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进入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左文襄公全集》曾言:“谋国之忠,知人之明。”清朝末年,重臣曾国藩,平自身才能,得世人仰慕,其辉煌经历,致后世赞叹。数百年间,与其相关研究,从未停歇,其豪华墓葬,更得国人瞩目。

古代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诸多优秀臣子的出现,促使国家发展水平得以不断提升,正因如此,千百年间,凡能力出众的大臣,都会得到人们的敬仰与尊重。清朝末年,虽国家整体综合实力羸弱,可如同曾国藩一般的传奇人物,却仍在试图力挽狂澜。

数百年来,有关曾国藩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歇,其墓葬亦成为许多人所好奇的对象。1989年时,一伙盗墓贼将曾国藩墓炸开,当考古队员走进勘察后,却下令永久封闭。那么,在曾国藩墓中,究竟有着何种秘密?为何专家们会下达如此命令呢?

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进入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晚清年间,曾国藩凭借成功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功劳,一举成为朝廷中最受瞩目的重要臣子,后期,他跟随李鸿章等臣子发动洋务运动,促使清朝各领域发展水平,实现稳定提升。

基于如此功劳,曾国藩曾为我国民众所仰慕的对象,可受到天津教案事件的影响,曾国藩曾被指为卖国贼。

对于一位老臣来说,遭到如此指责,使其内心痛苦不已,最终,曾国藩一病不起,并于1872年离开人世。

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进入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尽管在曾国藩晚年时,曾遭到外界非议,但作为一品大臣,其社会地位仍不容小觑。正因如此,关于曾国藩的入葬问题,亦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能够为曾国藩挑选合适的下葬之地,其家人曾多次发生争执,这也使得曾国藩的下葬时间被一再拖延。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曾国藩之子找到一处风水宝地。史籍记载,作为朝廷重臣,曾国藩的墓葬规格常人难以比拟,其墓葬占地总面积大约在三百平方米左右,主墓碑更是高达三米。

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进入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相传,曾国藩之墓曾遭到三次盗挖。首先,第一次盗挖便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因这伙盗墓团队的技术并不专业,所以,他们所能盗走的不过是曾国藩墓表面的一些石凳、石碑等。

受此次盗挖影响,曾国藩之墓不再如从前那般气派,可在我国社会中,仍有一些盗墓团伙对曾国藩之墓有着觊觎之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国藩之墓又一次遭到盗挖,与上次盗挖不同,在此次盗窃过程中,盗墓贼们带来了用于爆破的火药。

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进入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然而,曾国藩之墓的坚固程度远超盗墓贼想象,正因如此,其墓葬中的核心位置,仍未被成功盗挖。

1989年,曾国藩墓藏附近的村民们,又一次听到爆破轰炸的声音,随即,村民们立即将此事上报给警方,在接到报警信息后,当地民警便带着考古专家一同来到现场进行勘察。

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进入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当专家们来到曾国藩墓后,顿时为眼前的一片狼藉心痛不已。为探寻墓中的真实情况,考古团队中的一位身材纤细的专家,主动请缨进入墓葬探查。当时,他的身上被绑上麻绳,在其他专家的帮助下,他被一点点送到了墓中。

经过初步勘察,这位考古队员发现,盗墓之人曾经试图烧开棺木,但却并未成功,只是在棺木上留下了一个小口。此外,因盗墓贼留下的盗洞较小,所以,大多数陪葬品仍留存在墓葬当中。

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进入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为了避免曾国藩墓遭到进一步破坏,在这位专家被拉出墓葬后,便提议对其进行封闭保护。

随后,当地文物部门拨出专项款项,用于修补曾国藩之墓,时至今日,此墓仍出于永久封闭的状态,若是有朝一日,专家们能够找到更好的修补方式,想必曾国藩墓也将成功恢复从前的状态。

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进入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闭

结语

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受厚葬文化影响,曾出现诸多盗墓之人,虽盗墓行为惹人非议,然为追求利益,他们却甘愿放弃道德底线,做出如此荒谬举动。

千百年间,受盗墓贼的影响,诸多墓葬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若是盗墓群体未曾出现,想必将会有更多珍贵的墓葬重现于世人面前,为我国历史研究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现如今,随着相关法制规范的不断健全,诸多盗墓之人都遭到了严重的惩罚,我国诸多珍贵文物及墓葬,也得到了很好地保护。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盗墓之人的逐渐减少,诸多珍贵古墓的出现,也将令世人见识到古代社会发展的本来面貌。

参考资料:《曾国藩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