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关麟征,黄埔军校一期学生,早期深得蒋介石宠信,毕业后便追随蒋介石一路征战,从一个教导连的排长,一路高升,仅在1939年便升任为了集团军总司令。

那时的关麟征,风头正盛,仕途前景一片光明,国民党内部不少官员,排着队都要巴结他,而他也得了一个“黄埔一哥”的称号。

然而,关麟征站在政治的巅峰时期,很快便过去了。

抗战胜利后的他,被蒋介石直接削去了军权,一直被雪藏了四年之久,到国民党兵败大陆、败退台湾,都未曾被重新启用。

其中缘由,蒋介石从未与谁谈起过,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那么胡琏究竟悟出了什么?

下面便剖析一下事情的经过,将关麟征被雪藏的历史重现眼前。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关麟征

国民党内派系林立,政坛风云诡谲,各大军官勾心斗角,为的就是站得更高,成为“人上人”,然而,这些国民党军官,再怎么会玩政治,都玩不过蒋介石。

蒋介石既是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又是中华民国“总统”,国民党的人员调动,都归他说的算,关麟征被雪藏一事,很显然,并非是老蒋的迫不得已。

在革命的早期阶段,蒋介石为了获得国人的认可,打了一手政治好牌,口口声称自己是孙中山先生的信徒、学生。

“革命的事业是伟大的,我不敢自比总理,却愿意学总理的一生革命、一生读书。”

包装成孙中山的忠实信徒,获取国人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便是蒋介石的真实目的。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蒋介石

但孙中山的信徒何止一个,为了获取更多的支持信任,蒋介石又

用“三民主义”做文章

,在各个场合宣扬,自己是“三民主义”的正统传人,要将“三民主义”重新发扬光大。

在蒋介石的政治宣传下,许多黄埔学生、外来势力纷纷表示了效忠之意,而这其中,便有故事的主人公——

当时的蒋介石,一直想要以军人出身的官员为主体,用军事武力控制社会,再加上国民党刚成立不久,需要大量的人才任职,所以,蒋介石一直在物色合适的人选,以培养他们。

关麟征由于在军校中成绩优异,所以,也被蒋介石列到了重点培养名单内。

但关麟征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虽骁勇善战,是个战场上的高手,但却对政治一窍不通,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其中,

与关麟征矛盾最深的国军军官,便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陈诚

而陈诚在抗战胜利后的仕途,也和关麟征截然相反,他任国防部参谋总长,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就连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也成了国民党的二把手,当上了国民党的“副总裁”,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在现代学者的一些推测里,极大一部分人都认为,关麟征被雪藏,除了蒋介石外,还很可能和陈诚有关。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被排挤到政治边缘

1928年7月,关麟征被调派到11师的一个团任团长,他的上级,正是副师长陈诚。

关麟征非常看不起副师长陈诚,当时,陈诚在11师中,安插了大量的黄埔军官,和师长曹万顺的矛盾颇深,关麟征在暗地里搞小动作,让参谋长罗卓英联络11师中不服陈诚的人,在暗中大肆讥讽陈诚。

将陈诚比作矮子,说陈矮子并不比曹万顺高明多少,和陈矮子名字一样,当师长显的有些矮了,做童子军的领袖倒是绰绰有余。

这句话,暗指陈诚的心眼、气量小,而陈诚听到这个流言后,气的将关麟征大骂一通,说他就是一头“陕北的倔驴”。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11师内部的斗争、矛盾不断加深,

一些明里暗里的事,也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

蒋介石怎么想都想不通,一个小小的11师,怎么会生出怎么多的破事,曹万顺、陈诚、关麟征的矛盾,已经不可调解,只能另作打算。

于是,蒋介石迫不得已,将曹万顺调任为了新编第1师师长,由陈诚担任师长。

这件事前,18军副军长罗卓英,曾向上级举荐由陈诚出任师长,在询问关麟征等人的意见时,

关麟征丝毫不懂得掩藏自己的心思,直言直语的说:

“在我看来,陈矮子可并不比曹万顺高明,或许比曹万顺还要坏。”

此话一出,罗卓英便记在了心上,并将关麟征的这番话,原封不动的告知了陈诚,而两人也因此,矛盾更加深化,彻底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之后,关麟征被排挤出了中央军11师,被上级调到了一个杂牌第5师,担任副师长。

但由于关麟征

不会玩国民党的官僚做派

在团长

公秉藩表明心迹拥护他做师长,只求升旅长时,表示了拒绝

。所以便一直难以得到拥护,他的下级军官也时常不听他指挥,都将他视作外人般看待。

这让关麟征感到无从适足,只得去南京找了蒋介石,表明了不想带新5师的意愿,从一个副师长,降职为团长,到了教导第2师当团长。

兜兜转转一圈,又回到了团长一职,但教导团与11军团长的含金量,可完全不一样,毕竟11军可是蒋介石手下的中央嫡系军。

等于说,关麟征虽然又回到了团长一职,却不如之前。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而关麟征经这一风波,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才重回国民党政治权力中心,他的回归,极大部分都是靠着赫赫战功一路升迁。

从1937年的军长一职,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即1939年,便升为了15集团军的总司令。

“长城歼虏去,并辔入雄图。血肉飞天堑,烽烟混太虚。关东方失险,古北又成墟。都说君无敌,投艰我不如。”

这是关麟征的同学黄杰,为他赋的一首诗,从“七七事变”那天后,关麟征率领着大军在平汉线北段抗战,之后转战山东、河南,以夜袭等多种灵活方式作战,将日寇打的落荒而逃,狼狈的从邯郸、武安败退。

在1939年,日军集结海陆空10万大军,向着湘北进军,企图占领长沙之时。

坐镇湘北的关麟征将军,指挥着大军与日寇激战数天,成功守住了阵地,全线击溃敌军,大获全胜。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关麟征将军部队的作战能力,不是寥寥几句话,几个作战场面就能形容出的,曾有一个日军军官,高度评价,说关麟征的一个军,相当于中国普通军队的10个军。

而蒋介石也曾在军事会议上,高度赞扬过关麟征,说如果所有的部队,都如关麟征部队那样强的作战能力,打败日军根本不成问题。

在“全民族抗日战线统一”的背景下,无论是世界各国,还是中国的百姓,都把重点放在了“打退日寇”这件事上。

在大势所趋下,蒋介石只得收敛了其他的心思,将主要精力放到了抗日上。

比起抗日来看,那些精通玩政治的国军将领就显的有些不够看,所以,在抗日的这片战场上,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将领大放异彩,比如人们广为熟知的薛岳将军,而他也一度被封为“战神”。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按理说,像这样的抗日重臣,在战争胜利后会被重用的,但蒋介石却不打寻常牌,在1945年抗日战争将要结束后,废去了关麟征的兵权,彻底将他雪藏。

这年10月,蒋介石将关麟征派去就任云南警备司令,谁知国民党的军警,竟在学生上街游行时,用残酷的手段镇压学生运动,导致4名师生就此遇害。

一时之间,国民党恶名满天,激起了人民的民愤,人民围在政府的大门口,纷纷喊着惩办凶手的口号,让国民党政府尽快查办,还他们一个真相。

而蒋介石为了平息民愤,将关麟征拉了出来,充当替罪羊,给了他一个“停职议处”的处分。

而此时的关麟征上任才不到一个月,他对这件事的始末根本不了解,只能说稀里糊涂的就被扣上了屎盆子,根本无处辩解。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关麟征明白,出了问题,主要罪责肯定不会归为国民政府、归为蒋介石,

拿手下人顶包,是蒋介石的一贯做派

之后,关麟征一直在等蒋介石的新命令,期盼着他重返政坛,重回巅峰时期,然而,苦苦等了近一年,却只等到了成都陆军军官学校一职。

蒋介石让他去学校担任中将教育长。

这是什么一个概念?

从统帅一方的司令,到一处学校中当教育长,落差未免也有些太大了吧。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更何况国民党从成立之初,便确定了以军治国的方略,国民党内的现任高级官员,有七八成都是军人出身,去任职教育长,就等于彻底被雪藏了,根本没有重返巅峰的希望。

对于关麟征来说,就算不怎么乐意,也不能不去,因为他已经闲了近一年多了,如果把这次的机会给推拒了,就再也不能在国民党政坛中立足了。

从此,他进了军事教育部门,一心一意的为国民党培养军事人才,脱离了党内内战的苦海,在任职期间,他一直在找寻机会重回军队,但无奈,直至1949年国民党快要败退台湾时,也没重回军队带兵。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胡琏

胡琏的一次举荐,雪上加霜

其实,1947年,关麟征本有个机会可以重回军队,却因蒋介石的猜忌,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失败了。

1947年,张灵甫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没。

蒋介石一气之下,将指挥汤恩伯打得满头血,并令汤恩伯撤职查办。

汤恩伯撤下去了,谁来接替他呢?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这个时候,

时任整编11师的师长胡琏,向陈诚举荐了关麟征

,胡琏此意本是好的,因为关麟征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军事才华,并不差,让他接替汤恩伯,重回军队,从表面上看合情合理。

随后,

陈诚将关麟征举荐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听到陈诚的举荐后,犹感不可思议,在国民党内,陈诚与关麟征向来不对头,

陈诚怎会不计前嫌的举荐关麟征?

问清楚一切的缘由后,蒋介石才知,原来是胡琏举荐的。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胡琏的这番举荐,让多疑的蒋介石心生了不好的猜忌。

首先,胡琏与关麟征同为陕西人,有着同乡之情,两人在国民党内的关系倒也还不错,算得上聊得来的朋友。

其次,除了老乡的身份外,胡琏还曾在关麟征的手下当过连长,关麟征对他有着知遇之恩。

最后,或许是因为经历了西安事变,蒋介石对和杨虎城同样出身的陕军将领充满了忌惮,更何况,他当年就是在陕西西安被软禁的,每每回忆起这件事时,心中便后怕不已。

而关麟征,从身份上看,可是陕西籍将领的领军人物,同样也是黄埔一期的一哥,对军中的黄埔军官,有着举重若轻的影响力,蒋介石担心,如果将关麟征重新放出山带兵,会在军界中形成一股陕西籍的力量,阻碍他独裁统治的大业。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蒋介石忌惮陕西籍高级将领,他虽不说,但国民党内的一些聪明人士,还是猜的出来的。

毕竟,政治就是这样,哪有挑明了说的,只有揣摩、猜测,才知其意。

经过这次举荐,胡琏也渐渐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他一路混到现在,能在国民党内部混得风生水起,自然也是极为聪明之人。

蒋介石忌惮陕籍将领,无非就是怕他们拉帮结派,威胁到蒋介石的地位。

既然这样,便不搞什么地域联合、拉帮结派,老老实实的在军界混着,将自己

“孤忠之臣”

的形象,展现给蒋介石便是了。

黄埔一哥关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老蒋虽不说,但胡琏却悟出了真相

之后,胡琏再也未曾对蒋介石提起过陕西籍将领之事,更未为陕西籍的将领求过什么,安安稳稳的度过了余生。

而胡琏的好友关麟征,在1949年,看到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

也收了重回政治巅峰的心思,于这年秋提出了辞职,随后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香港,一直未曾回台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