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文 | 舒舒

我司所有人都知道,当年我从北京跑来上海就是为了谈个恋爱,老板面试我时问我干嘛来了,我说因为我谈了个在上海的男朋友,老板当时问我,那要是分手了怎么办。

事实证明,男友真的变了前任,老板不仅慧眼识我,背后还藏了个预言家身份,自此我对上海的爱情神话破的一地稀烂。

小三文学和舔狗音乐陪我度过整个阴影期,张三苏格拉底带我重拾整个世界,当我开始面朝大海读起了卡夫卡,老板和我说,你去看看《爱情神话》,再找个车出篇内容。

我慌了,慌的不是作为车圈文员要写内容,慌的是老板让我一个为爱满身伤痕的女孩子去看爱情片,我满脑子都是——我会不会当场暴风哭泣,我会不会晚间开始网抑云,我会不会想起狗前任,今晚的电热毯看来要开到最热了......

事实证明,我很好,我开始对爱情燃起了新的憧憬,因为片中唯一最“爱情神话”的老乌也是片中唯一领盒饭的角色,我悟了,这就是在上海相信爱情神话的下场。

当然,开个玩笑,片子还是强烈推荐的,我一个上海朋友和我说,他爸二刷就因为觉得那是自己的童年,而我,一个北京长大的姑娘,对电影取景的几条主要街道——五原路、安福路、武康路等相邻街道燃起了浓厚兴趣。

开什么车去呢,我在资源库里找了许久,选择了R汽车的Marvel R,只因为它和《爱情神话》一样,都是原汁原味的“上海宁”。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真的,去看了片子你就会知道,这哪里是爱情神话,这是爱情神贵。

几条街道的确是原汁原味的老上海,但它们也是现今上海最贵的地段之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它们的身价,片中男主破破烂烂的二层小洋房可以走着去郭敬明在上海的豪宅,大家都是按千万和亿计数的人。

我开着Marvel R在路上,经常遭遇的场景就是前面保时捷,后面M系大佬,帮帮忙,只有蓝色的我在路上是一股小资清流好伐。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先从影片中唯一露出过路牌的五原路说起。

百度百科给五原路的介绍——五原路是上海少有的不通公交的马路,一头连着常熟路,一头连着武康路,从头走到底大概十分钟不到。

百度百科的官方介绍文艺气息都如此呼之欲出,可见五原路风景不一般,当进入这片曾经是法租界的街道后,车内后视镜风景是这样的——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没错,这片区域都是过去的法租界,五原路更是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25年-1930年,原名赵主教路,1943年改名五原路并沿用至今。

行在五原路上,有高大的法国梧桐在深冬风中留不住树梢仅剩的那点枯叶,有装潢小资的街边餐厅管不住三明治的味道飘进旁边的西装定制店,有五金店铺的老板不看店,只顾着和一旁水果铺阿婆不知在聊些什么频频露出笑颜。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我在五原路转了不下四圈,不见爱情,只见缩影,那是时代的缩影。

这条从头走到底只需要十分钟不到的马路,却拥有周边最迥异的建筑风格,老式花园洋房混杂在新式里弄和高层住宅之间,前后左右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风景。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在五原路上路过的人,有曾经在华东神学院进修的神父修女们,后来牌子摘掉,变成了一所民办的进修学院;

有中国儿童连环漫画的开创者“三毛之父”张乐平,在1950年6月至1992年9月住在这里,后来政府对张乐平旧居进行修缮,于2016年开始对公众开放;

还有著名儿童剧作家、导演任德耀居住在五原路205弄5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碧珍住在五原路212弄5号;著名工商业人士洪念祖住在五原路212弄10号;著名侨商蔡昌住在五原路212弄16号;著名画家江寒汀住在五原路248号;著名京剧、昆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住在五原路253号;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的徒弟言慧珠居住在五原路258号;著名“钢铁大王”朱恒清居住在五原路283号等等......

就是这条十分钟就能走完的路,你踩下的每一步,都很可能和半个世纪前的某个脚印重叠,踏碎跨越半个世纪来自同一棵梧桐树上的落叶。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如今这里依然慵懒静谧,在这条路上走过的人,都极其喜欢用眼神和手势进行交流。

比如我拍照时刚好一个大叔推着摩托车路过,其实我没有要拍他,但他以为我要拍他,他就冲我不停摆手示意我不要拍他,这要是放在北京不想被拍就会大声问“你干嘛呢”,但在五原路,静谧是踏在这条梧桐马路上每个人都墨守成规的礼仪,哪怕是拍照取景的网红,也几乎用旁人听不到的声音交流。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除了开放的旧居,现在的五原路还有什么?

和《爱情神话》中所有上海人最爱做的一件事情一样,这里百分之七十是咖啡店,剩下百分之十是水果店,百分之十是餐厅,还有百分之十是花店和成衣铺。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五原路中间还连着乌鲁木齐路和常熟路,这两条路我不要太熟悉,探过几次的公路商店(《我是街上的游魂,而你是闻到我的人》)就在乌鲁木齐路,这里从头到尾,从左到右,从南到北都是上海叫得出名的酒吧餐厅。

我相信上海这几条马路一定没有拓宽过,因为Marvel R作为一款中型SUV,走在这几条路上都会觉得有些像横行的螃蟹,占了整条街道。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我们随意挑了条看上去人多的路扎了进去,路边大大的指示牌写着——安福路。

这也是一条不超过1000米长的马路,《爱情神话》开篇男女主一起看的那场话剧如果真实发生,那一定在离他们两家步行就能到的这条安福路上,因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就位于此。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其实安福路以前叫巨泼来斯路(Dupleix Route),听名字就有一股法租界味道,官方说这是音译自18世纪中期,法属印度殖民地一位最高行政长官的名字,后来1943年,汪伪政权接收上海时,用江西地名正式将这里改名为“安福路”。

抗战胜利后就任上海市市长的吴国桢宅邸就位于安福路201号,他曾是周恩来总理的中学同窗,担任过蒋介石的私人秘书,29岁就高居汉口市市长,曾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而今这里遍布开在格子间的Brunch,最新式的甜品店,最奇异的买手间,不用上班的男男女女惬意的在梧桐树影下品尝咖啡红茶与芝士色拉。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但只要抬头望,好像也能看到《爱情神话》电影中那些人生活的痕迹。

楼顶人家绑的几顶圣诞帽,给这个冬日增添了许多氛围——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板鸭腊鱼腊肉晒在窗外,尽管那块鱼肉上遍布的“小可爱”着实让人倒了胃口,倒也不失市井的年味——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在一家咖啡店和成衣店中间夹着一个小小的铁门,显然,从门上去就是这户人家的房子,不知道他们是否偶尔也会在灯泡坏掉时,对着楼下的熙攘骂上一句“册那”——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安福路接着的有武康路,这条长1183米的路也拥有老上海最独特的记忆。

我摁下Marvel R方向盘上的语音键,下达指令“导航到武康路”。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始建于1907年的武康路一开始叫福开森路,是以美国人福开森姓氏命名的。清末洋务派大臣盛宣怀受李鸿章所托督办南洋公学,也就是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苦于找不到现代大学管理人才时,遇到了福开森在上海逗留,就聘请其为监院(相当于现在的教务总长),福开森上任后为了方便师生出行修建了这条马路,后来法租界在扩大地方时,与上海宁波同乡会“四明公所”发生冲突,又与英、美、俄等国产生了矛盾,福开森从中调停,民众为了感谢福开森便将这里亲切称为福开森路。

其实在1914年这里正式划入法租界之前,武康路基本是一条土路,遍布菜园农舍河道与散落坟丘,后来法国第一任驻沪领事明梯尼按照当时西方的城市建设理念对这里重新进行了整体规划,并以武康路为中心向周边推进同样规划,才有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模样。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武康路的历史娓娓道来可以说上许多。

好比1914年划入法租界后,由于受来自法兰西科技、资金、文化的强力推动,这里及周边成为以武康路为标志的法兰西社区,西方派驻沪上的官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多都居住在此,那句“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也曾在这条路上吠叫许久。

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3个月的浴血奋战上海最终被日军攻陷,以武康路为中心的法租界进入了4年之久的孤岛期,而相比当时整个欧洲与中国的局势,这片小小的孤岛反而因租界身份相对安定,许多来自各地的商贾富豪纷纷携巨款涌进这里躲避战乱,自此武康路进入了一个畸形繁荣的发展期。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日本交恶,侵华日军占领上海法租界,武康路沦陷。

1943年法国宣布放弃以武康路为中心的法租界,汪伪政府乘机宣布接收法租界,并将武康路所在的法租界改称为上海市特别第八区,但因为汪伪政府不被国内外社会认可,也不被国内民众接受,周佛海、胡兰成及汪伪上海市市长等人向汪精卫提出,将接收的租界200多条以外国人命名的马路,全部改成以中国各省市及部分县级行政区域名称命名以收人心,汪精卫听罢接受建议之后决定照办。

因为当时的福开森路遍布洋人和上海滩的政要富商,汪精卫对这里给予了特别关注,凭借其多次途径武康上莫干下留下的美好印象,他表示,武康莫干山虽在山区,但和福开森路的环境氛围极为相似,洋人富商都爱往那边跑,就将福开森路以武康命名吧。

自此,上海滩的武康路再无停下过喧嚣。

武康路390号,全球500强企业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所在地就在这里,我也算是带着Marvel R回了趟老家。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关于武康路的现在,想必我不多说也声名远扬,武康大楼、宋庆龄故居、黄兴故居、周作民故居、北平研究院旧址、巴金故居、民国总理官邸等等皆坐落在此。

我和Marvel R来到武康路和安福路的交界处,BM店铺门口男男女女组成一道光鲜亮丽的风景线,新开的野兽派旗舰店装修的宛若城市中的仙林奇境,街道两侧是许多网红匆忙拍照录制的身影。

我在路口等红绿灯时偶遇了一份年轻人的爱情。

那是一对年轻男女,男生穿着Nike的短风衣黑色长裤和RedWing的靴子,女生包裹着大衣掩不住的雪白修长脖颈,我窥见上面落着一条梵克雅宝的项链,等红绿灯期间我听见男生在和女生谈论出国留学期间和家里出现的一些问题,再看两人的双目,里面荡漾着我许久没见过的爱情流波。

后来我去楼顶想给Marvel R拍张好看的照片,一对打扮同样精致的情侣在天台相拥拍照,女生笑声清脆,我一个失神手一抖就错过了最后有日光的完美角度,从上到下拍了个寂寞。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和《爱情神话》观影后得到的畅快不同,真实走在电影里的街道上,这里不见电影中一个个中年人,只有不少的年轻荷尔蒙搞得我稍显怅然。

我到底在开着Marvel R找些什么,坦白说这种压马路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我也给不出太做作的总结宣言,我就觉得我真实在上海。

在十万一平米的路上,疾驰而过我看到许多这样晒在路边的衣服——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在十万一平米的路上,疾驰而过我看到许多这样卖零食的小铺——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在十万一平米的路上,疾驰而过我看到许多这样摆满画的小屋——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户口在外滩的正宗上海人超超和我说,这一看就是和电影里的男主人公一样,拿自己画的画出来卖,卖一张就能喝半年咖啡的本地爷叔开的铺子。

要说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一个阿姨骑着自行车,身后背着一只可爱的粉色海豚气球,我想她的家里一定有可爱的孩子在满心欢喜地等她回家——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我还看到梧桐树下,一位阿姨在夕阳中静坐——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后来我觉得没什么可拍的,把车停到路边准备再撸最后一张照片就撤时,一个同样背着相机的男孩过来问我,你用的是富士吗?

我说是,他说他很喜欢富士,但是自己用的是索尼A7,可不可以加个微信。

我愣了一下,回答道:不好意思,我有男朋友了。

十万一平米的上海街头,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轧马路

我不相信这里的爱情,中年的爱情神话不信,年轻的更不信,哪有什么爱情神话,还是那句话,这里疾驰而过的时光剪影中只有神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