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名将血战长沙,为何蒋介石在其判决书写“耻”,将其处决?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开战,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安排下,第10军开赴高桥、金井、福临铺一线阻击日军。

抗日名将血战长沙,为何蒋介石在其判决书写“耻”,将其处决?

9月24日,日军三个师团对第10军阵地展开猛攻,经过两昼夜激战,第10军损失惨重,3个阵地被攻破,无奈之下,军长李玉堂下令撤到浏阳河一带,利用地形优势,阻击日军四昼夜,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

然而,战后追究责任时,第10军军长李玉堂却当了背锅侠,被撤职处分,消息传到第10军,群情激愤,为阻击日军,损失惨重,就连第3师副师长赖传湘都壮烈殉国,付出如此惨重代价,不仅得不到表彰,军长还被撤职?

抗日名将血战长沙,为何蒋介石在其判决书写“耻”,将其处决?

第10军的不满情绪,竟然让蒋介石委任的第10军新军长钟彬不敢上任,一时间,第10军成了一支没有军长的部队。

同年12月,日军再次集结重兵攻打长沙,当时的第10军负责守备长沙,可没有军长怎么能行?无奈之下,薛岳硬着头皮向蒋介石提议,让李玉堂再次接手第10军,但此时的李玉堂,也因撤职感到强烈不公,根本不买薛岳的账。

抗日名将血战长沙,为何蒋介石在其判决书写“耻”,将其处决?

无奈之下,蒋介石亲自给李玉堂打电话,给李玉堂接触了处分和表达了校长对李玉堂的信任,李玉堂这才接管第10军。

1942年1月,日军再次集结3个师团优势兵力,对长沙展开猛攻,李玉堂率第10军拼死抵抗,手下3个师长,都亲自上前线督战,激战3日,日军未进寸步,随着各路国军的阻击,日军多名高级军官负伤,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无奈下令撤退。

抗日名将血战长沙,为何蒋介石在其判决书写“耻”,将其处决?

第三次长沙保卫战,我军死伤29849人,击毙日军56944人,是抗战中难得的胜利,第10军得了个名号“泰山军”,李玉堂也一战成名,升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与同是山东籍将领李仙洲,李延年,王耀武合称三李一王。

抗日战争中,李玉堂不仅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还参加了武汉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等,为抗日立下汗马功劳。

抗日名将血战长沙,为何蒋介石在其判决书写“耻”,将其处决?

然而,1951年,蒋介石却在李玉堂的判决书上亲笔写下一个“耻”字,李玉堂与夫人陈伯兰被押赴刑场枪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解放战争后期,李玉堂担任海南防卫副总司令、东路军总指挥、32军军长三大要职,如此重要的人物,当然是解放军争取的对象,通过李玉堂的妻子陈伯兰和内兄陈石清,解放军与李玉堂取得了联系,但李玉堂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起义。

抗日名将血战长沙,为何蒋介石在其判决书写“耻”,将其处决?

后来海南战役爆发,联系中断,此事便不了了之,1950年4月,李玉堂带着残部退到台湾,退到台湾的李玉堂被撤职,不久,李玉堂负责策反工作的随从副官李刚暴露,酷刑之下,供出了李玉堂的夫人与内兄陈石清,得知消息的李玉堂,立刻给陈石清写了一封信,让陈石清赶紧逃命。

不巧的是,这封信被特务截获,李玉堂因此被捕,负责审理此事的是钱大钧,钱大钧根据相关条例,给李玉堂判刑15年,但蒋介石批示时,却写了个大大的“耻”字,既然是“耻”,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抗日名将血战长沙,为何蒋介石在其判决书写“耻”,将其处决?

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和夫人陈伯兰在台湾台北碧潭刑场被枪决,享年51岁,临死前留下遗书:“

......我无对不起国家之事,国家如此对我,于国家何益?......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耳!……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