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战诡异的一年,四大帝国接连崩溃,究竟什么令德国人耿耿于怀?

发生在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这场本该是欧战人关起门打的战争最终波及全球。

一战诡异的一年,四大帝国接连崩溃,究竟什么令德国人耿耿于怀?

四年多中,几十个国家的几千万人不幸卷入这场冲突,更为不幸的是,当时科技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式武器,飞机、坦克、远程大炮甚至毒气开始出现在战场,人类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大家耳熟能详,然而,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的二十年中,战败的德国反复提到那场战争的“不公”,德国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德国被人从后面捅了刀子”。

当然,侵略者发动战争时总是会找一些借口,打了败仗又总是会推卸责任。然而一战毕竟不同于二战,它是帝国主义因分赃不均而进行的一场赤裸裸的火并,可以说没有什么正义。

抛开这一点再来审视这场战争,决定一战战局的1918年确实发生了一些神奇的事,而这些事又发生在对交战双方都至关重要的时间点,最终导致同盟国土崩瓦解和战争的突然结束。

一战诡异的一年,四大帝国接连崩溃,究竟什么令德国人耿耿于怀?

要知道,当年11月战争即将结束时,德皇威廉二世还在西线比利时的指挥部亲自指挥,百万德军也分布在西线各战场等待进攻命令,协约国军队更是没有一兵一卒打到德国本土。

战争的最后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协约国感到胜利来得如此突然,而同盟国特别是德国的投降也是来得如此突然。

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历时四年多的一战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914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年,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进攻。在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奋力抵抗,德国人速战速决的计划宣告破产。此后,双方修筑战壕转入惨烈的阵地战。

在东线,俄罗斯的进攻令德军腹背受敌,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不断抱怨东线兵力不足。开战第一年,交战双方都未取得重大突破,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一战诡异的一年,四大帝国接连崩溃,究竟什么令德国人耿耿于怀?

1915年—1916年为第二阶段。1915年春季,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线,英法联军发动了两轮大规模攻势,结果却是己方伤亡惨重。当年4月,德军在反击中首次使用了毒气。这一年,英法联军伤亡高达百万人,德军也有超过60万的伤亡,战事仍处胶着状态。

进入1916年,交战双方都把这一年看作决定性的一年,相继爆发了“三大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从2月起,德军连续激战7个多月仍未能攻取凡尔登,战役之激烈可想而知。

索姆河战役更为惨烈,英军虽然首次使用了坦克,但西线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到这一年11月,双方的伤亡共约120万人。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牢牢控制着制海权,战争的主动权开始转向协约国一方。

1917年—1918年为第三阶段。这一年,发生了几件改变战局的事情。美国于当年4月向德国宣战,正式加入一战。在美国的带动下,协约国阵营迅速增加到27个国家。

一战诡异的一年,四大帝国接连崩溃,究竟什么令德国人耿耿于怀?

连吃败仗的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黯然退位,庞大的俄罗斯帝国率先崩溃了。之后的俄国临时政府决定继续战争,寄希望以打胜仗来巩固政权,然而大半年后又发生了“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成功夺取政权,苏俄随即陷入内战,再没精力外战了。

1917年法军发起的春季攻势再度受挫,在付出10万人伤亡代价后,法军居然未取得进展。这一事件不仅导致法军总司令被革职,还差点引发法国士兵哗变。

下半年,美国提供的大量装备运抵欧洲,英军开始在西线发起猛攻,在损失上百万人后战事再度陷入胶着。

神奇的1918年

布尔什维克虽然夺取了政权,但内部因是否退出战争产生激烈争论。与德奥谈判中,以托洛斯基为首的代表团态度强硬,甚至愤然退出谈判。随后,德奥联军发起旨在苏俄屈服的“拳击行动”,短短几天就兵临彼得格勒城下。

苏俄赶紧迁都莫斯科,同时答应恢复谈判。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出炉,在割让大片土地和付出巨额赔款后,苏俄宣布退出一战。显然,东线无战事对同盟国一方大为有利,德国随即将东线上百万兵力转入西线作战。

一战诡异的一年,四大帝国接连崩溃,究竟什么令德国人耿耿于怀?

从1918年3月-7月,德军集中兵力接连在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攻势。胜利的天平在这个时候倾向同盟国一方,德国人踌躇满志,他们要赶在美军完全抵达欧洲前打败英法。然而谁也没想到,诡异而可怕的西班牙流感在这年春天不请自来。

这个“大杀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短短半年时间,西班牙流感就夺去了数千万条生命,比持续了52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还多。到了第二年,西班牙流感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令人捉摸不透。只能说,看到人类拿着各类新式武器血腥残杀,上苍很生气。

受此影响,德军发动的一系列攻势也进展不利,但还是在第三次攻势中成功突破法军防线,德军紧逼至距巴黎30多公里的地方。虽然德军不用两面受敌,但自己盟友实在不给力。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似乎无心作战了。

随着美军源源不断登陆欧洲,协约国一方逐渐占据上风。8月-11月,协约国发起“百日攻势”,福煦元帅指挥联军发起反攻,德军被迫转入防御。此时,德军最高统帅部仍不死心,试图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

9月,保加利亚向协约国投降;10月,奥斯曼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11月的第一周,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和匈牙利分别签订了停战条约。盟友相继倒下,还在比利时前线指挥部的德皇威廉二世仍要“一个人在战斗”。

一战诡异的一年,四大帝国接连崩溃,究竟什么令德国人耿耿于怀?

11月4日,不愿当炮灰的基尔港水兵发生哗变,随即成立的苏维埃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9日,首都柏林发生“德国十一月革命”,工人和士兵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社会民主党领袖谢德曼宣布建立共和国,宰相巴登亲王宣布废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与普鲁士国王封号。

无奈之下,德皇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随后流亡荷兰,同盟国阵营最后一个帝国倒下了。现在看来,后院起火的苏维埃才是压垮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也许就是德国人耿耿于怀的“被人从背后捅了刀子”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