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唐以后汉人的战斗力变差,不仅打不过异族,还被异族压迫百年

对于中国历史,很多人持有这样的一种观念:唐朝以后,汉族王朝在对外战争方面能力锐减,在无力消灭边患的同时,还有过被蒙古和满清灭亡的记录,这其中,原因何在?

个人认为:

异族政权的成长

在汉代,两汉先后有过“封狼居胥”和“燕然勒功”的辉煌记录,盛唐则有打遍周边无敌手的战功,而到了两宋,莫说和强大的辽金对抗,便是和西夏这种小国较量,大宋朝廷都要一边打一边送钱给西夏,不让事态扩大化。

为何唐以后汉人的战斗力变差,不仅打不过异族,还被异族压迫百年

其实这个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和异族政权的成长和演变有关。

两汉时代所面对的匈奴,本质上属于松散的部落国家。早在春秋时代,兵家祖师爷孙武子就曾提出,战争的胜负,首先在于政治(孙武子称之为“道”)。汉朝的政治体制,可以有效的将帝国的一切力量转化成战争资源,而匈奴则不同,匈奴作为一个松散的奴隶制部落国家,匈奴单于的号令,充其量对其直属的部落可以起到有效动员作用,至于匈奴别部(按:很多匈奴别部,比如后来的羯族,属于被兼并的部族)对于单于的号令,大多有出工不出力的心态。因此,在汉朝和匈奴的较量中,即便是匈奴取得胜利,但是在“大数优势”面前,依旧是汉朝占优势。

为何唐以后汉人的战斗力变差,不仅打不过异族,还被异族压迫百年

唐朝所面对的周边政权也多是这样。

而到了两宋,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两宋所面对的对手,不论是大辽还是大金,本身都是和宋朝一样的封建制政权,明朝所面对的清朝,也是封建制王朝。这就意味着,中原王朝起初具备的政治优势,在辽金等政权面前荡然无存,因此,尽管宋太宗、宋孝宗、崇祯皇帝等帝王都渴望对敌人来一个“犁庭扫穴”,但最末,宋太宗换来“高梁河战役”,而崇祯则收获了“萨尔浒惨败”。

新老政权交替

不过,即便是少数民族政权成长为能够和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封建政权,但是,一个封建政权吞并另一个封建政权,也并非容易的事情。辽代辽圣宗曾南征北宋,金朝的完颜亮也幻想一举荡平南宋,但最终多以失败收场。

而少数民族王朝能推翻中原汉族王朝,还需要时势来成全。

为何唐以后汉人的战斗力变差,不仅打不过异族,还被异族压迫百年

历史上,蒙元能灭南宋,一方面固然是蒙元实力强大,但是,南宋自宋度宗在位以后,其朝政腐败程度远胜以往,政治腐败影响军事,因此南宋灭亡也是情理之中。

满清灭明也是如此。崇祯帝在位时期,满清属于一个新兴政权,而大明朝此时在经过二百余年的发展后,已经沦为腐朽到一触即溃的地步,因此,以新兴打腐朽,最终的结果就是新兴取代腐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