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郯城“非遗年货”美如画

郯城“非遗年货”美如画

图/文 苏天 房德华 朱虹 刘宗武

郯城“非遗年货”美如画

1月2日,临沂市郯城县胜利镇沙沃村村民在晾晒省级“非遗”木版年画。(房德华摄)

郯城“非遗年货”美如画

1月2日,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非遗”传承人张乃苍在展示制作的挂门笺。(刘宗武摄)

“进入腊月,实在是忙啊,俺们制作的挂门笺不仅在当地供不应求,现在已经‘长翅膀’飞到国外喽……”郯城挂门笺第七代传承人张乃苍一边同客商兴致勃勃地聊着,一边不停地忙着手里的活,还不时给孙子、孙女讲要领,做示范。

郯城“非遗年货”美如画

1月2日,郯城县马头镇万高册村村民在制作省级“非遗”挂门笺。(朱虹摄)

郯城挂门笺,又称过门笺、门吊子,因春节张贴于门楣之上而得名。挂门笺起源于明末年间的郯城县马头镇小马头村,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运用“绘、剪、凿、套、镶、贴”等工艺制作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剪纸艺术,它通过艳丽的色彩、吉祥的寓意、喜庆的图案和复杂的工艺,表现了人民对传统春节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

郯城“非遗年货”美如画

1月2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万高册村村民在制作省级“非遗”挂门笺。(房德华摄)

张乃苍家的墙壁上贴满了各色各样的挂门笺,图案古朴精美、色彩艳丽喜庆、内容丰富健康。据他介绍,2016年,郯城挂门笺被列入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与木板年画、春联等一起成为鲁南苏北地区传统春节的文化标志。

郯城“非遗年货”美如画

1月2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胜利镇沙沃村民间艺人在加工省级“非遗”木版年画。(苏天摄)

郯城木版年画的集中产地主要在郯城县马头镇以及胜利镇的沙沃村,分为四大系列,有近百个品种。郯城木版年画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和原汁原味的审美艺术性。作为一种从门神演化而来的艺术,其原始的表现主题主要是那些有避邪禳灾功能的神祗,后逐步演拓到历史故事、戏剧人物、民间传说等主题。

郯城“非遗年货”美如画

1月2日,临沂市郯城县胜利镇沙沃村民间艺人在加工省级“非遗”木版年画。(杜明涵摄)

郯城木版年画用色考究,色彩绚丽,对比强烈,富有极强的视觉效果。图案造型夸张奇特,线条粗犷飞扬,野趣横生,表现出民间纯正质朴的气质和浑厚的气度,充分反应了北方民族的审美取向。2013年,郯城木版年画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郯城“非遗年货”美如画

1月2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胜利镇沙沃村民间艺人在加工省级“非遗”木版年画。(房德华摄)

春节前夕,郯城挂门笺和郯城木板年画市场火爆,民间艺人们在题材创作上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又创作出了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主旋律作品,这些“非遗年货”已成为郯城乃至山东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符号”,深受广大消费者和收藏家喜爱。

郯城“非遗年货”美如画

1月2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胜利镇沙沃村民间艺人在加工省级“非遗”木版年画。(杜明涵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