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退伍后他干24年临时工,36年后一封立功喜报,儿女才知他多牛

1955年,曾参加朝鲜战役的27岁军人蒋诚退伍返乡,回到家乡的蒋诚,对自己在战场上的事情,并未过多提起,他的孩子们除了知道父亲腹部有一道6厘米长的伤疤外,其余的事情并不清楚。

退伍后他干24年临时工,36年后一封立功喜报,儿女才知他多牛

退伍后的蒋诚,在老家当起了农民,闲暇时,还参与铁路建设,1964年,因为蒋诚善于养蚕,被调到当地的蚕桑站当临时工,这一干,就是24年,日子过得很是清贫。

然而,1988年的一份“立功喜报”,却让所有人重新认识了蒋诚,让他们知道,自己眼中的这位平凡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有多不平凡,因为在这份立功喜报上,赫然写着:

蒋诚同志,在上甘岭战役中,创立功绩,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除按功给奖外,特此报喜,恭喜蒋诚同志为人民立功,全家光荣。”,时间的落款,是1953年。

退伍后他干24年临时工,36年后一封立功喜报,儿女才知他多牛

为何1953年的立功喜报,到了1988年,才送到蒋诚手中呢?原因很简单,当初在登记的时候,蒋诚误把自己所在的隆兴乡,给说成了兴隆乡,当年,军区把喜报送到县里的时候,兴隆乡没有蒋诚这个人,立功喜报,又被退了回去,蒋诚的功绩,就此尘封,而蒋诚,当初参加朝鲜战争时,是在为国家战斗,在为人民战斗,对于个人得失,就没当回事儿,因此,也没计较这些,此事儿,也就没人提起。

直到1988年,曾担任合川师范学校校长的王爵英在编辑《合川县志》的时候,才看到了这份喜报,因为蒋诚的儿子,曾给王爵英做过学生,王爵英便找到蒋家,经过证实,才发现,这份喜报,正是蒋诚的。

退伍后他干24年临时工,36年后一封立功喜报,儿女才知他多牛

那么,蒋诚的这个一等功,是怎么立的呢?原来,在1951年1月,蒋诚便跟着部队,挺近朝鲜,入朝参战,仅仅3个月,蒋诚便被提拔为为机炮连副班长,1952年11月的上甘岭战役,蒋诚所在的班,歼敌四百余人,击毁敌重机枪一挺,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全班仅3人负伤,荣立集体二等功,而蒋诚,更是因为重伤不下火线,荣立一等功,并获得“人民功臣”的称号。

蒋诚的事情,在1988年曝光后,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就在这一年,在蚕桑站当了24年临时工的蒋诚,也成为了正式工人,工资总和80元。

当有人问蒋诚几十年间,没有人知道您是上甘岭战役英雄,有没有遗憾时,蒋诚的回答,让人敬佩:“

我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国家和人民也给了我不少,没啥遗憾的

。”。

退伍后他干24年临时工,36年后一封立功喜报,儿女才知他多牛

如今,蒋诚已经是一位92岁的老人,虽然神志已经有些不轻,但听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还是总会跟着哼唱......

继续阅读