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罗荣桓二线兵团建设,一年训练189个独立团,为野战军补充42万人

解放战争期间,东北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从九一八以来,东北一直被日寇侵占,与饱受对日战争破坏的关内省份相比来说,东北地区经济力量强大,重工业基础雄厚,军事工业生产能力大,资源充足,还有上千万的人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解放战争期间,谁拥有东北,谁就会拥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谁就能夺得天下。

罗荣桓二线兵团建设,一年训练189个独立团,为野战军补充42万人

在东北解放的过程中,林彪功不可没,因为他指挥东北野战军消灭了东北的数十万国民党军队,之后又挥师入关,一直打到海南岛。但是东北野战军还有一个人的功劳也不小,他就是罗荣桓。

抗战胜利之后,担任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罗荣桓遵照中央指示,立刻调兵遣将,先后组织三批干部和部队进军东北。在出关的13万部队中,山东军区的部队就达到了六万多人,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进入东北之后,罗荣桓不仅努力加强官兵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东北的军工和后勤建设,还为东北野战军的扩军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7年下半年之后,东北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年7月,杜聿明因病辞去东北保安司令一职,由陈诚取而代之。陈诚到东北之后,为了显示他比杜聿明,熊式辉更高明,立刻对东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东北地区原有的九个保安司令部及11个保安支队等地方守卫部队,扩编为新3军,新5军,新7军,新8军,把骑兵支队扩编为骑兵师,下辖三个骑兵旅,将青年军207师扩编为第6军,将王铁汉的49军从苏北调到了东北。

罗荣桓二线兵团建设,一年训练189个独立团,为野战军补充42万人

经过一番整顿后,陈诚新扩编的部队连同东北原有的新1军,新6军,13军,52军,53军,50军,71军,93军等部队在内,一共达到了14个军55万人的规模,陈诚还从关内调来了大量的坦克,大炮,使东北扩军不仅在人数上大大增强,在质量上也有很大改变,具有了进行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国民党军在进行大规模扩军的同时,东北野战军在1947年夏季战役结束后,也开始整军备战,为接下来的大决战做准备。东北野战军的兵力扩充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改造俘虏的国民党军士兵,或者是改编起义投诚的国民党军部队,另一方面则是从地方农民中招收新战士。

最开始的时候,东北野战军更喜欢用俘虏的国民党军士兵,因为这些国民党军士兵有一定的军事技术,拉过来就能作战,但是不好的是这些国民党军士兵受反动教育很深,把他们收入我军部队中后,他们看不起我军士兵和干部,两军交战的时候,他们还会临阵倒戈,跑到国民党军阵营里去,甚至打死老战士携带枪支逃跑,给我军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罗荣桓二线兵团建设,一年训练189个独立团,为野战军补充42万人

在吸取了教训后,东北野战军开始大规模招募翻身农民,但是翻身农民参军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这些翻身农民没有接受过军事教育,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到部队后也很不稳定。他们想家,怕死,过不惯部队生活,逃跑的现象十分严重。

为了解决这种状况,罗荣桓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那就是组建二线兵团。所谓二线兵团就是动员大批翻身农民和工人入伍(主要是农民,东北重工业众多,需要大量产业工人),然后再抽调一批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的干部和老战士为骨干,不经过地方武装逐步升级的阶段,直接编成独立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将其补充到主力或者新编的师中。

1947年8月,罗荣桓在哈尔滨召开了各军区首长会议,决定各军区成立大批独立团,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参军和组建二线兵团。二线兵团的标准是,每个独立团为2500人,第一期计划组建40个独立团,征收新编10万人。

罗荣桓二线兵团建设,一年训练189个独立团,为野战军补充42万人

由于当时东北地区的土改政策落实地比较彻底,所以组建二线兵团的消息放出来后,很快就有翻身农民报名参军,截止到1947年9月,东北军区各军区组建了48个独立团,超额完成了任务,组建之后,各独立团立刻展开军事训练。

二线兵团的训练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其中军事教育的时间和内容占到半分之七十,政治教育占到百分之三十。新兵主要学习射击,投弹,刺杀和爆破四大技术。

二线兵团对战士的要求也不低,新兵训练时,射击要求为百米内三发不脱靶,每个班必须培养一到两个特等射手,投弹必须不能少于35米,刺杀也要求学会基本动作,爆破要懂得火药基本性能,要学会捆炸药包,装药和点火。战术上,士兵们也要学会三三制,要熟练运用地形对敌人进行打击。

罗荣桓二线兵团建设,一年训练189个独立团,为野战军补充42万人

为了更好地鼓励翻身农民入伍参军,东北军区想了很多办法,县,乡,村里都开了动员大会,入伍士兵戴红花游行,其实老百姓愿意参军,主要还是有了地,想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所以东北的二线兵团才会组建地这么顺利。

到1948年12月辽沈战役结束,罗荣桓组建了189个独立团,总兵力为42万人,为东北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第三期二线兵团建设新组建的21个独立团并没有参加实战,因为他们还没有投入战斗,辽沈战役就已经结束了,随后这些士兵被补充到东北军区所属的六个师中,也没有参加接下来的南下作战。

罗荣桓二线兵团建设,一年训练189个独立团,为野战军补充42万人

二线兵团的组建,不仅保证了主力纵队始终保持满员状态,还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这些新入伍的战士由于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打起仗来很勇敢,也很有头脑,各纵队都很喜欢这些二线兵团来的士兵。

除了二线兵团建设外,罗荣桓还十分重视东北野战军的特种兵建设,解放战争期间的特种兵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特种兵并不是一回事,解放战争期间的特种兵部队是指炮兵,坦克兵等特殊兵种。在罗荣桓的关怀下,到1948年辽沈战役之前,东北野战军不仅拥有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炮兵部队,坦克兵,铁道兵,飞行员,工兵都得到了很大地发展。

罗荣桓二线兵团建设,一年训练189个独立团,为野战军补充42万人

东北地区当时很多的工作,不论是二线兵团建设,还是特种兵部队建设,军工生产,都是十分繁琐的事情,不投入极大得精力是很难干好,而罗荣桓却将这些繁琐却十分重要的任务都揽了下来,保证了林彪能够在前方安心打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