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帝到大臣府上讨水,大臣却放出三条恶犬,皇帝欢喜:升官加爵

对于清王朝,人们认知中更多的是对“康乾盛世”有所了解,而作为乾隆的父亲雍正帝,人们对其熟悉的无非是来自诸如“九子夺嫡”之类的故事。

雍正登基时年龄已经不小了,而其在位也仅有13年,然而他在执政期间可谓废寝忘食,大行严政,不少贪官因此落马,可以说算得上一位明君。

皇帝到大臣府上讨水,大臣却放出三条恶犬,皇帝欢喜:升官加爵

不过有句老话叫“伴君如伴虎”,在封建帝王身旁总免不了过提心吊胆的日子,因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皇帝的一句话能够令人生骤变:要么从此飞黄腾达,要么就置之死地。

而在雍正年间发生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大臣竟然放出恶犬“迎接”意欲进去讨水喝的微服私访的雍正。

这帝王心难猜倒也是恰如其分体现在这里——被吓退的雍正不但没有责怪该大臣反而升了他的官!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的真相又如何?

出身显贵的他刚正不阿,用恶犬“击退”奉承之人

这个用犬吓退雍正的大臣叫做钮祜禄·讷亲,提及钮祜禄这个姓大众应该很熟悉,即便不知而看多了如今那些宫斗剧也会明白钮祜禄家族之显赫。

皇帝到大臣府上讨水,大臣却放出三条恶犬,皇帝欢喜:升官加爵

钮祜禄·讷亲为满洲镶黄旗,其曾祖父为清朝五大开国功臣之一,祖父遏必隆则是康熙年间备受重用的辅政大臣,姑母为康熙时期的孝昭仁皇后,父亲尹德由都统授领侍卫内大臣。

这样和皇室关系密切的家世背景足可让钮祜禄·讷亲一出生就饱受关注,可谓含着金汤匙诞生于荣耀光芒中,而想要与之攀亲道故者不计其数。

而钮祜禄·讷亲也是被父母寄予厚望,为了培养他日后能有匹配自身官职的能力,煞费苦心地教育着他。

熟读四书五经的钮祜禄·讷亲自然也才华横溢,且性格刚正不阿颇具骨气。

待父亲去世后,钮祜禄·讷亲便“子承父业”继承了二等公之位,被授予散秩大臣,此后又升为御前大臣。

他凭借着出色的办事能力为雍正所赏识和重用,是皇帝跟前不折不扣的红人!

皇帝到大臣府上讨水,大臣却放出三条恶犬,皇帝欢喜:升官加爵

位高权重、家世显赫的钮祜禄·讷亲自然吸引了不少想要巴结奉承之人,这些人就想着攀上他这棵参天大树好获取荣华富贵,所以经常有许多朝廷臣子和富贵达人前往其府上做客。

而钮祜禄·讷亲又是个很“正直”的人,他虽然身处高位却没有沾染上官场那些不良风气,反之,见多了那些往府上送礼的人的嘴脸,钮祜禄·讷亲心生反感与厌恶之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雍正在位时极厌恶贪官污吏且对之处罚严苛,哪怕行贿再小只要被皇帝抓住了把柄,就十有八九难逃惩戒。

聪明的钮祜禄·讷亲是断不会做这等傻事的,如何来拒绝这些登门拜访的谄媚之徒呢?

心烦意乱的钮祜禄·讷亲又不好直接把他们都撵出去,这不纯粹得罪人么?但是也不能总是拒绝别人的盛邀而不去赴宴啊!而宴席上总会有不识趣的人来巴结奉承的……

于是乎,他为了不伤害同僚情谊同时也好让访客知难而退,就想了一个堪称两全其美之法:在家中养三条恶狗,一旦有来拜访送礼的人,便命令手下放狗撵人!

皇帝到大臣府上讨水,大臣却放出三条恶犬,皇帝欢喜:升官加爵

效果也是出奇地好,那些来送礼的达官显贵一来到钮祜禄·讷亲府邸便遇上那疯狂吠叫的恶犬,他们只好退避三舍而不再打扰,钮祜禄·讷亲也瞬时清净了不少。

放恶犬惊扰圣驾,不被怪罪反升职

钮祜禄·讷亲所养的这三条恶犬不仅吓退了那些阿谀奉承之人,却也在不经意间惊扰了圣驾。

然而,他并没有因为此事引来皇帝的不满,相反,皇帝雍正还下令给他升官,估计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恶狗还能带给自己升官加爵的契机。

有一次雍正微服出巡体察民情,正好路过钮祜禄·讷亲的府邸,彼时感觉口渴的他打算进府喝些水。

哪料雍正才刚敲门就把自个给吓得半死,只见有三条恶犬自府中跑出朝着他狂吠。

皇帝到大臣府上讨水,大臣却放出三条恶犬,皇帝欢喜:升官加爵

随行人员见此状便亮出了真实身份,而知晓对方是雍正后,钮祜禄·讷亲顿感惊恐,忙不迭解释自己之所以放恶犬的原因且甘愿为惊扰圣驾而受罚。

前一刻还怒气冲冲的雍正顷刻间恍然大悟,得知来龙去脉后立马转变了脸色而显得喜出望外,直称赞钮祜禄·讷亲的清正廉明!

在雍正看来,手下的臣子如他这般公正廉洁实属难得,这种品行是朝廷亟需的。

紧接着在1733年,钮祜禄·讷亲便被任命为军机大臣,仕途攀登上新的高峰,加之有雍正爷的赏识而令其在朝中地位极高。

钮祜禄·讷亲不像一些官员受了提拔而开始忘乎所以,他牢记自己的初心做事,办事办案都秉持着公正廉洁的原则,亦绝不行受贿之事。

彼时的他心如明镜:自己是因廉洁而受栽培,若恰好也毁在这里那么岂不是贻笑大方?况且自己肯定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置。

皇帝到大臣府上讨水,大臣却放出三条恶犬,皇帝欢喜:升官加爵

成也君王败也君王,自恃清廉的他还是被赐死

雍正逝世后儿子乾隆即位,此时的钮祜禄·讷亲依然备受重用,一方面,源于他曾经常陪着幼时的乾隆在宫里玩耍。

另一方面也是钮祜禄·讷亲本身具有良好的行为操守,这一切自然使二者关系亲密,而钮祜禄·讷亲也不断被提升官位。

乾隆十年为钮祜禄·讷亲最辉煌的一年,彼时官阶连升而被委以重任,这看似登峰造极的时刻却暗藏杀机,不禁让人联想到“物极必反”四字:人一旦站立在巅峰便得做好随时下滑谷底的心理准备。

金川战役成为钮祜禄·讷亲的噩梦。

那时乾隆派他前往战场主持大局,可钮祜禄·讷亲毕竟是一个文臣而对军事战略一窍不通。

皇帝到大臣府上讨水,大臣却放出三条恶犬,皇帝欢喜:升官加爵

其实这个时候他只需向皇帝说明这点也不至于后期那般惨烈,可习惯了众星捧月的他难免有点自负,他没有听大臣的劝阻一意孤行地进攻,结局就是此战大败!

金川战役对清王朝的意义很是重大,钮祜禄·讷亲制造的这个结果自然使乾隆不满意,加上此前一些妄图巴结被拒的大臣们的联名弹劾,钮祜禄·讷亲最终惨被乾隆赐死。

结语

不少人觉得钮祜禄·讷亲的死让人惋惜和遗憾,毕竟这是一个难得公正不阿的好官。

可是从历史背景来看,他的死也有着必然性:手握重权的他对皇帝而言可能是个定时炸弹,对其他权力者亦如是,这是在政治斗争中最为忌讳的。

身处清王朝那个尔虞我诈的封建官场,钮祜禄·讷亲怎么做都会有“成错”的那一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