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上帝的熔炉,是一个大熔炉......"
长期以来,种族"大熔炉"的概念让许多美国人感到自豪: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信仰,"融化"在美国,美国的伟大,因为它"聚合了许多文明和文化",它的凝聚力也因"文化多样性程度的提高"而增强。"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自美国建国以来,被称为"海纳百川",该国的各个民族群体都极不平等,缺乏宽容。种族主义在美国是一种全面、系统、持久的存在,现在,随着疫情的恶化,仇恨和种族歧视正在成为"困扰美国社会的丑陋毒药"。美国是"人人生而平等""种族大熔炉"的说法,完全是"真谎言",现在说出来连美国人自己都不相信!
一百年来的仇恨歧视难以消除,非裔美国人正变得越来越"无法呼吸"!
"我看到黑人被枪杀,黑人的尸体堆积在街上,闻到烟味,看到火焰。我看到黑色商店被烧毁了。"
今年5月,107岁的维奥拉·弗莱彻(Viola Fletcher)在国会作证,证明他目睹了针对黑人的种族灭绝。

5月31日,一名妇女参加纪念塔尔萨种族灭绝一百周年的活动,其额头上印有"塔尔萨"字样。新华社(郭克正)
从 1921 年 5 月 31 日至 6 月 1 日,数千名白人暴徒洗劫了数十家非裔美国人企业,烧毁了 1,200 多所非裔美国人房屋,杀害了大约 300 名黑人,使美国塔尔萨的约 10,000 名黑人居民流离失所。
大屠杀本身已经够悲惨的了,但长期以来,悲剧却被忽视和遗忘,美国政府、媒体、社会团体等选择保持沉默,甚至刻意掩盖真相,刻意抹去这一历史记忆。"我从来没有读过学校历史书的一页,"著名演员汤姆·汉克斯(Tom Hanks)说。"
一百年过去了,种族灭绝已经蔓延,鲜血已经枯竭,但歧视仍然存在。从弗洛伊德(一个被白人警察残忍地"跪在地上杀死"的黑人平民)到纳扎里奥(Nazario),一个无缘无故被制服殴打的黑人警察,反复发生的悲剧提醒人们,奴隶制和种族隔离在今天的美国已经成为过去,但种族歧视仍然普遍存在,越来越"令人窒息",种族平等的梦想仍然遥不可及。
2020年5月31日,一名示威者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被警方逮捕。新华社(安格斯·亚历山大)
在经济领域,包括非裔美国人在内的少数民族在就业、工资收入、经济地位等方面处于全面劣势。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非裔美国人的失业率通常是白人的两倍左右,全职非洲裔美国人的每周工资中位数平均比白人低近30%。
在司法领域,种族偏见也是"肉眼可见的"。一家全国性免责记录中心对1989年至2016年10月的案件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非裔美国人比白人更有可能被错误地判定犯有谋杀、性侵犯和非法毒品活动等罪行。《洛杉矶时报》指出,与杀害白人相比,杀害非裔美国人面临死刑的可能性较小。联合国当代形式种族主义问题特别报告员认为,对非洲裔美国人来说,美国的法律制度已不再能够处理种族不公正和歧视问题。
更重要的是,有时非裔美国人甚至不能保证基本的生存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非裔美国人免疫学家科贝特(Corbett)表示,如果非洲裔美国人没有足够的呼吸机,医院将率先放弃对他们的插管。《华盛顿邮报》评论说,美国的反流行病运动已经成为"国家批准的大屠杀",故意牺牲老年人,工人,非裔美国人和西班牙裔美国人。
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黑人悲惨处境的种子早在他们的祖先被作为货物"运"到北美之前就被埋葬了,因为他们不是"天生的",没有得到平等对待,"对于非裔美国人来说,美国从来都不是伟大的!""
仇恨犯罪经常发生。亚洲人已经从"模范公民"沦为"替罪羊"!
种族歧视不仅限于生活在困境中的非裔美国人,还包括自私自利和"模范公民"的亚裔美国人。
从历史上看,从《排华法案》到9/11后对东南亚社区的监视......亚裔美国人受到种族主义攻击和各种形式的明显歧视。
3月21日,一名示威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圣何塞参加集会,抗议对亚裔的歧视和仇恨犯罪。(新华社董旭东)
新王冠的爆发,亚裔美国人作为替罪羊,成为新一轮种族主义暴力的受害者。为了应对针对亚裔的歧视、骚扰和暴力日益增加,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在三月份承认,对于许多害怕走上街头的亚裔美国人来说,这是"恐惧的一年"。
3月16日在亚特兰大发生的枪击事件造成8人死亡,其中包括6名亚裔女性,也不例外。据《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到2020年,美国各地将记录约3,800起针对亚裔的仇恨袭击,包括街头诽谤,持刀袭击和对亚裔美国商店的破坏行为。"亚裔社区正在流血,我们一直在痛苦中,我们一直在大声呼救,"一位亚洲议员大声疾呼。"
一些专家认为,"仇恨"的激增植根于美国历史上对亚洲人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和仇外心理,长期存在的刻板印象和无端的阴谋论。再加上亚裔美国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他们的政治倾向,这导致他们在美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缺乏发言权,尽管他们的政治影响力近年来有所增长,但他们在政治领域被认为是"可悲的"或"失败者",而亚洲人在面对不公正和侵略时被认为是"沉默和沉默寡言", 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针对亚洲人的"仇恨犯罪"激增。
为公平而战,但制造新的不公正"反向种族歧视"引起了争议
比起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保护政策还产生了"反向种族歧视"的负面影响:以"种族平等"的名义捍卫权利导致了"种族歧视",在美国社会中引发了民族怨恨和相当大的争议。
这种"反向种族歧视"在高等教育领域尤为明显。据悉,许多优秀的亚裔学生在申请美国时,但条件非常普通的白人和少数族裔竞争者。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因为美国国会颁布的《平等权利法案》,为了消除以往种族歧视造成的社会不平等,在大学招生等方面对少数族裔的照顾,但有些学校僵化地设定了某些族裔群体的学生比例,引发了"反向种族歧视"的争议。
根据分析,当著名学校认为亚裔学生表现更好,导致亚裔入学比例上升时,他们废除了平等权利政策对亚裔的保护,并以平等权利政策为幌子压制亚裔。这种"反向歧视"的结果是,"白人往往比条件几乎完全相同的亚洲人更有可能被接受,甚至更好。"
有评论家指出,亚洲人正被美国高校在正义、平等的旗帜下歧视。"一项本应保护亚洲人的政策却变成了歧视他们的掩护,这太荒谬了。
"骨髓中的疾病"要根除"种族主义癌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根据他们的肤色,而是根据他们的性格来判断他们的国家。这是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50多年前,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的著名演讲成为美国反对种族歧视和平等权利的经典呐喊。然而,在他去世50多年后,这个"美国梦"仍然遥不可及,我听到的是"我无法呼吸"的哀叹!
2018年4月4日,在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人们游行纪念马丁·路德·金遇刺50周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必须继续致力于打击种族主义和歧视,"哈里斯副总统说。"不幸的是,美国在打击种族主义方面一直没有取得什么成功。
毫无疑问,种族在美国社会结构中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痢疾的原因有很多。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种族主义贯穿美国历史,根植于美国基因,堪称美国历史的"原罪","要找根"是非常困难的。
早在殖民时期,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就获得了政治、社会等优势,并开始在今天的美国土地上系统地推行基于白人至上主义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近100年里,美国政府通过各种可耻的手段,从原住民手中夺走了约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占美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可以说,美国领土扩张的历史也是原住民血泪盈眶的历史。
臭名昭著的奴隶制在美国持续了200多年,而不是"人权的灯塔",这是一个痛苦的讽刺。尽管美国政府废除了"恶法",但创伤却是无法挽回的,无处不在的种族仇恨和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文化已经出现,并成为当今美国种族歧视和冲突的主要历史根源。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曾说过,"歧视......是对美国总统的歧视",这仍然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社会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抹去两三百年来存在的一切。"
在实际层面上,种族主义已被内化为美国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国家机构和社会制度未能消除种族歧视,社会制度的固有支持和国家机构的不作为,导致对少数种族的全面歧视。
在今天的美国,全国所有少数民族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种族歧视、歧视、压迫、迫害等,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肤色在决定美国人命运,显然起着重要作用。
有专家指出,自美国建国以来,美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为白人上层中产阶级服务的种族等级制度,直到现在才改变。根除种族痢疾需要通过深刻的社会改革来解决,否则将难以根除。
此外,近年来,一些政客在种族关系恶化中发挥了非常糟糕的作用,不仅是为了个人政治目的,也是为了弥合种族鸿沟,也是为了利用身份政治、移民政策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是典型的代表。2018 年,当当时的总统与国会议员讨论移民改革时,他质疑美国为什么要接纳来自海地和非洲国家等肮脏国家的移民,引起了国际轩然。2019年7月,特朗普发了一系列推文,攻击四名批评他的少数民主党国会女性,称她们应该回到他们"破碎的,犯罪猖獗"的祖先家园。
在弗洛伊德之后,"特朗普在抗议者面前发推文,用1960年代一位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者的话,威胁要"只要有抢劫就开枪",导致Twitter在推文旁边发出了"美化暴力"的警告。
一些分析人士说,特朗普正在打种族牌,以在情感上动员支持者,维持和提高支持率,但一些政客表示,这"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回报,但从长远来看,它正在摧毁美国,撕裂美国社会。"
长期以来,美国政客自诩为"人权捍卫者",但国内的种族问题却变得更加难以回归,这无疑暴露了其制度结构缺陷,"美国人权"虚伪性凸显出无疑,人人平等是"种族大熔炉",极具讽刺意味!
策划:刘加文
制片人:徐伟
协调:毕秋兰 刘晓军
作者: 徐海智
编辑:侯强 刘忠玲
新华社海外交流中心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一体化平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