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秀和西汉已经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他为何还要用汉作为国号

提到汉朝,我们通常会想到这是一个经历了29位皇帝,存在了407年的长寿王朝,虽然中途出现了短暂的动乱和割据,但是最后还是实现了中兴,让汉朝重新活了过来。

也正是因为这一段动乱,汉朝被分为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代。大多数人都认为,西汉和东汉是同一个朝代的继承与发展,但是这两个朝代的关系真的如此紧密吗?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西汉和东汉更像是一个国号下的两个朝代,毕竟东汉的出现和建立,是在西汉被完全取代的前提下才达成的。

刘秀和西汉已经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他为何还要用汉作为国号

从统治者和史料记载中判断,东西两汉并非一个朝代

理由一:西汉和东汉之间,有一个存续17的短命新朝

西汉的建立时间是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结束了楚汉相争的局面,统一了天下,灭亡时间是在公元8年,权臣王莽杀掉了孺子刘婴,自立为王。

而东汉建立的时间是公元25年,两个朝代之间,相隔了17年的时间,而这17年却恰恰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朝代——新朝。

中间间隔了一个朝代,意味着西汉和东汉之间的联系,被一个短命王朝切断了。所以要判断西汉和东汉究竟是不是一个朝代,还需要从王莽和他所建立的新朝下手。

提到王莽,就不得不提到他背后的外戚家族,西汉末年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同时也是外戚王氏的靠山。汉元帝死后,王政君又活了六十多年,一连辅佐了四位皇帝。

在这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外戚王氏的势力也在不断地扩大,最后成了朝堂上最为风光的外戚家族,而王莽则是外戚家族中最被大家看好的年轻人。凭借着出色的才华和谦逊的性格,王莽赢得了朝堂大臣和天下人的心。

随后权势滔天的王莽,干掉了本应该登上皇位的刘婴,借着托古改制的名义当上了皇帝,西汉也正式灭亡。

西汉末年国家的势力已然衰微,而王莽自掌握朝政以来,赢得了好名声,所以他创立的新朝,最初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但是王莽当上皇帝之后,大肆地推行改革新政,由于推行的速度太快,导致社会矛盾被进一步地激化,各地爆发了农民军起义,王莽也从人人敬仰的皇帝,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奸臣。

各地的农民起义接连爆发,王莽所建立的新朝失去了民心,仅仅存在了17年的时间就灭亡了。

但是新朝在历史上是实打实存在的,王朝的更迭意味着以新替旧,旧的王朝覆灭,才会有新的王朝出现。

新朝代替了西汉,东汉代替了新朝,这是三个朝代之间的更迭,有新朝夹在东西两汉的中间,又怎么能轻易地把两个王朝合并在一起呢?

刘秀和西汉已经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他为何还要用汉作为国号

史料记载分为《前汉书》与《后汉书》

除了新朝这个短命王朝,夹在了西汉和东汉之间,历史上也没有贯穿东西两汉的史料。王朝一般都会撰写历史,通过史料就可以看到一个王朝的发展,兴盛和衰败。

记载汉朝历史的史料是《汉书》,也被称为《前汉书》,而记载东汉历史的则是《后汉书》,两个朝代的历史是分开记载的。如果刘秀所建立起的东汉,是光复西汉的结果,完全没有必要另开一篇去记载东汉的历史。

如果西汉和东汉是否是一个朝代这个问题,大家还会有疑惑的话,不妨拿东汉和蜀汉来做比较,即便是刘备自称东汉的后代,也不会有人真的把蜀汉当成东汉的延续。

再比如宋朝被分为北宋和南宋,但是记载两个朝代的历史《宋史》,却是直接贯穿了两个朝代,放在了一本史料中进行记载。

理由三:西汉与东汉德运不同,制度也发生改变

两个朝代之间的区别还不仅仅在于此,中国古代向来有“五行说”的概念,在古人看来,一个朝代兴盛与否,一定要看这个朝代的德运是什么。

在西汉武帝时期,确立了西汉的德运是“土德”,后来王莽为了顺理成章地取代汉朝,让西汉末年的学者刘歆大肆宣传新朝也是“土德”。两个朝代的五行相同,就意味着王莽建立新朝,成为皇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妥。

但是新朝灭亡,刘秀建立东汉之后,重新定义了东汉的五行,刘秀为东汉定下来的“五行”是火德,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在五行当中,火德是克制土德的。

其次在更换了一个“五行”之后,相应的国家制度也要发生一定的改变,也要有一套新的国家制度。西汉和东汉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东汉时期的神学氛围十分浓厚,这是西汉时期完全不具备的一点。

刘秀和西汉已经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他为何还要用汉作为国号

理由四:刘秀与刘邦的庙号同样意为:白手起家创建王朝

光武帝刘秀死后的庙号也大有玄机,古代皇帝的庙号,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这也是为了尊重先祖。通常情况下,皇帝的庙号有“祖”、“宗”。

祖有功,宗有德,能够称之为祖的,一般都是打天下,定天下的皇帝,之后的皇帝被称为宗,意思就是守江山,保江山的皇帝。

光武帝刘秀在死后,定下的庙号是汉世祖,和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有着类似的庙号,同样都是祖,也就意味着是承认了刘秀白手起家,创建王朝的事实。

同时这也是和西汉王朝的一种割裂,不管底层的百姓如何看待,至少在东汉皇室的眼里,西汉和东汉是两个朝代。

从血脉的角度来讲,刘秀和西汉皇室八竿子打不着

理由一:刘秀的皇室血脉只是个噱头,旁系分支的血缘没有继承权

刘秀虽然在起兵的时候,打着皇室成员,恢复汉室的名号,但实际上刘秀和西汉皇室的血脉关系并不亲近,甚至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

刘秀的祖上虽然是皇室血脉,但是因为是旁系分支,没有皇位继承权。再加上家族不断地演化,到了刘秀父亲刘钦这一代,已经是空有一个皇室血脉的名头,却享受不到皇室血脉的待遇。

刘钦没有任何爵位,只能出任一个小小的县令,等到刘钦过世之后,刘秀连芝麻大的小官儿都当不上。

刘钦死后刘秀只能到自己的叔叔家去寄宿,20多岁的时候碰上太学扩招,于是进入了太学读书,期间学费都是和别人合伙出租驴子赚来的,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赚,和底层百姓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对刘秀而言,皇室血脉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噱头,他的成功不是靠着自己是皇室的旁系,靠的是强大的实力。

刘秀和西汉已经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他为何还要用汉作为国号

理由二:光复汉室只是起义的借口,刘秀靠的是实力统一天下

刘秀顶着皇室成员的称呼,打着光复汉室的名号,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顺应民心,为起义找一个借口。

当时王莽建立的新朝,引起了众人的不满。人们发现跟着改革者王莽,还不如跟着西汉末年的几位皇帝,虽然日子过的艰苦,但好歹还能活下去。所以当时各地的农民起义,大多数也都是在打着推翻新潮,光复汉室的口号。

刘秀和嫡系皇室虽然相差甚远,但好歹也是偏远旁系的一支,有这样的身份加以利用,在当时自然能够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不过除了这一点之外,刘秀和西汉就再没有其他关系了。从扯起大旗起义,到扫平各方势力统一天下,刘秀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除了皇帝都姓刘,国号都叫汉之外,东汉和西汉完全就是两个朝代,根本没有明确的继承,发展的关系。

刘秀和西汉已经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他为何还要用汉作为国号

理由三:西汉和东汉皇帝不在同一太庙

在祭祀先祖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刘秀并没有打算继承西汉皇室,他建立东汉,成为皇帝之后,在祭祀先祖的问题上和大臣产生了矛盾。

原本他在祭祀完高祖,文帝,武帝之后,应该祭祀元帝,成帝,平帝和哀帝。但是这四人和刘秀压根儿没有什么关系,出于私心刘秀打算祭祀自己的四位祖先,也就是从曾祖父刘买往下的四代人,但是这一举动遭到了大臣的反对。

朝中的大臣认为,既然已经继承了汉朝的国号,那祭祀的典礼就应该严格遵循正统,无奈之下刘秀只好作罢。

但是在刘秀去世,汉明帝继位之后,为刘秀新建造了一座太庙,并没有让刘秀进入西汉皇帝的太庙中,此后东汉的皇帝也都入了世祖庙,和西汉的太庙明确地分成了两支。

东汉末年刘备建立了蜀汉,在祭祀时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这显然不是一个朝代继承发展之后该做的事情。

总结

后世虽然常常把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并称为汉朝,但实际上这两个朝代是有区别的,二者的关系也并不是我们认为的继承与发展,即便是“人心思汉,刘氏当复”,在东汉时期的史料当中常常见到,也被当成是主流的历史叙述。

即便是东汉和西汉两个朝代的国号相同,但是新朝也曾得到过民众的认可,严格意义上来讲,西汉皇室在王莽手中灭亡了。如果不是王莽上台之后,不顾实际情况大肆地搞改革,汉朝皇室恐怕早就已经在人们的心中被抹去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