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作者:作者雪原

文 轻轻说话 铁门坎风月谈 (陈新)

雪原 编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刘跃平 拍摄于 2006年)

风月谈到乐山城二十余年,最喜欢去的一个地方,便是张公桥,这里,留下了风月谈无数的青春印记,在风月谈心目中,张公桥是乐山城市井味的标杆。

明朝时的乐山,出了高北门,就是出了城,后来清朝修了嘉乐门,但高北门以外,还是农田和荒野。古人西出,必经瞻峨门(高西门),北上独走迎恩门(高北门)。

张公桥,三百多年以来,都是从高北门方向北上后的第一地标建筑。查看同治三年《嘉定府志》的乐山县境图,城区范围只有区区几个地名,其中就有张公桥,足可见其地位。再往前走,过了岷江,就是牟子场。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同治三年《嘉定府志》中显著位置标有张公桥)

至于张公桥街的历史,就更迟了,翻阅民国版《乐山县志》乐山县城内外街道图,尚无张公桥街的任何记载,圣水街和营门口的中间,标志的是竹公溪口,营门口再往北走,就是演武街,到青神县。

毛学林考证,在1994年修建乐山大市场,将原横街子从张公桥桥头到滨江路改建,这才有了张公桥街现在模样。

也就是说,张公桥的历史,比张公桥街要久远的多。

聊张公桥,从这几点聊。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远看张公桥,刘跃平 拍摄于 2005年)

第一,张公桥是古乐山的良心大片。

张能鳞作为一代能吏,翻看乐山历代史志,均对其有浓墨重彩的记叙,他出生于1617年,北京人,当过四川布政司参议,分守上川南道,从此与乐山有了交集。张能鳞上任的时候,正值明清数十年战乱后,这时的嘉州,“士民菜色不聊生”,大家吃不饱,自然脸色很差,更谈不上有什么精气神。

张能鳞在乐山任职九年,是乐山历史上最勤勉的一位官员。

1661年,他上任后,就做了几件大事。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第一件事,新官上任三把火。组织乡绅和市民给难民捐赠,请求上级给乐山减税,这才让嘉州的老百姓得以生存安居。

第二件事,鼓舞士气,教书育人。重修了学宫,兴办学校,建了明伦堂(讲堂),在高标山建了历史上很牛掰的高标书院,还亲自为书院建章立制,利用工作之余到书院当客座教授,他还捐出工资,买了800卷经史古书,送给文庙的尊经阁。乐山教育在他的重视下,在战乱后有声有色,连续几年科考成绩都不错。

第三件事,大兴水利,为民造福。在苏稽杨湾一带的牛特堰被洪水冲毁后,在修建资金缺乏情况下,带头捐米百石,克服重重困难,重修了牛特堰,流灌千亩。百姓感恩,请求更名为张公堰。张能鳞还主持修建了安谷乡楠木堰,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四件事,重视历史,编撰《嘉定州志》。这本书,是了解乐山山川历史人物典故的重要文献。张能鳞太喜欢乐山,把峨眉山封为中国第一山,撰文称“宇内名山四,而峨居一,五岳莫与争先。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张公桥的三个桥洞)

第五件事,就是修张公桥。

此桥位于竹公溪入岷江上游百米。古代有渡,也应当有桥,明代演武场就设于溪东北岸,不然如何过河去操练武艺。

在张公修桥前,估计过去为木桥,时间一久,便坏掉了。《乐山县志》上对此有记载:此为入省大道,往来如织,张能鳞修桥,数月工成,壮丽坚致,可垂永远,名曰张公桥。

张能鳞第一次修桥垮了,据说过去的桥靠近河咡嘴(河咡嘴即竹公溪入江处)。也就是说,今桥之址,是在垮桥旧址的上游。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河咡嘴,竹公溪入江处,王京川 拍摄)

建成的张公桥,全长37.3米,宽8.68米,高8.1米,每拱跨度7.65米,桥墩长16.8米(上下游有鱼嘴分水),石墩宽2.4米,高1.6米,桥下全为条石铺砌的海底,其迎水处为捲拱,以阻水势,下游为阶梯或走水。

志书上称张公桥壮丽坚致、以垂永远,是很公正的,至今300多年了,几十吨大卡车也通畅无碍。

张公桥的修建,表明了我国古桥,在三百多年前,已成功掌握了拱桥在易遭受冲刷的河床中防止冲刷的技术。

张公,是乐山古代良吏的杰出代表,功莫大焉。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张公桥,浓缩了三百年多年来的乐山民心。

1965年,乐山县决定把张公桥改为三洞桥(一说为改为革命桥),好土的一次改名。乐山人根本没将这当一回事,仍旧喊张公桥。

民心所向,不应违之。

为官者,当以张公为表率。

第二,地标建筑的集中地。

张公桥是乐山的重要地标,更牛的是,解放后,周围迅速兴起了不少乐山城当时的地标建筑。这应该和张公桥的交通枢纽位置,有一定关系。

圣水街,就是今天张公桥到文轩书店的短短一段,也算是在张公桥区域。圣水街之所以让人难以忘怀,是因为这条街有过几幢标志性的建筑。最著名的,是乐山影剧院,以及更早的乐山汽车站和工人俱乐部。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方长哲 拍摄)

乐山影剧院1962年竣工,方长哲工作的文工团,就在影剧院。影剧院对面有家剃头摊子,生意一直还行,是老式的座椅,是一家乐山比较大的理发店,旁边是家老茶馆,甜食店,一个单位小区里,有一颗三百多年的古皂荚树,前些年差点死了,现在据说又生机勃勃了,这颗古树周围,古代都是农田,古树见证了张公桥的起起落落。

在方长哲家,风月谈看到了不少张乐山影剧院的老照片,当时,方长哲的家人,都住在这里,喜欢在这里合影。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乐山影剧院前,方长哲 拍摄)

乐山老车站,1953年启用,位置在今天川主寺巷的正对面,是现在所有乐山汽车站祖父级的长辈。1962年,徐敏读小学五年级,第一次去成都,早晨6点半便到车站,上成都160多公里,要跑大半天,中途还得在思濛吃饭打尖。

工人俱乐部比老车站气派得多,每到周六,俱乐部举办舞会,机关单位的干部,附近学校的教师,都会来这儿跳舞。舞池里的女士,不少穿旗袍,涂淡淡的口红,描弯弯的细眉。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嘉定旅馆,方长哲 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张公桥,还有当年有名的嘉定旅馆,也是地标性的建筑。从这张老照片看,图左边去半边街,图右边去阳光广场,这古色古香的建筑,1968年建成,2002年拆了重建。

后来,乐山当年最有名的卡拉OK也开在这里,不是一般人能消费的,乐山名人三大胖子之一刘志勤开的,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嘉定旅馆还开过翻牌机,台湾人来开的,嘉泰娱乐城就在这里。这些翻牌机害了不少人,有的公务员挪用公款,栽在了这娱乐城。

陈萍分析,这张照片左边过去就是张公桥桥头,顺到照片左边房子往照片再走一点,就是有名的血旺子和非常汤汤铺子。

第三,张公桥的遗憾。

1967年,北门桥通车后,张公桥北去唯一津梁地位没有了。过去只是乐山城蔬菜基地的柏杨坝,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作为重要通道的张公桥,宽不足9米,已满足不了需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建张公桥大市场时,就把扩展新桥列入规划,在老桥下游约10米处建一桥,桥才建了一半,有人投资建沫若商场,正好把未建成的西南岸堵死,使此桥半途而废,这废桥长期作为一个烧烤摊经营点,2019年洪水后,有位领导在桥上发了飚,这“违建”才被拆掉了。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刘跃平 拍摄于 2005年)

到了2003年,当局拟拓宽此桥。

为保护张公桥历史,汪建呼吁,新老桥分开距离,形成“双虹飞渡”,为此汪建和邓碧清进行调查,将情况反映给当时的部门负责人,又专门去函市长,无奈人微言轻,新桥建时,砍掉老桥上游分水鱼嘴,直接用钢筋水泥与古董石桥拼接,从此,文物意义上的张公桥便不复存在了。

汪建考证,1917年民国大水,两边护栏全毁,重修栏杆,两边由红砂条石错砌成品字一排,护栏四个头为圆柱,约1.6米高,上下皆为象棋状圆礅,上礅由四个小石狮肩荷,最上面是浮雕的民国国徽——十二角星。1967年破“四旧”,附近工厂工人拿大锤打碎四个柱子,改成斜面坡形条石。名字也由张公桥变为革命桥。

令人扼腕的是,民国时的战乱,解放后破四旧,都没整体毁了古张公桥,却在当代被轻易毁掉了。

张公若是地下有灵,也许得写篇文章录入地方志予以批评。

第四,张公桥的市井味。

1965年,不到20岁的外地人李修文来到乐山,半辈子的回忆,都和这个城市相关。

他初到乐山,就在张公桥的老汽车站下车。认识了一位乐山姑娘,夫妻俩当时把家安在了张公桥旁一间木板房里,很简陋的房子,却满满的郎情妾意。

李修文退休后,随女儿去到上海生活,和乐山一别就是15年,去年他回到乐山,想找到当年张公桥木板房的老照片。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方长哲 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方长哲这张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拍摄的张公桥老照片,画面中恰好就有李修文夫妻曾住过的木板房。

李修文找到了方长哲。方长哲回忆:当时住在乐山影剧院,所以很方便,过街就是张公桥,这是用120胶卷,记得是长江牌相机拍的照片。

汪建分析,这张张公桥的老照片,是1971年以后,因为图片右下的月型台,是1971年整治张公桥以后修的,左上的二层楼房也是,之前是一个大大的公厕。

乐山文化人汪建,也在张公桥长大。

张公桥当年怎么玩,汪建讲起来是活灵活现。

开春的学期一到放学,汪建就和男同学约好去张公桥下“扯”鱼。到了桥下,他们就把棉线上栓的鱼勾(大头针自做的)钓具绑在筷子上,在桥下的坎上站着。钩上挂上米饭或蛆,丢到水中,那种表水鱼就会成群来抢食,一般都能扯十多条,有时高兴了不注意,一屁股坐下去就湿了全身,只好光着屁股坐在岸上晒裤子,否则回家要遭打安逸。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Guy Le Querrec 1984年 拍摄于张公桥附近)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Guy Le Querrec 1984年拍摄的张公桥放鸭人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Guy Le Querrec 1984年拍摄的张公桥卖卤猪蹄)

到了冬天,每家每户都要做盐菜,外婆就叫汪建和表弟到张公桥下去洗菜,水很刺人,也只能赤脚下去,把菜放在称为鱼嘴的桥墩边沿,边洗边唠,幻想长大后不再洗青菜。汪建问表弟,长大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说有了钱,要把乐山所有商店的罐头全部买一个,都尝尝味道,那时罐头就是最高级的食品,只看到电影里美国兵吃过。

冬天去张公桥下洗东西,最高兴与最幸灾乐祸的事,就是看妇女滚水。妇女们一般洗大物如被子蚊帐,都是站在河底,面向下游使劲清、抖、摆,由于被子或蚊帐拖水重,在她们往上提时,脚下一滑就会掉下去湿了一身,这时会引来路人阵阵哄笑。

一到发大水,张公桥下就很多人捞鱼,一年夏天,一位姓赵的中年人竟搬上一条18斤重的鲶鱼,从此他绘声绘色讲了很多年。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李树全 拍摄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咡嘴)

张公桥遇到大洪水,就要被淹,那三个桥洞,就是涨大水的刻度,当时每年涨大水,乐山制药厂就组织十多名敢死队,去张公桥河边住户救人,不少人都参加了。这张老照片,是张公桥下面竹公溪出口处,是站在河边往城外方向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年洪水特别大,张公桥桥上水深1米多,张公桥靠河边的住户水深两米多,抢险突击队游泳到住户的地方,每家每户去找被困的住户。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蓝新明 摄,2020年大洪水淹没张公桥 )

当时社区指定乐山制药厂英雄们的抢险和防洪地段,就是现在很多人在张公桥看红咀鸟儿的地点。

第五,张公桥的美食。

老张公桥有三样东西,不容易让乐山人忘记,即旺儿汤、毛凉粉和公共厕所。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左边张公桥,右边新村坡坡,向乐军 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服务公司处,就是最著名的张公桥买血旺子、肥肠汤的那个位置。

向乐军回忆,张公桥桥头,一口大锅把血旺儿煨的热气腾腾,锅中间浮起一碗猪油。冬天要上一碗旺儿汤,放点海椒油和花椒面,再撒点葱葱,最后用锅中间碗里的小瓢往旺儿汤中滴一点猪油,味道硬是不摆了。

那家血旺五分钱一碗,是老乐山的共同记忆。

毛凉粉卖热凉粉,碗头要放一瓢辣豆瓣,还要加花椒芽菜和芫荽儿,大快朵颐后,经常是花椒麻的舌片打不到转转。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向乐军 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本土文史大师毛西旁兴奋地拿到向乐军拍这张照片后,指着左面桥头的一个楼房说,张公桥的公厕,应该比大曲口公厕的历史还要悠久。

刚过张公桥,就是那座几乎原生态的公厕,现在大市场处是过去的一街街公所,耿乐生就是在那里办理的结婚登记。

风月谈经常去张公桥,是在2003年到2010年。有几家小吃,至今回忆都觉得美味。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第一家,是熊家婆麻辣烫,那些年觉得这家麻辣烫是百吃不厌。

第二家,是张公桥桥头一对老夫妻卖的油炸,有一股香香的甜味,第一次去,就是当年喜欢一个银行的女孩带去吃的,后来没能在一起,就再没去过了。

第三家,是味精素面。宵夜不仅吃面,还有各式卤菜,以前的老板姓魏,和风月谈一个朋友是同学,有段时间常和魏老板在张公桥扯纸牌,一起喝酒,魏老板的女儿大学毕业,魏老板就把生意这么火的馆子转让了,再不用熬夜了。

第四家,是懿元老面馆。那些年,每次晚上酒喝多了,就去这家面馆来一碗番茄煎蛋面,一度觉得是乐山城里最好吃的煎蛋面。这家面馆,是高中同学罗卡儿家开的,二十多年前他妈在安谷开面馆,我就是常客了。最绝的是,他现在耍了我的另外一个高中女同学,把这店开成了夫妻店,最近几天过节,生意很好,这两口子熬夜开到早上七点过才回家。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牛儿面馆,向乐军 摄)

第五家,是牛儿面馆,喝酒还没喝到位,就去这家面馆,来一碗双打,再喊一笼排骨蒸笼或者肥肠蒸笼,又可以喝上几瓶冻啤酒。那些年,还可以乱停车,牛儿面馆在路口交叉处,前面车停的多不,就知道张公桥今晚生意好不。

还有家红汤排骨面,也行,可惜是油炸过的。不如师院洞天面馆和海棠路毛记的排骨面。

还有家蹄花汤,曾是我一个人去张公桥吃的首选。一碗不过瘾,就一碗吃到一半,喊再来一碗。

还有精武鸭脖,对面有家宵夜,前两年和初中语文老师梁志雄分别近三十年后,在这里第一次喝酒,两个人喝了差不多一件啤酒,梁志雄脸喝的通红,一个劲说,风月谈这个号千万不要停了,要继续写,老师给你点赞。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郭志全 绘,上世纪六十年代张公桥)

灵均回忆,他家住箱箱街与庙儿拐交界处学校。冬天大雾弥漫,寒气逼人,弟弟和妹妹要吃张公桥的旺子,不到七岁的灵均,就要在天还很黑时起床,从箱箱街徒步到张公桥桥头,买5分钱的猪血,用一个小桶盛着。一路上人影孑孓,凉风袭袖,高一脚,低一绊,把小十字、大十字、东风旅馆往后甩。在浓浓的晨雾中,依稀看见摇曳的灯光,听到吆喝声,终于到了张公桥口。

走进乐山城:听张公桥的老故事

(张公桥,王加齐 绘)

这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排队的人太多,灵均排在队尾,缓缓向前移动。一个和蔼的声音飘来:好孩子,打多少钱的?先给你打!

“五分。”当灵均接过盛着猪血的小桶,望着桶里摇曳的血花,天已麻麻亮,想起渴望着这美食的弟弟妹妹,心里却是无比的欢畅。

张公桥的美食,以前是有灵魂的。

就如张公桥,曾经也是有灵魂的。

特别鸣谢:汪建作品《张能麟与张公桥》、《张公桥,不得不说的故事》、向乐军作品《照相人生》、徐敏、唐长寿作品,方长哲、向乐军、刘跃平 拍摄提供照片,风月谈群友回忆。未署名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