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王朝的一种刑罚,由犯人自行执行,发明者上过美帝报纸

相信很多对古代刑罚制度有研究的朋友们,都会知道一种刑罚叫做立枷,这种刑罚盛行于大明王朝,要比斩首、车裂、分尸、腰斩、凌迟这些刑罚残酷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之前提到的这五种刑罚虽说也很残酷,但是都是那么短暂的几秒钟,痛苦也只会出现在那几秒之内,而立枷呢?立枷的行刑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不用行刑者,完全就是犯人自己将自己慢慢的折磨致死,这种刑罚还曾经上过美帝的报纸。

文/古史新谈

大明王朝的一种刑罚,由犯人自行执行,发明者上过美帝报纸

立枷这种刑罚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从字面意思上通俗来说的话,就是一种长方形的木架子,类似于木笼状,中间空心,上面可以固定住犯人的脑袋,在《水浒传》中,林冲曾被用木枷流放过,后面到了明清时期,木枷的重量被加到了近百斤。这样看上去似乎没有说得那么可怕,毕竟还没直接砍头呢。但是我们今天说的是立枷,与林冲的木枷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明王朝的一种刑罚,由犯人自行执行,发明者上过美帝报纸

立枷类似于运送死囚去刑场时所用的那种牢笼,上面可以固定住犯人的颈部,但是与之不同的是,立枷内部的高度是超过犯人的身高的,犯人为了防止被嘞窒息,只好使劲的踮起脚尖,尽力去给自己的颈部分担些重量,但是在长时间的行刑过程中,犯人还是会精疲力尽,最后窒息而死。这种刑罚的残酷之处,就是在于他的行刑时间十分漫长,并且还不用劳烦行刑者,完全是由犯人自行执行。

看到这里有人想要问了,到底是谁这么缺德,要发明出这样一种害人玩意出来?小编查阅了相关古籍资料,发现了这种刑罚的发明者名叫刘瑾,是大明王朝的一名太监。那刘瑾发明这件东西的动机是什么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是,刘瑾被朝廷抓去当了太监,受了宫刑非常的委屈,于是刘瑾为了报复,就发明了这样一种刑具,并且在发明问世之后,马上就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刑罚之一。

后来到了大明王朝崇祯皇帝执政时期,曾经问起了身边的大臣,大明王朝这种立枷刑罚具体是怎么行刑的,听完大臣们的描述之后,崇祯皇帝发出感慨:“此刑不仁,与明王朝之风不相匹也”。后来,立枷的发明者刘瑾被从家中发现了大量的黄金白银,数量足以让人结舌,结果被判处了凌迟3000多刀,以儆效尤。到后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也将刘瑾列为了当时中国最有钱的人。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评论讨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