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月笙初到上海滩,做过抛顶宫生意,后因一事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杜月笙是上海滩的大亨,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可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杜月笙之所以走上大亨之路,完全是因为一次意外。至于这场意外是如何发生的?我们还是要从杜月笙“抛顶宫”说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杜月笙初到上海滩,做过抛顶宫生意,后因一事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杜月笙出生于上海高桥镇,属于地地道道的苦出身,可即便如此,相比于其他孩子来说,杜月笙仍缺少双亲的怜爱,因为他的父母在早年就已经过世,小杜月笙只能与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缺少必要的管束,幼年时的杜月笙每日都与小混混们混在一起,久而久之便沾染了赌博的习气。至14岁时,杜月笙竟在赌桌上,差点输掉了自己的祖屋,气的外婆一家人将其送至上海,在十六铺水果行打工为生。

杜月笙初到上海滩,做过抛顶宫生意,后因一事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杜月笙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伶俐,很快便在水果行业中混出了名堂,甚至他自己还掌握了一套削果皮的绝招,引得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水果月笙”。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杜月笙发现自己虽然整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仍赚不到大把的银元,反倒是平时游手好闲的小癞子与二嘎子,却每天吃香喝辣,让他既疑惑又感到羡慕。二人究竟是从哪里得来的钱?杜月笙决定亲自调查一番。

小赖子与二嘎子也算是杜月笙的要好朋友,可是当杜月笙问到此事后,二人居然缄口不言,纷纷将话题引向他处,似乎对自己的发财门路相当避讳。杜月笙年纪虽小,却也算是久经江湖的老油条,看二人吞吞吐吐的样子,就明白他们是有事瞒着自己。

杜月笙初到上海滩,做过抛顶宫生意,后因一事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杜月笙等到小癞子与二嘎子走后,他乔装打扮,在后面紧紧盯着二人。绕过了几条街后,他发现小癞子和二嘎子先是嘀咕一番,接着二嘎子便挤进一处拥挤的人群,而小癞子却在一旁紧紧的盯着同伴。不一会,二嘎子动手了,只见他在人群中熟练地挤了几下,楞是将旁边一个男人的帽子打掉,接着他拾起帽子快速抛出,再看此时的小癞子,早已经稳稳接住帽子,随即消失在巷尾处。丢失帽子的男人指着小癞子大喊抓贼,见他已经消失,便要回头抓二嘎子,可当他转过头来后,却哪里还见二嘎子的踪影?

杜月笙将一切看在眼中,顿时明白了小癞子和二嘎子的“生财之道”,随后他紧追几步,直接将二人捉住。小赖子与二嘎子见来人是杜月笙,倒是松了一口气,可杜月笙却不依不饶,非要拉着二人去见官,吓得他们连连求饶。事情的结局也很有戏剧性,二人并没有被杜月笙“绳之以法”,反倒是偷帽子团伙中,又多了一名骨干成员。三人将偷来的帽子卖掉,换来几块大洋后喝了几顿小酒,顿感爽快无比,于是便为自己的营生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抛顶宫,“顶宫”指的就是帽子。

杜月笙初到上海滩,做过抛顶宫生意,后因一事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小癞子和二嘎子告诉杜月笙,如果想要每天都生活滋润,必须要对抛顶宫勤加练习,否则被人捉住,少不了被一顿痛打,还要去吃牢饭。杜月笙天生聪明,只练习了几次,便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想取帽子,一挤就到手了,帽子到手之后,他随手抛出,简直又快又准,随着屡屡得手,他甚至还成为了团伙中的核心人物。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杜月笙收到可靠消息,称过几天英国人将在电车公司门口,召开电车通车典礼仪式,届时会有许多名人出席到场。听闻此语,杜月笙及团伙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毕竟当时的有钱人都戴着礼帽,便偷一顶卖掉换钱,便足够三人吃用半月,于是团伙成员一拍即合,准备在典礼当日干一票“大”的。

杜月笙初到上海滩,做过抛顶宫生意,后因一事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杜月笙到了典礼这一天,带着小癞子和二嘎子早早来到现场,物色合适的对象下手。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彻底令他震惊,只见在一辆电车中,出现了三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他们谈吐文雅风度翩翩,与英国人进行着欢快的交流,俨然是一派“人上之人”的作风。其实此时的杜月笙还不知道,这三人正是郑伯昭、虞洽卿以及朱葆三,他们无一不是政商界的翘楚。

见此情景杜月笙方才明白,原来人的一生还可以如此风光,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人上人”,更见识了一种平生未见的“大世面”。此时有人在一旁议论,别看他们三人现在神气十足,可是他们之前也都是苦出身。此语仿若炸雷一般,在杜月笙的耳中久久回响,杜月笙也登时被“炸醒”,他不想再混日子,他也要做“人上人”,也要像车里的人一样,成为别人口中的神话。

杜月笙初到上海滩,做过抛顶宫生意,后因一事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从此之后杜月笙退出抛顶宫团伙,想方设法的拜在当地大亨黄金荣的门下,成为了一名小门徒。直至后来,杜月笙靠着自己的圆滑与机智,得到了黄金荣及其夫人林桂生的重视,渐渐以做生意发家,终成一代上海大亨,实现了人生的完美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