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年一战,摧毁四大帝国,牺牲毫无荣誉,沙俄:我们唯一的过剩物资就是人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有暴力冲突,至今已经打了无数战争,有复仇的、争夺美女的、抢占领土的、争夺王位的甚至还有踢足球踢输了的,但论起破坏力,都不能与发生在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比。

今天就谈谈发生在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二战那么规模庞大、历时悠久,但也爆发了很多惨烈的经典大战,整个过程跌宕起伏,各种戏剧性的反转层出不穷,充满了故事。

先说说战争的导火索,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本有活命机会,但他在遭遇炸弹袭击后仍继续在萨拉热窝的敞篷车行程,结果成全了塞尔维亚杀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塞尔维亚的老大沙皇俄国向奥匈帝国宣战,德国向沙俄、法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奥匈帝国宣战,大战就这样全面爆发了。

百年一战,摧毁四大帝国,牺牲毫无荣誉,沙俄:我们唯一的过剩物资就是人

协约国(绿色)、同盟国(黄色)对峙局势

有意思的是,交战的主要国家王室都是亲戚,这要追溯到英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号称欧洲的祖母,孙子是一战时的英王乔治五世,外孙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外孙女婿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有人戏称是“表兄弟的战争”。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新兴大国德国随着实力上升,早已不满现有世界秩序,主动挑战守成大国英、法,抢占更多“阳光下的地盘”,这就是一战的主要原因。

两大阵营,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来倒戈)为主的同盟国,以英国、法国、俄国(后来美国、日本加入)为主的协约国,都坚信自己会很快赢得胜利,最乐观的估计是6到8周结束大战,然后表兄弟们再坐下来收拾烂摊子。

百年一战,摧毁四大帝国,牺牲毫无荣誉,沙俄:我们唯一的过剩物资就是人

表兄弟们(左起:英王乔治五世,沙皇尼古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

万万没想到,仗一旦打起来,就没那么容易结束。精心筹划的战争大戏正式上映,总是各种意外,完全不按剧本来。

德军在西线受挫。

德国战前制定的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原本是个精妙绝伦的战略进攻计划,但德军总长小毛奇却违背了老总长施里芬的遗言“切莫削弱我的右翼”,在西线左、右两翼的兵力分配上,将施里芬1:7的比例改为1:3,这一平庸的修改被称为“足以使汉尼拔或菲特烈大帝在九泉下捶胸顿足!”结果,德军的西线攻势被英法联军顶住,8周击败法国的计划泡汤。

俄军在东线攻入德国。

“施里芬计划”原本是要打协约国一个时间差,在东线,俄国蜗牛般的运输体系至少要6到8周才能动员完毕,而高效运转的德军可利用这段时间迅速打败法国,再回过头来对付俄军。然而,在法国的鼓动下,俄军动员开始15天就发动进攻,攻入了东普鲁士,这就迫使德军从西线抽调兵力支援东线,提前陷入两线作战的末日模式。

百年一战,摧毁四大帝国,牺牲毫无荣誉,沙俄:我们唯一的过剩物资就是人

施里芬计划

西线战场陷入僵局。

战争的第二年、第三年,就是一场“拉锯”的过程,在西线,德国先发动凡尔登战役,英法回敬索姆河战役,两次战役都是“守强攻弱”,数百万人的大厮杀。防守的一方运用重机枪和远程火炮大量杀伤进攻一方,每一次进攻都被赶回到原点,双方共计伤亡200多万人。后人评价说,这不是战争,而是毫无意义的杀戮。

百年一战,摧毁四大帝国,牺牲毫无荣誉,沙俄:我们唯一的过剩物资就是人

战斗中的德军

东线德军大败俄军。

攻入德国本土的俄军战备极差,后备部队甚至十个人才配一支步枪,很快被德军在坦能堡击败。之后,德军和奥匈军联合发起大攻势,俄军全线溃败,损失超过200万人。但正如沙俄陆军大臣所说“人是我们唯一过剩的东西”,俄国拥有无尽的人力和领土缓冲,并没有就此崩溃。

海上决战。

德国公海舰队为打破英海军封锁,主动挑战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在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展开决战,这是战列舰时代最大也是最后一次舰队决战。双方舰炮互轰,共有18万多吨舰船永沉北海海底。德舰队虽然重创英舰队,但并没有冲出欧洲大陆。有人评论:德国人攻击了牢狱看守,但仍然被关在牢中。

百年一战,摧毁四大帝国,牺牲毫无荣誉,沙俄:我们唯一的过剩物资就是人

德国公海舰队

俄国退出战争。

被德奥联军打得节节败退的俄军在1916年突然来了个大爆发,歼灭了150多万战斗力薄弱的奥匈军,迫使德军从西线抽出部队援助奥匈帝国。但这也是俄军最后的亮点,胜利最终压垮了俄国。在内忧外患中,俄国爆发二月革命,罗曼诺夫王朝寿终正寝。紧接着十月革命爆发,苏俄向德国割地求和,退出战争。这一记闷棍让协约国始料不及,胜利的天平仿佛向同盟国倾斜。

百年一战,摧毁四大帝国,牺牲毫无荣誉,沙俄:我们唯一的过剩物资就是人

准备发动攻击的俄军

次要战场的作战。

除了东西线主战场,还存在巴尔干战场、意大利战场等次要战场,巴尔干战场是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各自选边,小打小闹。意大利临阵从同盟国反水,加入协约国对奥匈作战,但双方战斗力都不强,把这条战线打成了鸡肋。土耳其加入德奥阵营对英法俄宣战,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英国当时的海军大臣,后来的首相丘吉尔策划了一场加利波利登陆战,遭到当时的守军师长凯末尔,后来的土耳其国父的坚强反击。丘吉尔因为这场惨败几乎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美国参战。

与苏俄媾和后,德军从东线腾出手来,在西线发动最后攻击,仍没达到彻底击败英法的目的。与此同时,德国在大西洋发起无限制潜艇战,肆意击沉中立国商船。一直中立观望的美国以此为借口,加入协约国参战。百万美军进入法国,和英法联军发起总攻,德国败局已定。

百年一战,摧毁四大帝国,牺牲毫无荣誉,沙俄:我们唯一的过剩物资就是人

威尔逊总统向德国宣战

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相继投降,德国在各条战线也支持不住了。德皇威廉二世只好派外交大臣前往法国求和。谈判以这样的对话开始。

协约国总司令福熙:“你们来干什么?”

德方:“我们来听听停战建议。”

福熙:“我们没提过什么停战建议,我们很乐意继续打下去。”

德方:“可我们打不下去了,需要听听你提的条件。”

福熙说:“这么说你们是来求和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百年一战,摧毁四大帝国,牺牲毫无荣誉,沙俄:我们唯一的过剩物资就是人

福熙元帅的列车

德国别无选择,只能向协约国投降。这一天是1918年11月11日。历时4年的大战告终。这场大战,摧垮了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和土耳其帝国四大帝国,严重削弱了两个世界性大国英国、法国。

“老欧洲”受伤最重。无数欧洲人抱着为国而战的正义信念投入战争,遭遇的却是无谓牺牲、互放毒气、击沉商船等赤裸裸的屠杀,传统的“骑士精神”从此沦丧,整个欧洲在经济、文明、道德、人性上全面倒退。

也有新兴强国火中取栗。从大战爆发开始,美国靠着接不完的订单发了横财,经济出现了“战争繁荣”。随着战争的进程,德国势力渗透到美国的后院拉丁美洲,前往英法的美国商船在大西洋上受到德国潜艇的无差别攻击,美国人的中立态度开始动摇。

威尔逊总统宣称,必须在和平和正义之间做出选择,当然,还得考虑到借给英法的巨额贷款,如果协约国失败就会全打了水漂。最终,美国选择了参战,开始登上世界舞台之巅。

百年一战,摧毁四大帝国,牺牲毫无荣誉,沙俄:我们唯一的过剩物资就是人

被炮火摧毁的法国小城

大战中,趁着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巩固了在中国东北的殖民利益,还利用对德宣战的机会攫取了青岛,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在坐收渔利的同时,日本的野心和实力都在膨胀,逐渐在远东取得支配地位。但不要忘了,所有命运赐予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总有一天要偿还。

战后,英、法力不从心,德国心怀怨恨,美国日益崛起,日本野心勃勃,苏联积聚实力,停战不过是二十年的休战,新兴大国还要继续挑战守成大国,革命和局部战争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酝酿着更大的世界战争。

(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