顾世俗眼光,不在乎别人说长道短,非常别具一格地将自己的择偶标准公平出来,众人看后情不自禁地唏嘘:太高处不胜寒,叫普信男都望而生畏了。

看到女博士的择偶标准,普信男恨不得钻地缝:这条件, 注定单身
看到女博士的择偶标准,普信男恨不得钻地缝:这条件, 注定单身

在谈正事前,很有必要解释一下“普信男”这个新名词。所谓普信男,就是相貌(外在地)和能力(内在地)极为普普通通,却格外迷之自信(自恋)的男人。

上海女博士的择偶标准在网络上迅速传开,引来一阵又一阵热议:

有人说这位女博士择偶标准这么详细、周全,不愧是“喝足墨水”的文化人,思维缜密、考虑周全,从相貌到学历,再到实力,简直面面俱到,果真是精明的上海女人。

也有人说,男方的经济条件都这么好了,女博士此后人生都无需奋斗了,一张高学历文凭换张长期饭票,由此看来“吃过读书的苦,不用吃生活的苦”是句至理名言。

更有人说,女博士对男方都这么高标准了,自己除了高学历,还有什么看家本领呢?成功男人娶老婆不一定要看学历,但一定要秀外慧中,与自己情投意合。

看到女博士的择偶标准,普信男恨不得钻地缝:这条件, 注定单身

更有人说,女博士这择偶条件太苛刻了,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博士”学历,对女生来说并不是优势,很可能是劣势。因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里,女博士很难平衡家庭和事业。

要说女博士坚持自己的观点,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咬住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宁缺毋滥,说不定这世上就有这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发生。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钓的可不是小鱼小虾米,而是“王与侯”类的大鱼。其实仔细斟酌起来,女博士与姜太公很有异曲同工之处,到底是巧合还是效仿,我们就不必深究了。

女博士这样做,肯定有她自己的道理。在如今学历被贬值的市场上,“专科生让一下,本科生等一下,研究生请留步,博士生坐下来”的现象比比皆是。

看到女博士的择偶标准,普信男恨不得钻地缝:这条件, 注定单身

女生能有一张博士研究生学历在手,至少在智商、知识方面是高人一等的。常言道:好马配好鞍,人家本身学历很高,对配偶提高要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位女博士的择偶标准确实与众不同,不仅要求对方高富帅,还对其出身和家庭背景都有一定的要求。要是男生真有这么好的条件,人家娶一个白富美的年轻女子,岂不更有成就感、新鲜感?

那个对身份证号码有要求的标准,估计要伤害不少普信男的心了。男生多钱、一表人才还不行,还必须是土著的上海人。这个......,不知要激起多少人对上海人独特的感觉了。

看到女博士的择偶标准,普信男恨不得钻地缝:这条件, 注定单身

上海人的优越感

阿拉上海银,侬从哪个乡下来的?在上海人眼里,除了北京,其它的地方统统为乡下。

为此,上海人拉起仇恨被大家群起而攻之:“小气”、“吝啬”、“自私”、“胆小”。不过,上海男女平等方面,确实是全国人们的楷模:上海男人会买菜、做饭、洗衣服,这在社会地位提升的女生面前,就是最大的优势。

不忘初心,坚持做自己

我们都知道,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女博士到了女大当嫁的年纪,明知这样的择偶标准会引起争议,但她坚持自己的观点,也没有什么不对。

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事要做,学生时代以学业为重;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如果错过了黄金期,很有可以砸在自己的手里成为剩女一枚。

看到女博士的择偶标准,普信男恨不得钻地缝:这条件, 注定单身

身为高学历的女博士,本来就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毕竟学历相当的男生未必肯娶同等学历的女生。因为一山不容两虎,要是两个人都以事业为重,那么如何经营幸福的家庭、照顾好孩子,就是很大的问题。

高智商高学历的人才,未必有健全的人格,经营幸福的能力。婚姻不是做买卖,并不是一定要拿到天平上称出个谁轻谁重,或者在秤上争斤论两斤斤计较。

因此,我们在选择另一半时,虽然要保持理智、客观,但不要过于拘泥外在条件。毕竟内在的情感、三观、幸福力等需要在相互接触、了解、熟悉的基础上逐步流露出来,如果把物质条件卡得太死,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你如何看待女博士的择偶条件?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