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淮海战役,80万斤猪肉被运送到前线战壕,两万国军被肉味馋的投降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一场规模庞大的大决战,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中了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两大野战军共60万人的兵马和国民党军的80万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了一场大决战,最终以少胜多,一战使得长江以北的局势再无悬念。

淮海战役,80万斤猪肉被运送到前线战壕,两万国军被肉味馋的投降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而且歼灭的都是国军主力,国军的五大王牌主力中的两支,18军还有第五军全部被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军的大批优秀将领,蒋介石的大批得意弟子,如

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

杜聿明,国民党军第12兵团司令黄维,

国民党徐州前进指挥所副总参谋长文强,

国军第64军军长刘镇湘,国军第18军军长杨伯涛等将领全部被俘,国军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国民党军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等悍将自杀。

淮海战役彻底歼灭了国民党军在南线的精锐主力,尤其是蒋介石赖以依存的黄埔系骨干力量,如黄维第12兵团,邱清泉第2兵团全军覆没,使得蒋介石失去了赖以发动战争的军事基础,长江以北的局势将牢牢掌握在解放军的手里,全国统一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场战争中,不论是在兵力还是装备上,双方的差距都很大,但还是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这除了和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各级指战员的英勇战斗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后勤保障十分得力。

淮海战役,80万斤猪肉被运送到前线战壕,两万国军被肉味馋的投降

古人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时候的战争是这样,现代更是这样,尤其是大兵团作战,对后勤的要求很高。

淮海战役之前,为了确保淮海战役支前后勤工作的全面展开,根据总前委的指示,江苏、山东、安徽、河南、河北5省地区党委书记和分区司令员、政委以上领导干部统一由总前委调度任用。

其中华东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后勤部担负主要的后勤保障工作,

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和华野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前委委员、豫皖苏财经办事处主任(后任

第三野战军

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刘瑞龙

是后勤工作的主要指挥者,李干成负责主要作战方向的支前后勤工作,

协助总前委和华东局的支前领导工作。

1948年11月16日,淮海战役刚开始,毛主席就给中野,华野负责人发去电报:

中原,华东两军,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三个月到五个月,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将达到80万人。

淮海战役,80万斤猪肉被运送到前线战壕,两万国军被肉味馋的投降

其实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山东解放区就已经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1948年10月25日,华东支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转运伤员和设立民站的决定,组织了四条转运伤员的干线,每30里设一个小站,60里设一个大战。每个纵队配备随军担架500副,每副担架陪民兵五人,另外还有7500副以上的机动担架。

各县都在交通要道上设立民站,为供应粮食物资的民工提供休息的地方。民工根据任务的不同分为三类:一线随军常备民工,每期三个月;二线转运民工,每期一到三个月;后方临时民工每期一个月。民工以县,区,乡为单位,按照军队编制分为团,营,连三级,由各级干部带队。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战役刚开始,形势发展就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除了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外,豫皖苏等地区的地方部队也前来参战,战斗空前惨烈,对粮食还有武器弹药的消耗量也非常快。

11月18日,华东局在济南召开干部会议,饶漱石在报告中提出要把华东党政军民全部都动员起来,向前线运输粮食弹药,以保证作战的胜利。他强调:要及时迅速地把运输搞起来,保证弹药供给,保证我们在战场前线的指战员们不挨饿。根据他的粗略计算,前方一个月的作战就需要一亿斤粮食,六个月就需要六亿斤。

淮海战役,80万斤猪肉被运送到前线战壕,两万国军被肉味馋的投降

11月20日,华东局再次发出紧急指示,要求一切后方机关的卡车,汽车都要服从后勤司令部的调动,全部要用来运输弹药和其他军需供给,以保证前线物资的供给。另外还要抽调大批的地方基干团和大批县区地方武装,补充主力部队,使主力部队的兵员能得到及时补充。

在这种大规模的动员下,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五省的全部老百姓都被动员了起来。到11月27日,华中工委向华东局报告,淮海地区运输粮食2000万斤,江淮地区运输了3500万斤粮食,但是缺口依然很大,这主要是当时解放军缺乏汽车等运输工具,只能依靠小推车造成的。

到了淮海战役第三阶段,

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有些地区几乎动员了所有的青壮年男性。但是老百姓的热情依然十分高潮,喊出的口号是:

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

1949年12月17日,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战役胜利结束,黄维兵团被全歼,杜聿明集团被围。我军开始转入围而不打的状态,边围边休整,粟裕,张震觉得部队连续作战,很是疲劳,经常吃不到油盐,

建议华东局组织人慰问,让指战员们每人能分5包香烟,半斤猪肉,过个好年。

淮海战役,80万斤猪肉被运送到前线战壕,两万国军被肉味馋的投降

这份电报被军委知道后,军委指示华东局:

凡我华东,中原参战部队,一律慰劳以香烟五包,猪肉一斤。凡不吸烟者,得以其他等价的物品代替。此款项由华东,中原两大军区按所属范围承担。

华野,中野后勤部门立即落实军委的指示,决定中野所需物资由鄂豫皖苏区负责,华野所需物资从山东购买。1949年的新年,

80万斤的猪肉先后被运送到前线各部队,油盐和香烟等物资也陆续到达,让前线的战士们在战壕里过上一个好年。

与之相反的是,被围的杜聿明集团却早就断粮了,虽然国民党空军也会进行空投物资,但大部分物资都落入到了解放军的阵地上,而且大兵团作战,空投物资也是杯水车薪,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有些国民党军为了争夺粮食相互打架,甚至动枪火并,很多国民党军的基层军官都领不到吃的。

淮海战役,80万斤猪肉被运送到前线战壕,两万国军被肉味馋的投降

而我军官兵却在阵地上做起了猪肉炖粉条,猪肉馅的包子还有馒头,肉香味都飘到了国民党军的阵地上。很多的国民党军士兵纷纷被肉香味馋地跑到我军的阵地上,

仅1949年新年期间,就有两万国民党军因为饥饿严寒跑到了解放军的阵地上。

国民党军方面一开始还进行控制,之后开始整连正营地跑,根本就控制不住,

杜聿明,李弥也觉得大势已去,于是告诉部下,熬不住的可以去解放军的阵地,但是不能携带武器投诚。

双堆集战役结束的时候,当时被俘的18军军长杨伯涛看着我军阵地上的场景,看到四面八方的群众都涌向解放军的阵地,为解放军输送物资,很多车上还装着刚宰好的肥猪,是来犒劳解放军的。他不由得感到疑惑,因为他率领18军经过这些地区时,别说猪肉了,连一撮猪毛都没有看见。

整个淮海战役,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

出动

民工

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物力,人力。

淮海战役,80万斤猪肉被运送到前线战壕,两万国军被肉味馋的投降

战争结束后,陈毅司令员曾说过一句话:“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了的!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淮海战役的胜利再次验证了这句话,千百万人民的大力支援,才是人民解放军攻城拔寨的真正优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