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再來重新回顧一下為什麼“劉備得卧龍鳳雛還是不得天下”的梗

相信喜歡三國的朋友,經常都聽到一句這樣的預言,“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那麼問題也來了,同時也是大家長期以來一直讨論不休的問題:即劉備不但得到卧龍諸葛亮,又後面經諸葛亮推薦得到了鳳雛龐士元。也就是說兩人都在劉備帳下做事,那劉備不是如虎添翼,掃蕩群雄,統一江山豈不是不在話下了?

我們再來重新回顧一下為什麼“劉備得卧龍鳳雛還是不得天下”的梗

但可惜,天下萬事往往又事與願違。照理說,預言中所說得一個就可以安天下,那他同時得了兩人,按這個邏輯應該是可以橫行天下所向無敵才對。可現實是偏偏得了兩了,又死了一人?我們仔細去看這句話就能發現,這句話是說得一可安天下,并沒說得二可安下。是以有許多人認為,兩人同時存在應該是二者相沖。當然也有人猜測應

有後半句,叫“得二必殒一人”,當然都是後世臆測而已,沒實質根據。大家知道孔明和龐統都是奇門高手,對相術學也有相當的研究,諸葛亮更是一個預言家。是以從相學上解釋,是不是二人命格相沖,不可兼得呢?

我們再來重新回顧一下為什麼“劉備得卧龍鳳雛還是不得天下”的梗

其實啊,很多人在分析“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個梗的時候,都往往忽略掉了現實。因為,預言和相學

都是是似而非的東西。而人們對這種似是而非的東西非常的熱衷,就像有沒有外星人存在一樣,對這種聽得到而看不到的話題常常是讨論地不亦樂乎,更是樂此不疲,是以就往往模糊了實際。

我們再來重新回顧一下為什麼“劉備得卧龍鳳雛還是不得天下”的梗

什麼是實際呢?實際情況,也并不是二人什麼命理相沖,不可兼得。這還得從劉備打益州開始說起,且聽小編細細道來。話說

劉備得到卧龍鳳雛相助以後,很快就打起了益州的主意。後來,劉備包圍雒城時,命龐統率衆攻城,可不幸的是龐統不小心被流矢射中,就這樣倒地身亡了,死得非常利索。後來,劉備把他葬在了落鳳坡,是以才有《三國演義》

裡的那一出戲,龐統自知是落鳳坡才覺得自己會殒命于此。

我們再來重新回顧一下為什麼“劉備得卧龍鳳雛還是不得天下”的梗

龐統死後,諸葛亮也十分惋惜,因為這樣諸葛亮

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可以說,劉備方能拿得出手的謀士除了諸葛亮,幾乎沒啥智商爆表的人才了。在劉備夷陵戰敗病死白帝城以後,諸葛亮壓力就更加大了,因為整個蜀漢幾乎都是諸葛亮一個人在撐着,而他事事又親力親為,落下了很多病根。後面,為了完成劉備遺願恢複中原,他寫下千古名作《出師表》,發起了一場讨伐曹魏的北伐戰争。

然而你可以看出在整個北伐的過程中又是除了諸葛亮是個重點以外,其他的謀士幹将都隻是他的陪襯,這就導緻了全局都得靠他一個人頂着。

我們再來重新回顧一下為什麼“劉備得卧龍鳳雛還是不得天下”的梗

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有個限度,諸葛亮也不是什麼超人,在内憂外患的局面下,處處都是諸葛亮一馬當先,身心疲憊的諸葛亮自然也就染上了許多病疾,而這些都在北伐的大動作下得到了爆發。在第五次北伐之中,他才會因勞碌過度而病死在五丈原。

我們再來重新回顧一下為什麼“劉備得卧龍鳳雛還是不得天下”的梗

其實,說白了,曹操孫權劉備三方,劉備的勢力最弱,并不在于他地盤最弱,而是他手下能謀略天下的人才太少,除了諸葛亮,基本沒什麼曠世奇才的人物為他效力。而曹操孫權不同,帳下人才濟濟,特别是曹操方更是藏龍卧虎。而卧龍龐統在那個時代也隻是三國時期

衆多謀士中的其中兩人而已,并沒有比誰誰誰更聰明,又比誰誰誰更能打仗,是以就算二者皆在,劉備也不可能統一天下,因為天下在三國時期已經轉勢了,三國其實就是這個勢的轉折點。諸葛亮也

是看破而心有不甘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