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再来重新回顾一下为什么“刘备得卧龙凤雏还是不得天下”的梗

相信喜欢三国的朋友,经常都听到一句这样的预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么问题也来了,同时也是大家长期以来一直讨论不休的问题:即刘备不但得到卧龙诸葛亮,又后面经诸葛亮推荐得到了凤雏庞士元。也就是说两人都在刘备帐下做事,那刘备不是如虎添翼,扫荡群雄,统一江山岂不是不在话下了?

我们再来重新回顾一下为什么“刘备得卧龙凤雏还是不得天下”的梗

但可惜,天下万事往往又事与愿违。照理说,预言中所说得一个就可以安天下,那他同时得了两人,按这个逻辑应该是可以横行天下所向无敌才对。可现实是偏偏得了两了,又死了一人?我们仔细去看这句话就能发现,这句话是说得一可安天下,并没说得二可安下。所以有许多人认为,两人同时存在应该是二者相冲。当然也有人猜测应

有后半句,叫“得二必殒一人”,当然都是后世臆测而已,没实质根据。大家知道孔明和庞统都是奇门高手,对相术学也有相当的研究,诸葛亮更是一个预言家。所以从相学上解释,是不是二人命格相冲,不可兼得呢?

我们再来重新回顾一下为什么“刘备得卧龙凤雏还是不得天下”的梗

其实啊,很多人在分析“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个梗的时候,都往往忽略掉了现实。因为,预言和相学

都是是似而非的东西。而人们对这种似是而非的东西非常的热衷,就像有没有外星人存在一样,对这种听得到而看不到的话题常常是讨论地不亦乐乎,更是乐此不疲,所以就往往模糊了实际。

我们再来重新回顾一下为什么“刘备得卧龙凤雏还是不得天下”的梗

什么是实际呢?实际情况,也并不是二人什么命理相冲,不可兼得。这还得从刘备打益州开始说起,且听小编细细道来。话说

刘备得到卧龙凤雏相助以后,很快就打起了益州的主意。后来,刘备包围雒城时,命庞统率众攻城,可不幸的是庞统不小心被流矢射中,就这样倒地身亡了,死得非常利索。后来,刘备把他葬在了落凤坡,所以才有《三国演义》

里的那一出戏,庞统自知是落凤坡才觉得自己会殒命于此。

我们再来重新回顾一下为什么“刘备得卧龙凤雏还是不得天下”的梗

庞统死后,诸葛亮也十分惋惜,因为这样诸葛亮

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可以说,刘备方能拿得出手的谋士除了诸葛亮,几乎没啥智商爆表的人才了。在刘备夷陵战败病死白帝城以后,诸葛亮压力就更加大了,因为整个蜀汉几乎都是诸葛亮一个人在撑着,而他事事又亲力亲为,落下了很多病根。后面,为了完成刘备遗愿恢复中原,他写下千古名作《出师表》,发起了一场讨伐曹魏的北伐战争。

然而你可以看出在整个北伐的过程中又是除了诸葛亮是个重点以外,其他的谋士干将都只是他的陪衬,这就导致了全局都得靠他一个人顶着。

我们再来重新回顾一下为什么“刘备得卧龙凤雏还是不得天下”的梗

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有个限度,诸葛亮也不是什么超人,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处处都是诸葛亮一马当先,身心疲惫的诸葛亮自然也就染上了许多病疾,而这些都在北伐的大动作下得到了爆发。在第五次北伐之中,他才会因劳碌过度而病死在五丈原。

我们再来重新回顾一下为什么“刘备得卧龙凤雏还是不得天下”的梗

其实,说白了,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刘备的势力最弱,并不在于他地盘最弱,而是他手下能谋略天下的人才太少,除了诸葛亮,基本没什么旷世奇才的人物为他效力。而曹操孙权不同,帐下人才济济,特别是曹操方更是藏龙卧虎。而卧龙庞统在那个时代也只是三国时期

众多谋士中的其中两人而已,并没有比谁谁谁更聪明,又比谁谁谁更能打仗,所以就算二者皆在,刘备也不可能统一天下,因为天下在三国时期已经转势了,三国其实就是这个势的转折点。诸葛亮也

是看破而心有不甘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